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精品导学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9-10-06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表达的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体会诗人深厚的忧国之情,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深厚的忧国之情。 学习难点 体会诗人深厚的忧国之情。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主义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小李白”之称。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来,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2.时代背景:南宋,之所以被称为南宋,是因为之前有一个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称北宋。1126年,金国侵略者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北宋灭亡了,淮河以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故称南宋。从中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敌人铁蹄下挣扎的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可是,南宋政府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陆游写下这首《示儿》诗的时候,中原沦陷、九州破碎,已经整整84年了。 学习过程(1课时) 61474;预习检测 1.陆游, 时爱国主义诗人,字 ,号 。我知道他主要作品有 等。 2.结合注释,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元: 但: 九州: 同: 定: 中原: 家祭: 无: 忘: 乃翁: 3.用“/”画出古诗的节奏,并读一读。 [自主完成,小组检查。] 61474;导入感知 1.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2.《示儿》这首诗是 时期著名爱国诗人 (填人名)的绝笔。“示儿”就是 。诗中作者以 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 的无比渴望.。 [创设情境,回忆李白的《静夜思》引入新课,释题,感知诗歌主要内容。] 61474;精读感悟 1.读诗句,结合注释,说说诗句意思。 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⑵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结合自己的理解字词或诗句的意思。] 2.对比读诗句,回答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示子遹》)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⑴陆游的《示儿》与《冬夜读书示子聿》《示子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⑵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示儿》这首诗是遗书?遗书的内容是什么? 3.品读诗句,感悟作者的情感。 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①陆游临死前最牵挂的是什么? ②结合知识链接“历史背景”,读了这句诗和资料,你读出了什么?是从诗歌中哪些词感受到的? ③作者为什么而悲? ④有感情地诵读,读出你的“悲”来。 ⑵陆游临死前对儿子的嘱托是什么? ⑶读诗句想象画面。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①读这两句,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诗人是怎样在嘱咐自己的儿孙啊? ②看着诗人一遍又一遍地嘱咐自己的儿子,陆游为什么临死还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事? [课件出示诗句与配图,诗与画相结合,创设意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指导朗读。] 4.互文解诗,再次感受作者的情感。 ⑴读陆游的《病起抒怀》。 陆游52岁那年,因为竭力主张朝廷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结果却被昏庸腐败的朝廷随便找了个借口罢免了官职,他忧愤成疾,大病数十日。病体初愈时,他写下了《病起抒怀》这首诗。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①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根据注释试着大致读懂它。 ②这首诗里最感动你的,是哪一句? ③是啊,作为一个被削职罢官的平民,陆游说 ,而在《示儿》一诗中,我们分明看到,他何止是“位卑”时不敢忘忧国,他是临终未敢忘忧国;死后不能忘忧国。陆游说 , 。 陆游的一生,是和“忧国”二字紧密相连的。在他出生的第二年,中原就沦陷了。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爱国志士,他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早年就立下了杀敌报国的壮志。他的一生都在为抗击金兵、收复失地而奔走呐喊,整个一生啊。如他自己所说,他是 。如今,阖棺的时候真的到了,可是,他真的“定”了吗?没有啊。他还在悲 ;他还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子孙 , 。这就是陆游,这就是 的陆游,这就是“死亦不能忘忧国”的陆游,这就是 的陆游。 ④齐读《病起抒怀》。 [课件出陆游的《病起抒怀》,通过互文解诗,朗读原诗,师生对答,走向对诗人情怀的感受。] 5.读资料,寻找陆游八十五年人生道路上留下的心声,感悟作者的情怀。 在20岁的时候,陆游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在48岁的时候,陆游从军边关,在满天飞雪和凛冽的寒气中,他这样高唱——“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 在52岁的时候,他因为主战而被罢官,备受迫害,大病不起,他仍然坚定地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在68岁的时候,这位年将古稀的老人终日缠绵病榻,可是他魂牵梦绕的依然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10年的寒冬,这位老人85岁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窗外,是北风凄厉的呼号,屋内,昏暗的烛火下是烛泪在流淌。面对着床前哀戚的儿孙,这位老人留下这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⑴朗读。(老师读每一段前部分的句子,学生接读诗句。) ⑵读这些诗句,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提升 1.带着对诗歌的理解,再次配乐朗读诗歌。 2.读了诗歌,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老人? [总结全诗,升华感情。] 达标检测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1 .默写古诗《示儿》 , 。 , 。 2.这首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 ,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 。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宋末林景熙的《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回答问题。 ……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1.从诗中你看到南宋统一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说说诗句“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的意思。 3.看到宋朝的灭亡,追究宋朝衰败的根源,读南宋诗人林升的 就知道。 三、阅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你对这首诗前两句中“入”、“摩”的理解。 2.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表达了诗人 之情。 3.读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回答: ⑴这两句诗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愿望?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⑵如果把本诗第三句中“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行不行?为什么? 资料提供者:郑崇波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