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大量读写,快速作文”教学(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谈谈小学“大量读写,快速作文”教学 “大量读写,快速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言语交际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时效观念,让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吸收、处理信息的能力,以下是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一、大量阅读是快速作文的坚实基础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可见,阅读量对写作的影响是直接的,阅读量越多,对写作的影响也越大。“大量读写,快速作文”教学的根基恰恰是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没有大量阅读,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徒有想象而已。 (一)大阅读课的落实 每周连续三节课连排的大阅读课,雷打不动,第一、第二节为自由读,但不是无目的的自由,教师一要上好课外阅读辅导课:如读物推荐、读法指导、读后叙述、交流评论,二是要与课内阅读训练重点配合好,定下必要的要求,当然大阅读首先必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所以要求不能过多过死,否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下面举例说明: 读物推荐 读法指导 读后叙述 交流评论 “必要”的要求 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科幻故事、童话、寓言、科普作品等。 目录启读法、目标导读法、搜寻资料法、摘抄法、归纳法、感想法等。 谈天说地(个人叙述)、小组叙述、全班叙述、开故事会等。 心得交流、笔记交流、生生评论、师生评论、教师评论等。 当课内阅读训练为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时,大阅读课则强化阅读后的归纳训练等。 第三节课做读书笔记,指导各类读书笔记的做法。(具体见下文) (二)大阅读课的延伸 大阅读课带来的魅力正如该班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下的:我吃饭的时候拿着书,走路的时候拿着书,甚至连睡觉也要把书放在枕边,妈妈说我快成“书虫”了。的确,书是我的精神食粮,我一刻也离不了书了。写得多好,实验实施不到一个月,全班80%的同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在课外(国家规定的教学时间之外)投入到阅读中去,并且“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做读书笔记),这里的量是无法估计的,这种大量完全是自觉自愿的,与“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毫不相干。 (三)阅读与活动 当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觉行为时,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内化的过程必将要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达成愉悦和成就感,而作为外在形式的丰富多样的载体,如读书笔记、手抄报、摘抄、谈天说地、故事会、知识竞赛等又会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大量地吸收、内化。请看下表: 1998.10~1999.1 1999.3~1999.6 总阅读量(万) 40~60 35~55 读书笔记(万) 1.5~2.5 1.2~2.3 手抄报(张) 18 15 谈天说地(次) 74 5 抄写片断(个) 70 5 知识竞赛(次) 2 2 (四)激励 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尽情遨游书海时,当学生记下琳琅满目的笔记时,当五彩缤纷的手抄报呈现在你的面前时,当他们在讲台前侃侃而谈、在竞赛中龙腾虎跃时,笔者没有忘记激励,设立了“读书笔记优秀奖”“读书笔记进步奖”“谈天说地能手”“优秀手抄报员”“小书迷”“小博士”“小科学家”等等奖项,每学期人均获奖8次,最少的也获奖2次。健全的激励制度是增强学生信心和勇气的源泉,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美妙的情感因素。 大量阅读产生了巨大的效应:(1)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该班学生作文中常见来自课外阅读的词汇、句式和修辞等。(2)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思维材料。“文成于思”,思源于学,学生凭借一系列的阅读材料,会不断地进行思考,从而使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独立性、深刻性得到加强和发展,使认识水平不断提高。(3)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学生作文的大部分材料来自阅读,如《书,我的好朋友》《我所敬佩的一位伟人》《当国旗升起来的时候》以及一些读后感等。(4)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知识。如怎样开头、结尾,怎样组织材料、确定详略,怎样过渡、照应等作文知识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大量阅读。(5)为作文积累了健康的人文情感。往往一本好书,使一个人的生命从此放出光彩。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学生的认识逐步提高,思想逐步深刻,情感逐步升华,他们从名人名言中悟出人生的真谛,从童话寓言里辨别真善美假丑恶,从科学家的经历中寻求成功的秘诀。从此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比拟的。 二、大量练笔是快速作文的有力保证 读了不会应用,等于不读。作文就是要把自己所读的各篇文章中的笔法取出来,写成文章。倘使不读,那是决计不会做的。倘使读了而不练作文,就等于不读。这样看来,读写有连带的关系,所以应该兼顾并重。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同时,练笔是绝不能少的。下表是该班实验以来写作量的一个初步统计。 1998.10~1999.1 1999.2~1999.6 阅读作文(次) 12 15 写人作文(次) 11 18 记事作文(次) 6 18 活动作文(次) 7 6 写景状物(次) 4 5 作文总篇数(次) 40 52 片断描写(次) 32 96 练笔总字数(万) 1.8~2.4 2.8~3.9 (注:这里的阅读作文包括感想型、评价型、创造型的读书笔记和以阅读材料作为习作内容的作文,如:《我爱大阅读课》《自古英雄出少年》等)。 以上的数据近乎超量,但学生没有感觉写的重负和压力,反而越写越爱写,越写越会写,具体做法如下。 (一)练笔与大阅读课相结合 1.做好读书笔记(设有专用本)。 读书笔记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摘抄型。摘抄名言警句、优美片断、自然科学知识等。这虽不算作文,但是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材料。 (2)归纳型(提纲型)。写出文章的要点或故事的梗概。它是分析与综合思维形式的具体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的能力。 (3)感想型。即读后感,表达方式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它具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交叉使用的特点,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5)创造型。即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情节和线索,经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新情节、新故事,比如,扩写、续写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具体安排见下表: 1998.10~1999.1 1999.2~1999.6 摘抄型(次) 22 15 归纳型(次) 6 6 感想型(次) 3 5 评价型(次) 2 4 创造型(次) 1 2 总次数 34 32 2.充分利用阅读时积累的作文材料和写作知识作文。 如学生阅读了《上下五千年》,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史实,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有生动形象的人物,有恢宏壮大的场面,有具体感人的细节等,当这些在学生的脑中还存有鲜活的印象时,可命题:《我最钦佩的历史人物》《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个传说给我的启示》等,这无疑是一次记事、写人、场面、细节描写的直接迁移的练笔。又如,写《当国旗升起来的时候》,在指导观看升国旗仪式的基础上,指导阅读《上下五千年》《中国革命烈士的故事》《当代科学家的故事》《行进中的中华民族》等等,有了丰富的作文材料,加上合理运用(指导如何由场面到联想的过渡,如何抒情等),这篇作文自然会纵横古今、浮想联翩、感情激荡,变得充实、生动起来。 3.利用由阅读活动带来自身体验的材料作文。 如《我和阅览室》《我爱大阅读》《我爱办小报》《读书笔记与我》《我喜欢谈天说地》《教学实验开始以后……》等等,有了切身的经历,这些作文便会十分顺畅地从学生的笔端写出。 (二)练笔与语文课相结合 由于将“自由读写”纳入课内,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应减少,因此语文课的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笔者的思路是: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读中学写,举一反三。 1.优化课堂教学。 (1)以导为主。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不少于20分钟。 (2)以读为主。字、词、句、点(标点)教学步步落实,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按课后习题要求课课达标。 (3)以学生为主。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争取每堂课都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学有余味。 2.挖掘教材中“写”的因素,迁移运用。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要实现两个回合,一个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一个是掌握思想内容是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这第二个回合即是挖掘“写”的因素的过程。所以,要使练笔真正与阅读课融为一体,就必须对教材有全面的、正确的分析和处理,甚至进行二度创作,做到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活动、场面描写等随着课文的教学有个统筹的安排。 以第九册的写人作文为例:教材的要求只两次,分别是第五单元《我熟悉的人》和第八单元《我的老师》。第五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人物的言行反映人物的特点。第八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分辨文章的详略。其余各单元的阅读和作文训练均与写人作文无大关系。但仔细挖掘,会别有洞天。第一单元两篇课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通过孙悟空具体的言行写出其疾恶如仇、机智勇敢的性格。第二单元的《狼牙山五壮士》的“五壮士”的形象塑造,主要通过他们的行动揭示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草船借箭》则随着事态的发展、细节的描写,人物的性格才得以完整体现。第三单元的《再见了,亲人》的他人转述法,第四单元的《秦始皇兵马俑》的肖像、联想描写。第五单元的《忆铁人》《“我是你的儿子”》……只要用心,就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那么写作的安排就“见缝插针”,反复训练《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的同学》《我的老师》……直到快速作文《我的××》。每一次训练都有不同的要求(如选材、开头、结尾、安排材料、言行描写等不尽相同),也就有不同的收获,写人作文通过一学期这样活学活用的训练,水平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3.重视读写结合时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 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实现由读到写这个作文过程的桥梁,忽视了它,表达无从下手,所以这也是解决学生作文描写不具体的重要途径。如,教学《桂林山水》时,仿造写水的段式来写罗东花园的景色。学生的脑中一定要有罗东花园的优美景色的印象,那河、那花、那树……教学《飞夺泸定桥》的“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这段文字时,要求写一体育运动片段,用上5~7个动词。那么学生的脑中就要有跑步、跳高、跳远、扔铅球等体育运动的场面,还要有切身的体验。所以,在每一次习作时,事先都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储备情况。久而久之,不仅“读中学写”落到实处,还培养了学生乐于观察生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 (三)练笔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无法替代学生的生活,更无法窥视每个学生每天的生活,怎样使学生的生活在他们的笔端流淌呢那就要训练学生的一双慧眼,使其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捕捉素材。我的做法有两点:一是写题材日记或观察片段;二是反馈及时,表扬得当。每日选取生活中小、真、新的事,写成短小的题材日记,课上检查,肯定优秀的,鼓励不足的,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信息库。观察片段是指选取生活中你认为有内容可写的一个片段,可以是一段对话、一幅肖像描写、一个活动场面、一个生活细节等等,要求写得真实、细腻、生动。优秀的片段描写挂着老师的大红“优”字在学生中间流传阅览,这种无声的表扬激励着学生更加用心地观察自己身边的一切。 (四)练笔与指导相结合 目前常见的作文教学现象是教师只抓两头:“作前指导”和“作后批改”,两头若抓得好,也无可厚非,但是,“作前指导”变成定框架,作后批改无效益,而且教师对作文的过程不闻不问,每一步都没有做到位,这是学生作文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学生不知道作文的程序怎样,不懂哪些环节重要,要详写,每次作文只按照已有习惯,马马虎虎走过场,一次作文并无多少进步。所以笔者以为教师要参与指导学生作文的每个环节。如:指导选材,而后立意、试写,如何吸取佳作的优点修改自己的作文等。有的阅读作文可先教给一些模式:如写读后感:何时何地看了一本什么书,心情如何,书的大概内容,最感动的是哪里,联系自己的生活……又如,写《当国旗升起来的时候》,升国旗仪式的场面描写,瞻仰国旗时的心情,联想到的人和事,抒情……模式的积累亦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讲评作文宜粗不宜细,注意抓典型。典型的佳作提倡模仿、学习,典型的缺点也应显示出来共同评批、修改,以杜绝作文中大毛病的发生。当然,每个学生个性不同,能力不同,认识水平不同,所以对其作文的批改也不能单一化,“批”要“精”,讲究因材施教,“改”要“放”,提倡放手自改。 三、快速作文,水到渠成 有了以上这样的大量阅读和大量练笔,以及它们之间巧妙地交融、渗透、整合,只需稍加“点拨”,快速作文便水到渠成。即教给“三快”法。 (一)审题要严 方法是“读、嚼、定、想、看”。“读”,就是认认真真地读题目,读出题目的重音。“嚼”,就是咬文嚼字,细细琢磨题目中的每一个词,嚼出“题眼”——题目中的中心词。“定”,就是看题目,哪些要求在题目中定下来了,哪些还没有。“想”,根据题目要求想开去,围绕中心想想哪个材料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看”,题目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具体要求,这点决不能疏忽。 (二)构思、表达要快 方法是快速打好腹稿(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如何安排、什么地方可以一笔带过、哪些地方要重点突出等等),边想边写,注意结构形式和书写快速认真,一气呵成。训练学生快速构思要注意:(1)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2)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先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写什么,为什么写,再引导思考按什么顺序写,重点写什么,可以运用哪些方法。(3)帮助学生克服下笔后可能出现的毛病。 (三)修改要快 一读,看看是否切合题意,是否有中心、有条理;二读,是否文从字顺,用词是否准确、恰当,有无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 平常作文写前命题,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60分钟,而快速作文当场命题,40分钟以内成文。在实验中,该班学生人均练过87篇作文,其中快速作文12次,基本上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表达、修改。由此可见,快速作文成功的秘诀还是大量读写,学生的作文实践也因此实现了一个由积累到习作、由慢到快、由量变到质变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作文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此外,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这是1962年4月10日叶圣陶在《文汇报》第二版上发表的题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分析阅读对写作的作用的一段话。1964年10月,他又在《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读写关系:“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地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所以说这个实验有着坚实的心理学等理论依据,有其教育科学规律可循。 “读写结合”是该实验的核心,“大量读写”是贯穿始终的主脉。课内读写和课外读写相结合,课内读写抓好审题、组材、立意、谋篇、表达五个环节,重在“读中学写”,带有模仿性质,近期效益突出。课外读写则是切实加强积累词语、掌握作文知识和丰富作文材料这三个方面,是大环境中的读写结合,不急功近利,追求全面素质的提高。课内的读与课外的读相结合,课内指导课外,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课内的写与课外的写相结合,读书笔记可以把课外阅读中吸收的营养转化为作文的语言、材料等,体现作文的训练过程。因此,对作文有“营根固本”的作用。总之,它们相辅相成,形成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情感的大语文教育氛围。 在这个氛围中,兴趣始终起着重要作用。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能使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将主动的、愉快的、高效的自由读写。实验前该班学生把阅读列为第一兴趣的占20%,实验后达90%;对作文感兴趣的实验前仅占4%,实验后达86%,并在全班的努力下编印了一本五万余字的五(9)班习作集——《童年,一个五彩的梦》。他们对阅读有兴趣、对作文有兴趣、对生活有兴趣、对万事万物充满了兴趣,充满了积极探索的强烈欲望。可以说,实验过程使学生本该有的纯真、好奇、聪颖和创造力得以尽情地发挥、展示。由兴趣而演变为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的热爱,由热爱而生体察、感悟、抒怀。这些积极、健康、高尚的人文情感,不正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吗!我们刚刚跨入新世纪,“减负提质”迎面而来。“大量读写”与“负担”并不矛盾,因为这种“大量读写,快速作文”是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不仅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且还是“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 作文贵在积累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与学生谈写作 同学们都想自己有一支生花妙笔,都想写好作文,可是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要写好作文,首先需要积累。我们知道:没有存储就没有支取,没有积累就没有表达运用。作文是一种表达运用,作文贵在积累。 写作中的“积累”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读书积累(包括语言积累和思想积累) 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会读书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学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写作文更是如此。如果只读课本上的文章,不读课外书,或是阅读量太少,那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只有广泛地阅读各类书籍,特别是多读那些经历了时间荡涤的“永恒之书”(指那些经典著作),做到“有关家国书常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增长我们的知识,扩大我们的眼界,充实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增强我们的人文积淀。陶冶我们的情操,升华我们的生命,为我们日后的发展储备强大的能源。同学们可以通过大声朗读和默读等形式来培养语感,用心体会,用心感悟,用心思考。书读多了,读通了,语感增强了,那么,语句也会写通顺了,作文也会慢慢写好了。不读书的人是写不出好作文的,也是没有后劲的。 生活积累(包括学会做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写作之源,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同学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多参与,多经历,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为自己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以丰富自身的生活阅历。不仅如此,还要学做人,做一个真善美的人,多关爱,多思考,多体验,多创造,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你关心的事情多,经历的事情多,思考的问题多,就有东西写了,这就解决了同学们平时写作文最感头痛的“无话可写”的问题。你有美好的心灵,有高尚的情操,有深刻的思想,你是一个真善美的人,写起文章来自然就有品位,有思想,有个性。那些写出了自己经历的生活,写出了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真诚关爱的作文就是好作文。一个生活单调贫乏又不关心他人的人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 感受积累(包括感情积累) 与生活积累紧密联系是感受积累,你经历的生活多,感受也自然会多。但感受的积累不仅仅是从生活中自然获得,而且要有意识地让自己体验各种感受,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些人生百味要去体验,悲欢离合、冷暖炎凉这些人情世态要去感受。有时要意识让自己去吃苦,去经受挫折,去体验磨难,还可以从阅读和看电视电影中去感受体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以此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美化我们的心灵,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磨炼坚毅顽强的意志。“知多世事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一个胸怀宽广目光远大的人,一个感情丰富而又深厚的人,写出的文章才会有动人心弦、催人奋发的力量。 以上谈的是作文中的“三个积累”,不少同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但也有一些同学不注意积累或只注意了从以上 某些方面去积累,这是不够的,最好是三个方面都同时去积累。你积累的东西多了,写好作文就有了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 ,也为你的生命发展奠定了基石。 资料提供者:黄若云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