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专项教学设计-习作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03-28 手机版 | ||||
专项部分 习作 习作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身边的大自然,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2.展开想象和幻想,激活思维,写出自然界的声音。 重点难点: 1.重点:亲近自然,细致观察,合理想象。 2.难点:在想象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 1. 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带。 2.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还能激发我们无限的想象。你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吗?快,拿出笔,做个小小翻译家吧! 一、明确目标: 引导学生解题。 二、资料链接: 1. 出示课文插图。 看一看图上有哪些动物,每一种动物是如何叫唤的。 2. 想象一下,动物的叫声与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有什么关系。 三、习作构思: 本次习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丰富的联想,不受插图的拘束。回忆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包括风声、雨声、打雷声、流水声、各种动物的叫声等等。 2. 先在脑海中想象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结合自身经历,考虑这些声音与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有没有关系,然后再有条理地叙述下来。 四、资料共享: 1.分小组交流知道的大自然的声音。 2.全班交流大自然的声音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习作方法: 1.在习作的过程中注意运用表示声音的词语来表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动听。 2.一定要写清楚每种声音的作用。 3.一种声音写完后再写另一种声音,层次要清楚,更要有主次。 六、开心练笔: 1.开头就用课本中所给的句子:听,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 2.练写“青蛙”的声音。 (1)学生说青蛙是如何叫唤的,它的叫声有什么作用。 (2)学生动笔写。 七、交流探究: 1.学生以四人小组交流所写作的片段。 2.小组推荐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八、小结归纳: 学生总结其他学生好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作文讲评,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2. 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方法。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心点评 点评上节课学生写的文章,重点点评习作中可供借鉴的好词好句、好的修辞手法及应修改的地方。 二、实践练习 学生进行互相修改习作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修改 1.指名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本次作文存在的问题: 五、习作欣赏 欣赏佳作,点评佳作中的好句子、好词语。 点评: 佳作之优: 本次习作优秀作文有: 六、小节总结 本次习作,同学们在生活中因为认真、仔细地观察,所以写出来的大自然的声音丰富多彩。同时,能使用比喻、拟人的方法使文章更生动、形象。希望今后能继续这样,写出更多好文章。 佳作在线: 大自然的声音 听,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 春天来了。河水“哗哗”地向前流着,好像在说:“歇息了一个冬天,我该赶路了!”一群鸭子在水中嬉戏着,它们不时扑棱着翅膀,高兴起来还“嘎嘎”地高歌一曲。 河边的柳树摆动着婀娜的身姿,一些小鸟在上面“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也在庆祝这大好春光的到来呢! 燕子在空中斜着身子边飞边叫,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真美呀!”青蛙也从洞里跳了出来,“呱呱”地为春天奏响旋律。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在果园里忙着采蜜,这里“嗡嗡”,那里“嗡嗡”…… 习作2《小狐狸哭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围绕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 2.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把静止的画面创编成生动的童话。 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 2.难点:把故事的经过写得清楚和有条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搜集与狐狸有关的成语、谜语、儿歌、童话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尖尖嘴,细细腿,狡猾多疑拖大尾。(打一种动物:狐狸)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狐狸的成语、寓言、儿歌、童话等。(如:狐假虎威、狐疑不决、狐朋狗友、狐狸尾巴……) 3.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对狐狸的印象如何? 4.指名回答,师随机板书:狡猾、懒惰、贪婪、自私、多疑…… 5.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编一编关于小狐狸的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小作家。 二、指导观察,拓展思路 1.(多媒体出示画面,播出小狐狸的话:长期以来,我们狐狸受尽了人类的不公正对待,委屈着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这只小狐狸,放飞想象的翅膀,可依据老师的提示大胆想象,也可自辟蹊径,写出小狐狸哭的原因,尽量做到巧妙、新颖。 (1)小狐狸为什么哭了? (2)周围的环境怎样? (3)这件事发生在哪些动物之间?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各是怎样的? 2.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给别人提问题,帮助把过程说具体,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3.生上台讲自己编的故事。 4.评价,指出表达不清楚的地方。 5.小结:同学们对小狐狸的看法各有不同,有诚恳勤劳的小狐狸;有勇敢、乐于助人的小狐狸;还有说谎、懒惰的小狐狸等等。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所选择的材料是相同的,但是我们所呈现的内容可以是不一样的。 三、指导习作 1.提出习作要求: (1)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小狐狸……”或“……的小狐狸”为题进行写作。 (2)把故事的经过写清楚。(提示:图画内容可以是故事的结局,也可以是故事的经过,还可以是故事的开端) (3)也可以自己另拟题目。 2.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讲评,让学生明白优作的美,劣作的差。 2、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习作赏析。 教学难点: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养成修改的习惯。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抽学生作文进行评议 1. 小组内同学互相欣赏,推选优秀的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上台读作文,根据习作要求评议。 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小组其他同学听。 说说你喜欢哪位同学的习作,为什么。 3. 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1)有无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哪些词句或片断写得好。 (2)故事是否完整、通顺。 (3)想像是否合理,情节是否曲折、吸引人。 (4)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是否生动具体。 二、明确修改要点 回忆本次习作提示,说说修改时应注意哪几点。 (1)顺序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 (2)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 (3)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三、鼓励学生修改习作 1.自由修改。 2.互相修改。 四、典型引路 1、指几名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2、示范评改: 用投影仪展示评改文,指导学生评改。 3、读一读,画出写的好的地方和有问题的地方。 4、讨论修改。 五、将修改后的习作誊抄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构思,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小狐狸形象,让我们把这些故事编成一本故事集,好吗? 习作3《“护蛋”行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顺序把护蛋行动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在讨论、交流独特体验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护蛋行动,培养同学们的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 重点难点: 重点:按一定的顺序,把护蛋的经过写清楚。 难点: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发动学生选好一枚新鲜的鸡蛋,取好名字。护蛋失败的同学可另选鸡蛋重新开始。鼓励学生写护蛋日记。 2.头饰或小黑板。 3.话筒一个。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赛出自信 1.展示护蛋成果。(完好无损的鸡蛋,护蛋日记……) 2.学生互评,选出“护蛋小能手”,颁发小奖品。 二、说一说,交流经验 1.创设情境,访一访。 现在我们四人一小组交流交流,把“你是怎么护蛋的”说出来和同学分享一下。 (1)讨论、交流护蛋经验,师巡听、指导。 (2)推荐采访代表。 (3)推荐记者采访: ○1你好!从你选好鸡蛋的那一刻起,你是怎样想办法,一天一天地保护鸡蛋宝宝呢? ○2你的鸡蛋宝宝出现了怎样的意外? ○3如果现在给你一个鸡蛋宝宝,你会怎样做? ○4护蛋行动结束了,你有什么话要说? (提示:其他同学边听边对比,看看同学的经历和自己的有什么异同) 2.激发情感,议一议。 (1)同学们,你们形影不离地保护鸡蛋宝宝整整一个星期,想必有许多难忘的时刻让你铭记在心。比如说,当你成为“护蛋小能手”的那一刻,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说了什么?当你突然发现鸡蛋宝宝裂开了一道缝或破碎后,你又想到了些什么,做了什么?当鸡蛋宝宝遇到危险时,你想到了什么,采取了哪些行动?……(小黑板出示以上问题) (2)学生一边讨论,一边回忆过程。 (3)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 (提示:边说边回忆护蛋经历中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这样才能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3.赏识评价,说一说。学生总结在交流过程中的收获: (1)你最欣赏谁的发言?为什么? (2)你敢向谁挑战,说得更好? 三、写一写,记下护蛋行动 1.想一想,怎样把刚才所说的话写下来? 2.开心练笔。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发言,按顺序把它写下来。 佳作在线: “护蛋” 本学期一开学,老师布置了一个叫“护蛋”行动的活动。我们听到这个消息觉得很好笑。可经历了第一天之后,我就觉得这是一件难做的事。 第一天早上,我给准备好的鸡蛋足足裹了四个“保护层”。第一层是保鲜袋,第二层是软海绵,第三层是双层纸巾,最后一层是一个小布袋。心想,这样放到口袋里就万无一失了。 来到学校,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鸡蛋。送语文作业本的时候,由于是下课,走廊里走来走去的同学很多,好不容易走过了“危险区”。下课时,为了鸡蛋的安全,我一直坐在座位上。同学们都笑话我,说我快成一只“小母鸡”了。 说话间,一名同学大喊一声:“完了!”我忙上去看个究竟,一位同学正对着地板上打碎的鸡蛋难过呢。又有一位同学大叫一声:“我的鸡蛋也报销了!”我赶紧退出“包围圈”,乖乖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起了“小母鸡” 。 真不知道,明天这只鸡蛋的命运会怎样! 资料提供者:郑崇波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