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调考复习:课文知识点梳理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2021-01-13 手机版 | ||||
1、观潮 1、《观潮》一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记叙了钱塘江大潮由风平浪静到风号浪吼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描写了大潮由远及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观潮》3-4自然段从声音和形态(样子)两个方面重点描述了潮来时的景象。其中写出了大潮的形态犹如白线、水墙、战马。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1、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答:像“囚犯”是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豌豆所处的环境恶劣,长得好是因为它不灰心,努力生根发芽,生命力顽强。 2、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 答:这是母亲一种夸张的说法,体现的是母亲乐观的生活态度,特别盼望它能给小女孩带来希望。 6、夜间飞行的秘密 1、《夜间飞行的秘密》中科学家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靠的是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2、雷达的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嘴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耳朵。 3、掌握提问的角度:针对课文内容提问,从课文的写法上提问,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语文园地一 1、“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这句话表达上具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更能凸显当时什么也没有,十分落后。(掌握排比句的作用) 2、句式转换 ①改设问句: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改为: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当然是现代科学技术。(要有问有答) ②改比喻句:爬山虎的脚紧紧贴在墙上。 改为:爬山虎的脚就像蛟龙的爪子紧紧贴在墙上。(原句要记得抄下来) ③改拟人句: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起来。 改为: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唱歌。(注意:不能加好像等比喻词) 9、古诗三首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颜色的丰富和变化,表达作者的喜爱与赞美。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面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说明事物各有所长,无须强硬分出胜负。 10、爬山虎的脚 1、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连续观察)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没有一点儿空隙。(细致观察)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致观察,重点观察)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句话里的“一脚一脚”可不可以换成“一步一步”? 答:不可以,因为“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而“一脚一脚”的爬是指爬山虎长出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 3、“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这句话中的“逐渐”有何妙处? 答:“逐渐”说明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写出了变化的过程。 11、蟋蟀的住宅 1、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过程两个方面。 2、蟋蟀的住宅外部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内部特点: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因为蟋蟀的工具是那么简单而柔弱,却能建成具有诸多优点的住宅,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所以说它是伟大的工程。 4、“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中的“最多”有何妙处? 答:“最多”说明蟋蟀的住宅不都是九寸深,最长九寸深,准确写出了蟋蟀住宅的深度范围。 第四单元 1、盘古:具有伟大的开创精神和勇于献身(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盘古形象:顶天立地、高大伟岸、力大无穷 2、精卫:坚韧执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意志坚定 3、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坚强不屈 火神:正义、软弱 宙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凶狠残忍 大力神:敢作敢当、富有正义 4、女娲:不畏艰难、甘于奉献 5、学会抓住“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学会筛选、提取信息) 6、神话的特点:①充满神奇想象,②人物个性鲜明,③表达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7、远古时候人们认为神话是真实而神圣的,一定要在严肃的仪式上郑重地讲出来。 8、课本P58的成语要能联想到背后的故事或人物。 第五单元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写出了老麻雀的动作又快又猛,心情急切、紧张。 2、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母爱。 3、《麻雀》一文告诉我们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4、写一件事,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明白。 第六单元 1、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答:因为我从金奎叔的话中明白了一个道理: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强大就欺负弱小,也不能因为弱小而任由别人欺负而不反抗。 2、说说你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 答:小陀螺虽然长得不伦不类,但是它却战胜了大陀螺,因此,我们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正好像海水不能够用斗去度量一样。 21、古诗三首 1、《出塞》(边塞诗)前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防边筑城的措施始于秦汉,边关忧患由来已久,后面两句表达的是对久戍士卒的深切同情和结束边防不顾的愿望,既有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又洋溢着拳拳爱国之情。 2、《凉州词》(边塞诗)写的是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写征人们开怀畅饮、尽情酣醉的景象,表达出将士们的英勇豪迈、视死如归。 3、《夏日绝句》是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想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之心,后两句表达对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愤恨与谴责。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本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果)、耳闻“中华不振”及目睹“中华不振”(原因)三件事,用了“倒叙”的手法来记叙。 23、梅兰芳蓄须 1、梅兰芳蓄须明志,这个“志”指的是什么?(用原文的话回答) 答: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3、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改为转述句: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他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树在道边,二是因为多子。 26、西门豹治邺 1、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2、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答:①将计就计,救下姑娘。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惩治首恶。③假戏真做,震慑帮凶。④用有力的事实,破除迷信,教育了百姓。 27、故事二则 1、扁鹊:医术高明,尽职尽责。 蔡桓侯:骄横自负、不听善言、讳疾忌医。 从蔡桓侯的结局中我们懂得了要防微杜渐,讳疾忌医的话,终将酿成恶果。 2、纪昌有恒心有毅力,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它的基本功入手。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名师指点对于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 资料提供者:郑崇波
相关链接:备课资料 四年级上学期备课资料
|
·语文课件下载
| |||
![]()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