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诗歌赏析八则(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品赏析 2019-02-07 手机版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一: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赏析二: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 雨”的特征。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 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 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 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 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 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赏析三: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赏析四:

这首诗由于《樊川集》不收,仅首见于《后村千家诗》,《千家诗》继之,故近人多疑其伪。但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升州(治今江苏南京)》,已有“杏花村在(江宁)县理西,相传为杜牧之沽酒处”之记,可见至少在五代时就已将此诗的作者定为杜牧了。伪诗之说尚无确实证据。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花红柳绿、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时期。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春雨的标准特色,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纷纷”两字除了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行人”,是出门在外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前两句交代了情景,情在景中,景即是情,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胜境。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第三句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可供歇脚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是向谁问路呢?诗人在第三句里没有告诉我们,妙就妙在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语——它补足了上句宾主回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来。如果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如果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是指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那里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

这首诗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人物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提出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方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

赏析五:

晚唐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明》,使国人顿生伤心断魂和好酒迷醉之感。意思是: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浪迹天涯的旅人,回家祭祖,伤心欲绝,魂飞魄散。打听何处有酒,放牧童子指向远方的杏花村。

本诗意象清新、孤寂、迷醉、芬芳。清明时节,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春意正浓,春草鲜嫩 ,春花盛开,春树苍翠,春光明媚,春气荡漾,春雨绵绵,纷纷扰扰。清明,写出时节的清新。雨水纷纷,冲刷万物,更显洁净。路上行人,四处漂泊,为了祭奠亲人,三三两两,踯躅在乡村小路上,悲戚伤感,使行人尤其孤寂。人在悲痛时,很想求解脱 ,何物能解忧,唯有杜康。酒使人迷醉飘然,内心惆怅惘然的路人,找到了精神寄托。牧童,天真烂漫,无忧无愁,与充满悲伤孤寂的路上行人正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杏花村,乡野气息浓郁,充溢田间的芬芳,后来成为酒的雅称。

赏析六:

我很喜欢杜牧的诗,他的诗气象虽不及李白的雄厚,境界亦不如王维的高远,可在语言的精炼与雕琢上,可谓独树一帜。如果说李白的诗是一块璞玉,不经雕琢也落落大方,王维的诗则如一株盛开在山溪里的白莲,宁静而幽远。那么杜牧的诗则是一席精美的华裳,色彩惊艳,做工精细,让人叹为观止。这也是晚唐诗人的重要特色,杜牧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的诗大多都是反复推敲雕琢而成,他们的料子或许不好,可要说他们的诗语言不精炼,有赘字则概率不大,尤其是代表作。

这首清明诗可以说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不知怎么的,有好多读者说这首诗不凝炼,太啰嗦。直接改编成: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还有更简练的:雨纷纷,人断魂。酒何处,杏花村。当然还有好多版本,不一一例举。我看读者的大多疑问都在这几个方面,既然是清明,时节便是多此一举;既是行人,自然在路上,路上便是赘词;前面的时节,路上两词一去,便成五言了,那么借问,牧童两词自然也是可以去掉,反正问谁不是问,谁指不是指,何必分那么清楚。那么我们下面具体谈谈这几个问题,是否杜牧为了凑字,还是别具匠心。

写作背景:《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题目清明,自然是清明的当天了,这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时节这个词,诗人为什么刻意强调。时节,古代二十四节气,清明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节气十五天左右。江南多雨,尤其春季,绵绵不断。诗人赴任池州,路程遥远,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抵达,诗人用时节这个词,应是见到清明当天的雨纷纷,把时间前推,大概半个月以来,春雨未曾歇。这样,时节一词,瞬间加大了诗的内容,春雨的连绵,赴任的时间长远,赶路的艰辛全部囊括,这是绝妙的,何来多此一举之说。

再看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我查看了一些翻译,有的直接翻译成,道路上的行人都失了魂。这是不准确的,清明是祭祖,同时也是团圆的日子,行人大多都能团圆的,顶多祭祖的时候严肃悲伤些,若要说欲断魂显然是不够的。那么行人准确来说应该指诗人自己。路上,当然可以指道路,难道就没有别的意思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聚会的时候经常会说:某某怎么还没到?人答到,在路上。这个路上就是在赶路,途中的意思。这里的路上应该指途中。清明没有在家中与亲人团聚,此行的目的地也还没有到达,可想愁苦之情。更值得一提的是,路上显然不是此时此刻,而是一路走来,到了清明这一天,情感已经到达了极点,诗人恰恰择取这个最高的点来做文章,这就是高明之处。路上也与上句时节照应。显然,路上也不是累赘。

后面两句是千古名句,为什么选择牧童这个意象,我想应该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牧童的天真烂漫和诗人的愁闷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地处江南,肯定要选择有江南特色的景象,来与家乡特色区分开来。新地新物,如何不起游思之情。一大一小,一问一答,一愁一喜,皆是对比。而遥指更是妙,把人直接带入一个空间,另一片美丽的村庄,余味十足。短短四句话,一二句从过去式到现在时,三句现在进行时,四句一指到了未来时。衔接的自然天成,哪有一字之无用呢?

这首诗的的大多赏析都把路上行人欲断魂解释成他人断魂,而非诗人自己,我想应该是不准确的,或许诗人有一语双关之意,但侧重点应在诗人自己,而非他人。

赏析七: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作者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作者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作者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作者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作者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作者,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作者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作者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很多的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因此,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赏析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行旅者的真情实感:清明时节,家家广户都在祭祖打墓,可他却奔走在连绵不断的蒙蒙细雨之中, 悲伤愁苦,神色黯然。"断魂"者,犹如魂将与肉体分离也,用以形容他极度哀伤的神情。当然,使这位"行人"为之"断魂"的不仅是连绵春雨所造成的行役之苦,更主要的还是他原来就在胸中蓄积着忧愁怨恨,在连绵春雨的撩拨下,旧怨新愁一齐涌上了心头,不能自已。这两句诗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景是常见之景,情是常人之情,所以一千多年以后,仍能引起人们深切的共鸣。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作品赏析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