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索溪峪的“野” 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桂林山水》,大家还记得作者用什么方法描写桂林的山山水水? 生答。 教师概述:《桂林山水》采用了先总述,后分述,再综合的写法,给我们展现了广西桂林的秀丽风光。 其实祖国山河的美景何止桂林一处!索溪峪就是吸天地之精华,不留雕琢痕迹的自然景点,它位于张家界风景区。让我们紧跟作者曹敬庄,一起去感受索溪峪的“野”。(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二、自读指导。 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并思考: 1、能用一个恰当词语说明你对索溪峪的整体感受吗?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索溪峪的“野”? 3、这几方面在写法上有何共同点?请以一、两例说明。 二)、学生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1、你对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抽生回答。(野) (板书:野)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索溪峪的“野”?在写法上有何共同点? A、指导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从中找出总括性的句子。 然后抽生回答。 (板书:山是野的) 提问:为什么说“山是野的”?作者实际上表现索溪峪的山是怎样一种美?请从文中找出原句。 抽生回答:天然的美,野性的美。 提问:课文又分别从哪些方面表现山的“野”性美?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概述后板书: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美。 请同学们看板书,联系《桂林山水》想一想,这一段是按什么结构描写景物的? 生答。(“总——分”结构) 此外,作者还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赋予(解释:给予。)自然景物的人性美? 引导学生回答:拟人、排比。 B、抽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学生从中找出总括性的句子。 生答后板书:水是野的。 教师指导:作者也赋予水的灵性,把水写成了天真的野孩,大家以后朗读时,要读出水的“任性”(板书)。 提问:本段写“水”与第二自然段写“山”在结构上有何相同点? 生答。(同样是“总——分”结构) 教师指导:本段与第二段除结构相同外,同样采用拟人手法,用了排比句“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尽情歌颂水的天然美、野性美。都是从静态角度表现索溪峪的“野”。(板书:静态美) C、引导学生从第四自然段中找出总括性的句子(板书:野物更是“野”的)。 教师指导:我们在阅读时,要体会猴子的调皮,“、、、、、、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一只调皮的猴子竟恶作剧地撒起尿来、、、、、、”,这些句子充分表现了猴子的肆无忌惮,得意忘形,突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 D、第五自然段如何表现游人的野性之美?(板书:游人也变野了)请从文中找出表现游人野性美的词语、句子。如:返朴归真(解释:去掉外饰,还其本质。)、嘻嘻哈哈、戴眼镜的姑娘、、、、、、;年过花甲的老叟(解释:年老的男人。)、、、、、、 第四、五段都是从动态角度表现索溪峪的美。(板书:动态美) 三)、讨论: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谈谈你对本文的感受。 提示:(a、热爱祖国美丽河山;b、不经人工雕琢的美才是自然美;c、崇尚纯真,真心对待同学等。) 教师小结:作者从山、水、野物、游人四方面表现了索溪峪的天然美、野性美。读后给人清爽、快慰之感。正如作者在文末写道: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作者让我们抛弃了人群的喧嚣,甩掉了尘世的烦恼,回归大自然了。 三、总结全文。 课文紧扣一个“野”字,贯穿一个“美”字,用“总——分——总”的结构表现了索溪峪不加人工雕琢的美。作者寄深情于景物描中,可谓情景交融。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观察和写作中,大胆借用本课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写的方法,以及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讲究用词,句式整齐,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 四、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板书设计。 2003年10月31日 兴旺片区六年级语文示范课 资料提供者:liujing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