《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精彩片段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7-07-06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认、写生字表中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 2、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体会狐狸和老虎的角色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李老师今天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动物朋友,看(出示动物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呢?(狡猾、凶恶) 这两只动物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故事《狐假虎威》(板书课题)“假”这个字读jiǎ,它是什么意思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文,解决生字、词。 3、找生读文,其他同学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找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三、深入读文,理解成语含义 1、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假”是借着的意思,也就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动物们吓跑了。 2.学习第一段。 学生带着问题读第一段:老虎是在什么地方逮住狐狸的,为什么要逮它。理解第一段上、下句的关系。(老虎正在寻找食物,逮住狐狸是做食物用的) 3、学习第二、三、四段 (1)、饥饿的老虎看到狐狸为什么不吃?狐狸看到老虎有什么表现?(眼珠子一转)谁能表演一下狐狸的表情。它当时是怎么说的?(扯着嗓子,找生读) (2)、老虎听到狐狸的话是什么表现?(半信半疑) 生:相信了,(完全相信了吗?) 生:不是相信了,而是“半信半疑”?什么叫半信半疑?(指名交流) 生:一半相信,一半怀疑 正好一半吗?再想想 生:有时候相信,有时候怀疑 到底怎么说更准确呢? 生:又相信又怀疑 4、狐狸看到老虎的犹豫,又说了什么? 5、通过狐狸的话,我们知道狐狸是狡猾的。 6、最后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话,来到了百兽的面前,这时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狡猾 借着 凶恶 威风 资料提供者: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