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导学案(三年级)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9-02-09 手机版 | ||||
课题:赵州桥 时间:月 日 使用人: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还要会用“不但……而且……”“既……又……”说话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想初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及修建原理。 4、我能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习过程】 【自学提纲】 1、自读课文1—3遍,完成圈、划、标、读等自学任务。(圈生字、划生词、标音节、圈部首、读生词) 2、通过查词典,解释下列几个词语的意思,并标在书上。 雄伟 设计 坚固 美观 回首 遥望 遗产 3、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特点?找出描写赵州桥特点的句子,写下来,读一读。 【合作探究】 一、初识“赵州桥” 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赵州桥坐落在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座_________桥,又叫____桥。它的设计者是___朝石匠______,到现在已经_______年了,真是一座古老的桥! 二、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1、特点一:雄伟 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第2自然段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 桥长( )多米,宽约( )米,全部用( )砌成,没有( ),只有一个拱形的( ),横跨在( )多宽的河面上。 从这些数字描写,我感受到赵州桥___________。 2、特点二:坚固 第2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创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设计好吗?______。读了课文,我发现:原来,这种设计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怪不得这座桥历经一千四百多年仍巍然矗立,真是一座________的桥! 3、特点三:美观 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第3自然段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小链接● (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句子叫“过渡句”。) 文中的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赵州桥的美?找一找,在文中划出来,读一读。 【交流展示】 各小组要按照课堂展示的要求,展示各自的内容。聚焦要迅速,倾听要认真。点评补充提问要恰当。 【总结提升】 在1400多年前,在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前提下,我国古代人民能够建造出如此坚固、雄伟,并且又很美观的石桥,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我想对李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想对古代的劳动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想说:赵州桥真是一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当堂检测】 1、我会辨字组词。 栏( ) 部( ) 跨( ) 参( ) 拦( ) 陪( ) 挎( ) 渗( ) 2、我会填。 A、“创举”的“举”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除部首再查( )画。 B、“遗产”的“遗” 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除部首再查( )画。 C、世界闻名的( ) 雄伟的( ) 坚固的( ) 宝贵的( ) 精美的( ) 3、联系上下文,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回首遥望( )a.第一 b.头 c.首领 (2)世界闻名( )a.听见 b.用鼻子嗅 c.有名气,有名望 (3)双龙戏珠( )a.玩耍、游戏 b.开玩笑,嘲笑 c.戏剧,也指杂技 4、写句子我最棒。 有的……有的……还有的……: 不但……而且……: 既……又…… 5、学了这一课,我能用我手中的画笔画出赵州桥。 资料提供者:郑崇波
|
||||
![]()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