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课堂教学实录(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2019-09-20 手机版 | ||||
淮北市黎苑小学 黄婉莹 教材简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对月穿针。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教学目标: 1、会认两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祈求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CAI课件 课时划分:一课时 课前交流: 与学生做游戏,猜猜人物,活跃气氛,引出古诗人物。 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体会故事感情。 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 1、出示课题。 师:牛郎织女,这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织女的贤惠善良,心灵手巧也一直为人民所称诵。许多诗人为此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篇。唐代诗人林杰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课件出示古诗。 2、指导写课题。 师:来,跟老师一起写诗题,看,“乞”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多像一个人诚心祈愿双膝跪地的样子呀!(生会意微笑。) 师:再看这个“巧”字,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用生字组词。齐读诗题。 3、理解题意 师:诗题乞巧指的是什么呢,读读注释就知道了。 (上课伊始,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自然而然引出古诗,与课前交流相互呼应。生字教学尤有特点,“乞”字的教法别具一格,生动形象。)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诗,读正确,读流利 师:乞巧节,又叫七夕,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古人会有哪些活动过节呢?打开书本第122面,读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字正腔圆,通顺流利了为止。 生练读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真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字正腔圆!谁还想读? 另外一生读。 师:很好,通顺流利! 2、师生合作,读出韵味。 师:古诗还要读出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读诗。 师:好,有点味道了,我们再读一次,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句,注意节奏和味道。 师生合作。 (师生合作读诗,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三、精读古诗,体会意境 1、品析前两行诗句,感悟悠悠鹊桥情 (1)、咬文嚼字,想象画面 a理解字义。师:同学们已经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细心地孩子会发现这首诗中有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字形和字义却不同。 生:霄和宵! 师:今宵是指—— 生:今天晚上! 师:那“宵”就是—— 生:夜里! 师:那雨字头的霄是指—— 生:天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预习时查的资料! 师:真是个好办法!在学习中碰到不理解的字我们还能怎么办? 生:查字典! 生:问老师! 生:…… 师:同学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b读出语感。师:初秋的夜晚,凉风徐徐,繁星闪闪,沐浴在凉风中,仰望浩瀚无际的青天,你有什么感觉?带着感觉读词。 生:今宵——碧霄—— c师:同学们,这个美好的“霄”字还是个生字呢!让我们细细地写一写吧! 写字指导,练习两遍,再次读词。 (2)、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师:把这两个词放在诗句中,自由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两个孩子抱住了妈妈! 生:我仿佛听到一家人的说话声! 板书:天上相会 师:牛郎织女在哪里相会? 生:在天上! 生:在鹊桥上! 师:这是怎样的桥啊!成千上万的喜鹊首尾相衔,在那波涛滚滚的银行上,搭成一座相思之桥,一座亲情之桥,一座爱情之桥,多么有情有义的喜鹊啊,读—— 生: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师:喜鹊搭桥,这又是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生: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师:一年一度终得团聚,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生: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指导朗读,读出喜鹊的情意,读出故事的感人。 (3)、指导看图,想象说话 师:在喜鹊的帮助下,一家人终于幸福团聚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牛郎对织女说:我们都很想你,你过得好吗? 生:织女说:你们还好吗,孩子们还好吗? 生:孩子们说:妈妈,我们想你!我们不舍得你走!我要天天都见到你! 提炼出高兴不舍难过。课件出示画面, (4)、感受真情 熟读成诵 指图背诵前两句,吟诵出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图片。 (5)、升华情感 拓展积累 忠贞不渝的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化作了两颗闪亮的星。领读“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2、品析后两行诗句,体会浓浓人间意 (1)、借助资料,想象情境 师:七夕节的夜晚,人们仰望星空,寄托对牛郎织女的美好祝愿。他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自由读后两句,联系课后资料袋,同位互相交流。课件出示资料袋。 (2)品词析句,理解诗意 a引导理解乞巧,板书:人间乞巧 b理解“家家、穿尽、几万条”,感受人间乞巧人多。 C指导感情朗读: 师:在小河边,在家门口,在山坡上,在所有能看到月亮的地方,热闹非凡,读—— 生: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夜深了,姑娘们仍在穿针引线,纵然穿尽红丝几万条,也难以表达诚心哪,引诵—— 生: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3、感情朗诵全诗,整体感悟诗情画意。 (前两句展示了一幅鹊桥相会图,教学设计巧妙地把学生引入了情境,感受牛郎织女的忠贞,在想象情境的同时积淀情感,而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人们乞巧的画面,体验自然和谐的氛围。教案把祈愿作为教学重点,紧扣 “乞”,着力创设情境、氛围,有目标、有层次、多角度地引导读悟诗句、展示口语交流、感情吟诵诗句,加深理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感悟“乞巧”的意思和内涵,而后落实拓展。在理解的同时,提高了对古诗的感悟,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了和谐统一。) 四、感情升华 拓展积累 1、由乞巧手铺开想象 师:人们不光乞求一双巧手,在民间还流传这样一首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 生 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心愿向织女乞求吗?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愿加入乞巧的人群吧!(配乐) 2、升华情感, 师:《乞巧》是一首千年传诵的诗,是一段千年流传的情,百听不厌,让我们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所有人祈愿祝福—— 生齐背古诗 3、拓展积累, 师:千百年来,泱泱中华,传下了多少这样流传千古的经典诗句啊!积累下你喜欢的诗句吧!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 杜牧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唐 赵璜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唐 白居易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 白居易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唐 崔颢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 秦少游 (课文描写了七夕乞巧的情景,教案适当拓展,展示优美诗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作业 给小伙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板书设计: 乞巧 天上相会 人间乞巧 霄 渡 资料提供者:郑崇波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