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优秀教案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8-10-16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会写“扁、担”等八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10个词语。 2、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朱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4、指导学生完成课本75页的课后第二题选一选连一连,引导学生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15个生字,会写“扁、担”等八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课后第二题 预习要求 借助拼音朗读生字及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朱德的图像,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朱德同志。 板书“朱德”,引导学生读一读。 教师介绍:朱德,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在参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作出了巨大努力。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朱德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16、朱德的扁担 3、学习“扁担”这个词语。 (1)引导学生分别拼读“扁”和“担”这两个字,提醒学生注意“扁担”这个词语读轻声。 (2)出示扁担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一下扁担这个东西,同时明白扁担是用来挑东西的工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a、借助拼音拼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b、练习朗读课文,能够把课文读流畅,读通顺。 学生按照要求练习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2、学习课文生字 出示本课14个生字,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 指生朗读生字,相机正音。 “战、担、军”,都是前鼻韵母。“志、伍、士”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战、师”都是翘舌音。 “扁担”这个词语读轻声,“扁”是三拼音节,中间有一个介音“i”。 “难”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里面“非常难走”这个词语中读nan,第二声;而在“灾难”这个词语中,读nan,第四声。 学生抽读生字卡片,练习朗读生字。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引导学生读一读,相机正音。 4、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大概的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1)出示斗笠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知道斗笠的样子及其作用。 (2)引导学生理解“会师”这个词语的意思。 a、出示句子: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 b、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初步体会“会师”的意思。 c、教师出示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和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从而明白课文中“会师”的意思就是两支队伍会合,后来也用会师这个词语表示几方面人员汇合。 d、齐读这个句子,进一步体会“会师”的意思。 5、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本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3)指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全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井冈山时期,朱德同志经常和同志们一起下山挑粮,战士们心疼朱德同志,偷偷地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可是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继续挑粮。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6、练习词语搭配。 (1)出示课本第75页的第二题,选一选,连一连。 (2)引导学生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该怎样搭配。 (3)出示朱德同志挑粮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朱德同志是怎样挑粮食的。 指生朗读词语并交流怎样进行搭配,再齐读搭配好的词语。 挑着粮食 穿着草鞋 戴着斗笠 (4)课堂练习 填空: 打着( ) 带着( ) 穿着( ) 写着( ) (5)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类似的词组。 三、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几个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讨论: “扁”是半包围结构,一撇要稍微写的长一些 “担、战、师”都是左右结构,并且要写得左窄右宽。 “士”下面一横短,上面一横长。与“土”不一样,“土”是上面一横短,下面一横长。 “军”上面是秃宝盖,不能加点写成宝盖头,下面车的最后一笔写在竖中线上。 3、教师示范书写“战”和“扁”这两个字,边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描红和仿写,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展示学生书法作品,交流评价。 四、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2、抄写生字,把本课学习的八个生字每个加上拼音抄写四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的重点字词句体会朱德同志的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预习要求 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初步体会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这一课的生字词,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 2、出示词语,指生朗读,相机正音。 3、出示动宾结构的词组,引导同学读一读,进一步认识动宾结构的词组。 挑着粮食,穿着草鞋,带着斗笠,写着作业,画着画儿,唱着儿歌跳着舞蹈打着仗带着队伍 4、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6课《朱德的扁担》。 板书课题:16、朱德的扁担 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体会朱德的精神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井冈山的形势。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生朗读,注意读好长句子。 2、讨论:会师是什么意思。会师就是两支队伍汇合。 课文里面是哪两支队伍汇合的?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和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合。 3、两支队伍汇合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同志们喜悦的心情。 4、引读:此时,红军在( ),山下不远处就是( )。 5、教师介绍背景:当时红军遭到敌人的围攻,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不仅要加紧练兵,从军事上做好准备,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储备足够的军粮。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战士们不怕困难的精神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去山下挑粮?去山下挑粮食困难吗?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句子: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指生朗读句子,思考红军为什么要到山下去挑粮食?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而井冈山上的粮食不多,所以就要到别的地方去挑粮食。可是挑粮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呢? 3、出示句子: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1)学生自由的读一读这个句子,体会从毛坪挑粮是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2)教师指导: 来回有五六十里说明什么?说明路很长,路途遥远。 五六十里路有多远呢? 从我们射阳到宝应,大概就是60里不到的路程。如果用脚走的话,从早上六点钟出发,要走到中午12点才能到达,如果走山路的话,时间就更长了。 山高路陡,非常难走,说明什么?说明挑粮的路非常的难走。 (3)出示山高路陡的井冈山山路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4)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读出红军下山挑粮食是非常困难的。 (5)这么远的山路,这么难走的山路,红军战士们会害怕吗?他们愿意去挑粮吗? 4、出示句子: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 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山路难走,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1、教师引导: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朱德同志是怎样挑粮的呢?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 2、出示句子: 他穿着草鞋,带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象朱德同志挑粮食的样子。 教师引导:朱德同志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他是这支挑粮队伍的军事指挥官,他完全可以不用去挑粮食,可是他不单挑了,而且还要做其他的事情,做什么事情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3、出示句子: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的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1)教师引读:白天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样( ),晚上当战士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他还常常( )。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说出朱德同志非常忙碌。 (3)过渡:朱德同志白天要像战士们一样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经常一工作就是一整夜。看到朱德同志这样,战士们非常的( ),于是就( ),可是朱德同志又( ),并且还在扁担上写上了( )五个字。 (4)学生填空,并且思考: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因为朱德同志想与战士们一起挑粮食,储备足够的粮食,粉碎敌人的进攻。 (5)由此看来朱德同志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朱德同志是一个以身作则,能够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人。 (6)教师引导:朱德同志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啊,请大家怀着对朱德同志的崇敬之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2、学生自由发言,进一步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明白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 3、教师小结:朱德同志就是这样一位以身作则,能够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领导人,这样的人怎能不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呢?请大家怀着对朱德同志的尊敬和爱戴之情朗读全文。 四、课后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体会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资料提供者:郑崇波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