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是为了发展(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培根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许久以来,我们总喜欢用这句话来勉励孩子勤学苦练,苦度寒窗。而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为宗旨的课程观更是深入人心。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这种倾向,磨灭了教育本应有的“智慧光辉”。笔者以为,学生是大写的人,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体,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实施教学时,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有所不为。 一、放弃知识灌输,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世界上也许没有一本《教育学》是肯定“仓库理论”的,但事实上左右大半部分教师与家长的正是这个被普遍批判的理论——把学生的大脑当成可以容装无限知识的仓库,老师的任务则是用无限的知识去填充这个仓库;衡量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是看他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的大脑填充了多少知识;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则是看他在一定时间内掌握了多少知识。受“仓库理论”所累,到现在为止,还有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把“知识量”作为教学的出发和归宿。正由于这个原因,上课时,明明知道不能什么都教,却还是面面俱到,全面撒网。其结果是,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完全失去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样的课堂也势必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而且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人的极为重要的素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不再主动思考,而是等待教师给予现成的标准答案,成了地道的“两脚书橱”。 为了改变上述状态,教育必须从“知识至上”的狭隘的眼界中走出来,关爱、促进生命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工作考虑。 1、放弃知识灌输,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认为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把课堂获得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认识系统。因此,课堂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变重视现成知识的传授为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真正树立师生共同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教学意识,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形成一种富有民主化的现代课堂教学。 2、促进学生积极体验。 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而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研究教学,明确提出要把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要求在教学中创设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各种事实和问题,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活动过程中,他们拥有了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独特感受与积蓄。因而,当他们下笔作文时,那种情感的倾泻,开放的思维,大胆的创新,使文章妙笔生花。如,由于春雨绵绵,使同学们酝酿已久的野炊活动总是一拖再拖,让同学们的心灵在希望——失望——希望中苦苦煎熬,于是,同学们把自己的怨气诉诸笔端:“……这不开眼的天,好像故意要捉弄人,眼看明天就要去野炊了,又下起了雨;春雨呀,你对我们真是情有独钟,你也应该去关照关照干旱地区呀;还有那可恶的太阳,不知躲到哪去偷懒了,我真恨不得一脚把太阳给踹出来……” 让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世界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件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在探究过程中产生对知识、对智慧的爱。 二、放弃过多预设,培养合作探究的素质。 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从某种意义上说,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正因如此,许多教师都十分重视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方案的设计。但是,教学过程毕竟又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尤其是新课程更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如:由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等构建起的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给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引起的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不用统一的规格、答案和评价标准,进行个别化教育引起的教育对象的不确定性,都使得教学不能过分强调预设,更不能拘泥于固定不变的预设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的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有学生提出“邱少云是傻瓜”,对于这种见解,完全越出了教师的预设。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加以斥责,也没有不加理会。而是以此契机,让学生以此为论题,根据课文中的文字材料,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到最后,持错误观点的同学心服口服,在反复研究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又不知不觉情绪激昂地读起了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了研究性思维方式。 三、放弃封闭教学,开放广阔的学习时空。 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给孩子心灵自由翱翔的天空。开放,应是全方位的。一是开放学过程。教学没有指令性,完全由学生凭借学习经验,独立思考,自主发现。教师也不刻意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而把一堂课的学习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或者至少是某一思维阶段)的一部分,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 二是开放教学内容。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也不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唯一材料,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是以教材为载体,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因此,既要冲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又要在教材之外找“教材”,引进必需的信息和知识,走向校园、家庭和社会。 三是开放学习形式。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或自找学习伙伴;读、画、批、议、写、演,学生自主采用,不受限制,使学生的手、脑、耳、目、口充分地活动起来。 四是开放教学评价。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不以先知先觉者自居,对学生的学习指手画脚,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评价。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标准的灵活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整体性、激励性、发展性功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开放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允许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发一家之言,鼓励创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展开求异思维,重视思维过程的展示,而不仅仅是结果,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知识、能力、情感、人格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四、放弃侵占剩余时间,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许多教师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为了让学生把教材中的知识学得更充分,更扎实,常会利用课余,午间休息的时间为学生补习或布置较多的作业,让学生“熟能生巧”。可以说,学生在语、数、英老师的“关心”下,课余时间完全被瓜分了。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伟大科学家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中所学的知识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在学校中习得的,而绝大多数都是在课外学到的。所以,我们不防放弃对学生课余时间的觊觎,着手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是学生独立自主地运用学法的阅读实践过程。保障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提供更为广阔、更多样的自由阅读空间,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无限广阔的天地。 1、归还学生的充裕时间。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核心理念。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舞台,尽可能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让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体验,并不是淡化知识的教学,而恰恰能更好促进知识的教学和能力培养。许多好的课堂教学实践已有力证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价值在于不能只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而要重视培养能力的多少;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教学中学生究竟质疑和评价了多少;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等。课堂的生命活力来自于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还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情不自禁的、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自觉,来自于不同观点的踫撞、争辩、启迪、认同,更来自于探究体验中的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险和喜悦。这就是我们教师要力求实现的有效课堂教学理念。 2、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1)、参与推荐读物,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为了不让学生在选择读物时太盲目,太随意,我经常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一些有益身心发展的读物,但由于时间等关系,不能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书目。因此,我采用了一个一举两得的方法,那就是让学生自己来推荐。我班每天利用放学后或课后几分钟,进行“好书推荐”。我要求推荐好书的同学把书的名称、作者、内容简介、哪儿买的或借的叙述清楚,最重要的是把书的优点说上两三点。这个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看书、读书、找书热情,也逐步培养了学生做读书笔记、用心读书的好习惯,可以说“一举两得”。 (2)交流展示读书成果,稳定课外阅读兴趣。 当学生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如果得不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兴趣就会慢慢消退。为了稳定、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采用了交流展示的方法。如课前3分钟展示法,手抄报、读书笔记展示法,故事会、朗读会展示法等。多给孩子们一片蓝天、一块绿地,让他们有充实的时间在课外的天地里自由自在地汲取甜美的营养,如沐春风,如啜琼浆,让他们浸透中华人文传统,让他们接触世界人文精华,那么,学生们自然会在课外阅读中体会到创新的乐趣。 放弃不是不负责,而是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负责。它意味着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展望学生的未来,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资料提供者:xingrui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