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设计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2-26 手机版 | ||||
贲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认识2个偏旁部首和两种笔画。 过程方法:了解三组反义词。 情感态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A等生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B等生通过指导,能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C等生不唱读、流利读文 重点 练习朗读课文,认字。 难点 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 3.出示画。 二、识字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或问问你的同桌 2、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3.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A等生读,树立榜样,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走之和竖心两个新偏旁) 5、生字过关、多种形式读 6、组词 三、朗读。 1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里去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3、多种方式练习读文。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理解课文 1.谈话:你是怎么猜出谜底的 点拨:有色。无声。还在、不惊 2.指导观察画、理解古诗 1)由远及近的观察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画。 谁在远处?谁在近处? 2)你还读懂了什么? 3)有什么不明白的? 3有感情朗读、 五、背诵 学生自由背,展示背 学生说谜语诗。 齐声回答:画 学生初步读文,学习生字。 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声,春是翘舌音。 多关注B\C等生 学生自由读文。 学生练习朗读 A等生示范,其他同学模仿提高 发表自己的意见 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背诵全文。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交流认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通过手势指导朗读 用画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为理解诗句服务 远看 山 有色 进听 水 无声 春去 花 还在 人来 鸟 不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会写5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 A等生书写认真,规范、美观 B等生书写规范,字的位置、大小适宜。C等生书写要整洁,在教室的指导下书写规范 过程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欢朗读古诗的情感。 重点 练习朗读,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难点 流利、有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读句子,找生字朋友。 3、指名背诵课文 二、学习诗句中的几组反义词 1、解“远”和“近”。让学生看图,说说在“远处”,“谁在近处”。 2、诗中另外几组反义词告诉学生“远”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义词。 3、扩展练习,说反义词。 4扩展练习:你还能再说几组反义词吗? 三、指导书写 1、复习巩固。 2、出示要写的字,人 火,文、六认读。 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么写。书空。(注意笔顺,先撇后捺) 3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示范,示范笔画的书写。 火: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六:最后一笔是点,不能写成捺。 5、在书上描红。 6、展评。 四、举办猜谜竞赛 在规定的时间里,谁猜的多,并能说说是怎么猜的。就能算优胜。 五检测 1、写笔顺 火: ———————————— 文: —————————— 2、组词 人( ) 八 ( ) 火( ) 六 ( ) 3|连一连 远 高 笑 白 黑 哭 低 近 认读上节课生字。 找出其他反义词。B、C等生回答,A等生订正补充 远-近 高-低 早-晚 黑-白 有-无 说出字的笔顺 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 在本子上仿写 小组活动,交流各自写的字,然后全班展示, 要关注差生 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知识 重点指导书写较难的字,初步了解写好字的规律,加深对字的印象 仿写,自评,提高写字质量 养成动脑的好习惯 检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画 山 有色 水 无声 花 还在 鸟 不惊 资料提供者:李影
|
·语文课件下载
| |||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