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9-03-20 手机版 | ||||
教学提示: 一、课型:阅读课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 一、导入 1、同学们,我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播放视频) 2、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三顾茅庐》,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这些生词一定难不倒大家。 [屏显] 这里,山冈的“冈”的读音,半晌的“晌”的读音,茅塞顿开的“塞”的读音要注意,来,跟老师读一遍。 好,下面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读一读。 [屏显] 2、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一课的9个生字,说一说:你觉得哪些生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尤其要注意哪些笔画? [屏显] 3、这9个生字中, [屏显] 顾要注意第四笔是竖提,葛下面的是人,半晌字的左边是日,恭字要注意下面不是小,右边是两点。 4、同学们,记清楚了吗?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完成书上的描红练习。 [屏显]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生字词,同学们都掌握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将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的时候,想一想:“三顾茅庐”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这里的“顾”是什么意思? [屏显] 2、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哪些地方读错了? [屏显] 3、课文,同学们都读熟了,那谁来说一说:“三顾茅庐”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这里的“顾”是什么意思? [屏显] 4、《三顾茅庐》主要写了刘备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屋去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那谁来说一说:课文重点写的是第几次拜访?哪几小节写出了这一次拜访的全过程? [屏显] 5、《三顾茅庐》这篇课文,重点写的是刘备第三次拜访,课文2~4小节写出了这次拜访的全过程。 第二板块:精读感悟(一) 一、感悟刘备 1、同学们,我们知道刘备前两次诚心诚意的去拜访,都因为没有见到诸葛亮而失败,第三次拜访终于取得了成功,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2~4小节,说一说:你觉得刘备能够取得拜访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屏显] 2、同学们,刘备能够取得拜访的成功,就在于他诚心诚意,对诸葛亮很尊重的。 [屏显]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2小节,说一说:从哪儿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很尊重? 3、同学们,你们看,第三次拜访前,张飞的“嚷”,和刘备的生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来,我们来读一读他们两个人的话,张飞的话要读出无礼和霸道,刘备的话要读出生气。先听老师来读一读。 [屏显] 好,一起读一读。 [屏显] 4、刘备和张飞、关羽来到隆中,刘备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受到他对诸葛亮非常尊重?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3小节,用笔画出表现刘备尊重诸葛亮的词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屏显] 5、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刘备是一方诸侯,地位是何等的尊贵,而诸葛亮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 [屏显] (边说边显示红色)可在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时,刘备就下马步行,敲门是轻轻的,诸葛亮午睡,他不让童子叫醒,他也知道张飞、关羽是急性子,就吩咐他们在外等候,自己则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一看到诸葛亮醒了,就快步走进去。这些做法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对诸葛亮的尊重。 来,听老师来读一读。 [屏显] 好,谁也来读一读? [插入flash动画指名读] 6、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呢? [屏显]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5小节,说一说:刘备的是怎么对待诸葛亮的?这些做法让你强烈地感受到了什么? 7、同学们,你们看, [屏显]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不仅和他同桌吃饭,还同榻睡觉,他对诸葛亮是何等的尊重呀!来,读一读。 [屏显] 二、感悟诸葛亮 1、同学们,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和诚心诚意让我们感动。 [屏显] 现在,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说一说:刘备为什么会对诸葛亮如此尊重? 2、同学们,刘备尊重诸葛亮,一个关键的原因是诸葛亮是个人才,课文第4小节就写出了这点。来,读一读。 [屏显] 3、[屏显] 这里的“群雄纷争”“茅塞顿开”都理解吗?说说,这两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 4、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当时群雄纷争的形势是怎样的吗?诸葛亮是如何分析的?他又提出了什么样策略?这里有一段诸葛亮说话的大意,听老师读一读。 [屏显] 5、你们看,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这样的分析,这样的策略,是前所未有的。 [屏显]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来,读一读。 [屏显] 7、诸葛亮,人称“卧龙”。课文中还有和这句话相似的两个句子,也写出了他的才干之大。 [屏显] 一齐读一读 8、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屏显] 说一说:每个句子的前后两个部分是什么关系? 9、是的,这三个句子都是打比方的句子,它们的后半部分都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对前半部分进行解释。来,一起读一读。 [屏显] 10、对于诸葛亮的故事,同学们课外也一定有所了解,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事例能说明诸葛亮的才干之大? [屏显] 三、回顾课文 诸葛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刘备又十分尊重人才。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三顾茅庐》这样一个被后人传为佳话的故事。 第三板块:精读感悟(二) 1、人物形象鲜明是本课的一大特色,这篇课文第三小节开头的一处景色描写也非常好。(教师范读) [屏显]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开头的景色描写,说一说: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了景色的宜人? [屏显] 2、蜿蜒起伏的山冈,疏疏朗朗的松林,潺潺的小溪,青翠欲滴的竹林,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里的景色秀丽宜人。这里的“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理解吗? [屏显] 谁来说一说“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等词语的意思? 3、同学们,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景色描写,看看这一段景色描写是怎么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屏显] 4、同学们,这段景色描写, [屏显] 先写他们来到隆中,再用一个“只见”写出他们看见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仿照着这样的写法,用上“来到……,看见了……”的句式描写一处景色。 5、这一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背诵课文的3、4两小节,再找一本《三国演义》故事书来读一读。 资料提供者:王海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