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21-03-07 手机版 | ||||
教学重点 1.进行朗读训练,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深入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前一天布置) 1.书面:抄写词语,解释词语,积累金句,简答“预习”中的小问题。 2.口头:朗读课文,梳理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导入 1.预习过程中许多花草树木在文学作品中都被赋予了某种品格,你能再想出几例,与同学分享吗? 2.作者笔下的丁香也有着其特殊的内涵,不过同学们见过丁香吗?(出示丁香照片,简单介绍,抓部分特征,与文章内容相呼应) 三、初探“丁香结” 1.检查预习情况,抽读、齐读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注意感受语言的优美。 2.题目为“丁香结”,文中哪里写到了丁香结?圈划出来。 主要集中在后三段 3.前面三段写什么? 丁香花 四、理清写作思路 1.细读文章,为什么题目为“丁香结”,却先写丁香花,后写丁香结? 赏花——>悟花 ,由现实联系到丁香的内涵 3.如何赏花 赏花:地点(城外、城里、斗室外) 内容(花形、花色、花香) 【注意】朗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语言特色 4.悟花:与中式衣襟盘结相似;古诗词中表达闺怨、愁思;作者用来表达生活中的烦恼,解不开的烦愁。 结解不完,解完就平淡无味了。体现超然物外、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 五、补充 作者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代表作《红豆》,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资料提供者:陈小树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