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说明(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说明 (人教版第八册13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倔强、荒无人烟、忍饥挨饿、疲惫、口吻、递给、香港、硬邦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了解人物的内心。 3、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从课文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 2、联系上下文,从“陈赓明白了什么”理解小红军的高贵品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题入手,指导学法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倔强的小红军》(板书课题),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两个字(“倔强”)怎么读?“倔强”什么意思?题目的意思是—— 2、从课文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篇写人的课文,我们要怎样学习?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一定把课文读通读顺了,哪几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要边听边想,字音读准了没有。 (要指导读准第三声“忍”“吻”)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 3、交流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三、抓住“对话”,体会思想 (一)解读文本 1、课文对小红军的描写,哪方面给你的印象最深?是动作、语言、还是神态? 2、本课有个特点,就是在小红军与陈庚的对话中表现小红军的思想感情。课前已经要求大家画出对话部分。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对话部分,想一想,课文写了几次对话?从每次对话中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画出有关语句,在旁边简单写出你的感受,再与同桌交流。 3、小红军和陈庚的三次对话,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比较具体指导理解第一次对话,第二、三次对话主要是自学) 答题要点 听到 看到 想到 第一次: 体力强 赛跑 拒绝让马 第二次: 等同伴 坚决 拒绝同行 第三次: 粮食多 拍拍 拒绝让粮 4、小红军为什么不骑陈庚的马?为什么拒绝与他同行?为什么拒绝他让出的青稞面?小红军到底想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小红军,当时是怎么想的,然后用上“(我)虽然……还是(不能)……因为……”的句式表达。 5想象要有依据,小红军筋疲力尽,小红军饿得发昏,你是从课文找到依据的吗?说说看。 6、已经累的走不动了,要是能骑会儿马,那该有多好;已经好几天是孤单一人了,要是有个伴那该有多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要是能吃上一口,那该有多好。可是,小红军在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拒绝了帮助,这又是为什么?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练习朗读 1、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请看要求: 先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用命令的口吻说”“倔强地说”“无可奈何”“轻轻地拍了拍”等词语的意思,读出相应得语气 再由同桌分角色朗读。 2、哪位同学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3、哪两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要读出相应的语气。 要指导评读,是不是读出了相应的语气。 评读时,相机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投影: 1、“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马走吧。” 2、“你要同我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 3、“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你快骑上马走吧” “那就比一比吧”“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都表示强烈感情,可是句末用的却不是感叹号,而是句号。朗读的时候,语调要上扬好,还是不上扬好?大家读一读,体会体会。 四、读懂“感动”,明白“倔强” 1、小红军瞒过了陈庚,陈庚骑上马走了,课文的后半部分,谁来读一读? 2、陈庚回头找到小红军,他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想一想,用上“陈庚全明白了:小红军说自己……其实……,说自己……其实……,小红军这也拒绝,那也拒绝,是……”等提示语说一说。 3、小结。课文的后半部分,表面上是在写陈庚,其实还是在写小红军。陈庚受的感动有多深,小红军的精神感人就有多深。 五、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板书设计> 13、倔强的小红军(读通读顺,体会思想) 听到 看到 想到 对 体力强 赛跑 拒绝让马 等同伴 坚决 拒绝同行 不拖累别人 话 粮食多 拍拍 拒绝送粮 第二课时 (略) 设计说明 一、体现“依目标定教,为达标而教” 二、关注言语形式,融合“对话”“训练” 1、言语形式教学,要体现三维目标 2、言语形式教学,要引导体验之思 3、言语形式教学,要引导学习表达 资料提供者:陈德亮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