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怎一个“怕”字了得(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浙教版三年级第6册 上传者:wang 一、现象:都是课改“惹的祸” 案例一:时老师教学《詹天佑》时让学生当一回“小设计师”,画出开凿八达岭隧道的示意图。一男生自告奋勇地上台表演,结果被老师打一个大大的叉,理由是书上明明写着“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而他却画了两条竖线。岂料这位学生据理力争,说八达岭隧道是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按理应打两口竖井最省工时,这样就有六支队伍在同时施工。这位同学的突然“发难”,令老师不知所措,尴尬不已,只好含糊其词,不置可否……课后我一打听,原来他是班上的数学尖子。 案例二:读完了《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杨老师让同学们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个故事。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大家都争着演武松和店小二,至于老虎这一挨打的角色,谁都不愿演,彼此争得面红耳赤。十分钟过去了,角色还没有定下来。眼看下课时间将到,教师情急之下顾不得许多,只好出面干预,强行指定。可是下课铃声却响起来了…… “这孩子真够倔,书上明明写着打一竖井,他偏要打两口,却不依不饶,你说跟他一起计算吧,总不能上成数学课吧……”时老师想起刚才的一幕仍心有余悸。 “我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乱子,”杨老师一边擦一边忙不迭地解释,“这个班学生纪律不太好,加上现在课改了,表演的机会多了,学生都争着演正面角色,把课堂折腾得乱哄哄的。” 言下之意我很清楚,都是课改“惹的祸”。 “不是学生乱。”我微笑着说。“而是你们乱了”这后半截话被我咽进了肚子。 他们不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不知道他们是懂还是不懂。 二、对策:课堂何必怕“乱” “乱”是学生个性毫无遮掩的张扬和生命原真状态的显现 新课堂较之传统课堂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是课堂活跃起来了。传统的课堂中学生被动接受,盲目服从,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充其量只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棋盘里的一个棋子。而在新课堂中,由于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解读、实践与表达的权利,他们张扬个性,放飞心灵,在无拘无束中,在毫无遮掩中展现独特感受,享受课堂幸福。加之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更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由此可见,对于学生,此乱非乱,乱本自然;对于教师,则应处乱不惊,尊重自然。 “乱”是个体对预设教学程序的否定与对课堂权威的挑战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新课程热切呼唤着教学过程的开放。当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主动建构、个性解读时,或当有不可抗拒的外来因素突然作用课堂时,必然会与“齐步走的统一战线”发生冲突。此时,教师不但不能“怕”,还应处乱不惊,因势利导。有一次本人刚上作文课,猛然从远处传来尖锐的消防车的警报声。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抬起头,紧张地向窗外张望,完全忘记是在上课,任凭教师提醒都无济于事。于是我急中生智,索性让学生们到阳台上去看个究竟,只见两辆红色消防车呼啸而过。当学生醒悟过来时,黑板上作文题目变成了《警报声响起以后……》。大家发挥想像,完全沉浸在遐想之中,有的写出了安全生产忠于职守的重要,有的赞美了消防战士勇于献身的精神,还有的写出了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由此,我们设想如果案例一中的时老师放下架子,共同探究,和学生们一起读读、想想、画画、算算,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于本堂课中学生没学好任务没完成没有关系,还有第二课、第三课……案例二同样可以“起死回生”,试想在谁也不愿意演老虎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大吼一声“我来也?选”课堂肯定会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可见,不能见乱就治,有时将乱就乱,“乱”也会成为有益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中,每位教师都将面临着这样一个艰难而痛苦的抉择:要么因循守旧被淘汰出局,要么在学生的发展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每位学生的发展,这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否定自我的勇气和虚怀若谷的胸怀。 --老师,您准备好了吗?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