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8-04-08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学习过程 一、学情调查 1.你对司马迁了解多少? 2.理解词语: 讲述 记载 搜集 研读 飞来横祸 发愤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导引 (一) 1.《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 (板书: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 2.介绍司马迁。 3.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这部辉煌著作呢? (二) 学习导引 (二)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词语。 (2)用钢笔描红。 (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讲述:把道理或事情讲出来。 记载:把事情写下来。 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一起。 研读:钻研并阅读。 飞来横祸:意外到来的祸患。 发愤:决心努力。 3.生字描红。 (三) 学习导引 (三) 1.默读课文,思考: (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2)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 (3)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愤“写作的? (4)结果怎样? 2.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和临终时的嘱托。 第二段(3):讲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 第三段(4):写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写书。 第四段(5):讲司马迁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展示交流 四、达标检测 1.朗读课文。 2.《习字册》书写。 五、板书设计: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讲述 记载 搜集 研读 飞来横祸 发愤 六、作业设计: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复述课文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司马迁遭受的横祸是什么? 2、你觉得司马迁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二、合作探究 学习导引 (一) ————学习第一段(1、2自然段) 1、第一段读两遍,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司马迁主要受了父亲的什么影响?他又是怎么做的? 3、重点练读父亲的话。 学习导引 (二)————学习第二段(第3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飞来了一场什么横祸? 2、这场横祸是怎么引起的? 3、什么是酷刑?从受酷刑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习导引 (三)————学习第三段(第4自然段) 1、默读第三段,用“——”画出司马迁怎么想的句子,用“~~~~~”画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 2、重点理解句子: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1)他为什么想雪溅墙头,了此残生? (2)他又为什么打消了这个念头? 学习导引 (四)————学习第四段(第5自然段) 1、朗读第5自然段。 2、思考: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 三、展示交流 。 四、达标检测。 1、完成课后习题4。 2、《学习手册》 五、拓展延伸 1、读一读《史记》中记载的一些精彩故事。 2、读读鲁迅说的话: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资料提供者:郑崇波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