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获奖说课稿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说课稿 2018-08-29 手机版


各位领导、老师:

今天我解读教材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中的《望天门山》。

从古至今,中国最灿烂的文化莫过文字,从古朴典雅的陶器到书生文文的字画,从悠悠含蓄的古诗到引人入胜的现代小说,这些都离不开文字的修饰推敲。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古诗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份量。对于生活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的我们,诗,这种文学艺术似乎在被人们淡忘。在我们的课堂上,学诗总有一种水中望月,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不知从何解读这精辟的词句,不知该如何地去把握文本教授的尺度,那么,我就以《望天门山》一诗的教学来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文本解读:《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天门山时看到天门山的壮观美景而诗兴大发,即兴所作,这首诗主要写所见,融情于景,抒发赞美之情,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写山川的气势。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行船的感受。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赞美了神气壮丽的天门山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乐观豪迈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现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教学重点:能熟读诗句,理解诗意,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三,教法设计:

新课标中指出“古诗教学中要注重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理解内容。”根据这一标准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抓住了诗歌的两条主线,一条是静态的诗歌美,一条是静态的诗歌美,特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吟唱诗歌,创设意境之美。

这首诗重在写景,融情于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在古代,诗人写诗常常配以动听的旋律之后唱出来,谓为吟唱。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把这首诗配以旋律唱出来,我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创设一种优美的意境。

(二)自主学习、探究古诗涵义: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评价这首诗,让学生划一划读懂的字,词,句,写一写自已读到的感受。并相应地进行汇报交流中,在交流中,教师应抓住本诗的关键字词时行点拨引导,在这首诗中,“断、开、回、出”等关键字应细细品味,“断和出”字写出了天门山的险峻、高大。应让学生看图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找出天门山所表现的特点。并指导学生读出自已的感受。“开和回”这两个字写出了长江水的汹涌澎湃,应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江水一到这就出现了这种回旋的现象?”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诗句的真正涵义。

(三)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意境。

古诗教学最难讲的就是意境,诗以情而发。情景交融,就是意境。

一首诗,除了理解诗句外,我们更应该让学生们体会到诗的真正内涵,体会到这短短的几个字中所蕴含的情与景。所以在理解了古诗的含义后,可以以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顺势导出这首诗所表现的气势,并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出具体的形象,反复进行诵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这首诗的意境当中。

(四)拓展练习、总结学法:

为了加强这种意境体会,我出示了李白的另一首诗《 》让学生感受。

同样是写景,诗人的心境不同,所描写的诗歌内容也会截然不同。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让学生总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并根据图画,抓关键字词进行背诵。

我想古诗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和感悟,在于学生能否真正走进文本的意境中去,所以在教学当中,我们应该紧紧围绕《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认真品味这精辟的词句,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用窦桂梅老师曾说的话来结束今天的说课内容:“语文教改在何处,就在古诗吟诵处
资料提供者: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