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家中庸之道释疑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走向(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内容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阅读教学开始呈现出一种新旧理念相互碰撞乃至动荡的状态,本文借助对名师经典课例的理性剖析,认同了这种现状存在背后的价值,即折射出阅读教学应该走中庸之道。并进而认为,从“多元与一元”、“个性与方向”、“规范与创新”、“完美与朴实”这几个因素去把握当前的阅读教学,则最终会促使其走向一种平衡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名师课堂 中庸 改革走向 说到语文教学,多少年来我们摸爬滚打流派纷争,一直处于一种飘摇不定的状态:从八十年代过于强调思想性到九十年代初提出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再到工具性、人文性之争,这种摇摆致使语文教学始终陷于混沌的泥沼而无法清晰起来。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和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语文教学随之绽放朵朵奇葩,一场场观点鲜明的争论,一堂堂充满诗意的课堂,一个个催人思考的案例,让我们又一次为语文这棵生命之树喝彩。但问题依然存在,过去较多关注了工具性而淡化了人文性,现在强调了“人文的感悟”又忽略了“语文的感悟”;过去只注意文本的解读,忽略课程资源的开发,现在重视了资源开发,文本又被轻视;过去过分重视教师主导忽略学生主体,而今盲目扩大学生的作用……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语文的天空似乎总被笼着一层灰纱而处在尴尬的境地。 基于此,下文设想借助当前新生代名师的一些经典课例,来阐释小学阅读教学如何走中庸之道。 一、文本理解:把握好“多元”与“一元”的关系 在不同的人眼里,叶可以“悲秋”也可以是“舞蹈”;紫可以是“神秘”也可以是“诱惑”;山可以代表“伟岸”也可以象征“凶险”,这就是多元世界。多元的世界是精彩而刺激的,但多元的世界中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叶不会因为“悲秋”而成为秋,雪不会因为“纯洁”而成为水。所以,我们看见下雨时不会说下雪了,我们看见落叶了不会说抽芽,因为多彩的事物自有规律,这种规律就是事物本身的一元性。“多元”与“一元”都是客观存在,都是我们应该尊重的。 经典案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揭题导入——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 师:我们读这个课题,要突出英雄人物该怎么读? 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突出“董存瑞”) 师:突出事件该怎么读? 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突出“炸暗堡”) 师:突出人物精神该怎么读? 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突出“舍身”)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说突出怀念、敬仰、敬佩的心情的读法) 师(总结):这就是品读,像喝茶一样,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读书也是一样,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感悟,产生多种不同的情感。你们读课题有不同感受,四个人读出了四种感受,全班50多人能读出50多种感受来,老师尊重你们每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理性剖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正是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以其尊重学生的横向水平差异而被认可推广。在上述思想指导下,我们的教师便总想在课堂上有所体现,或挖掘教材中的多元因素,或干脆创设一个多元情境,这些自然都无可厚非。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在强调多元的时候是否就否定一元了呢?我们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时候,是否就可以唯学生是听了呢?难怪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尊重得没了自己,尊重得不敢说话。尤其是公开课上,似乎不设计几个这样的练习就不是语文课似的,所以“掘课三尺”最后也只是“虚张声势”。 上述案例,是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公开教学的片段,以其经典具有启示意义被刊登在2004年《小学语文教师》第十期上,点评者认为该设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多元理解课题,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而我则不以为然。语文教学的确需要学生敏锐的思维,鲜活的思想,甚至是对一个课题都要读出多种感悟的精神。但就弘扬上述片段就极具讽刺意味了,我们暂且不问这些感悟是不是学生自主发现的,单说这样的多元解读是否必要,教师完全可以自己去读读体会,如此拿腔拿调,语感在哪儿,语文味又在哪儿?这纯粹是做出来的朗读,因为做作,所以自然破坏了文章的庄严和神圣。于是我们悲哀地发现,课堂上,我们的孩子学得连话都不敢说也不会说了。记得有位语文专家这样说语文:语文素养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靠“熏”出来的。这种熏陶应该就含着阅读者对文本的敏锐感受,这种感受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是长期积淀极其自然的。 其实,大凡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谁也不会将一个《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读成那么多种味道,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引导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一,教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都加以肯定和支持,而这种肯定和支持恰恰是背离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的,那么文本就因架空仅成为学生发挥的工具,本身的人文内涵失却了,长期以往便会造成学生阅读的随意性,语文素养的形成就无从说起了;其二,这种教学作为一种宣传,对语文教师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如果我们只关注表面,而不注意其内在,那么就变得只要能促学生想,想自己所想,只要能促学生说,说自己想说,就应该弘扬,这种不问根源盲目追崇的风气对语文教学带来的弊端是无法言说的,更何况执教的是特级教师。 说到这里,我倒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教师的设计,而是强调多元和一元的辨证统一:无论你企图使多元的一元化,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还是使本该一元的多元化,那都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也许上述课题导入在初读课文后再设一问:现在你会怎样读这个课题?相信会既保护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同时也尊重了文本的内涵,还不会因为前面的试读课题影响对全文的整体情感把握。 二、阅读价值:把握好“个性”与“方向” 的统一 “没有个性”、“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孩子是令人沮丧的,“目中无人”、“大胆放肆”、“惟我独尊”的孩子同样是令人担忧的,这是一把需要平衡的尺子,这个尺子的灵活摆放拓展着个性;这是一把尺子又指引着方向,两者必须相互依存又不矛盾,但可惜的是教师拿尺子的手总要迷失方向。 经典案例——《威尼斯的小艇》的课前谈话——省教坛新秀虞大明老师 师:今天台下坐了许多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听课的老师,我们想办法在上课之前让老师们为我们鼓8次掌,好吗? 生:好! 师:会说吗,需要老师示范一下吗? 师:老师们好!(热烈的掌声) 生1:各位老师,大家好!(掌声,但减弱) 生2:各位老师辛苦了!(掌声,更弱) 师:你们能不能不学老师,咱们电视里不是看见过掌声有一个指数的吗,最高达到10,你们谁能让自己达到10? 生3:今天,台下坐着的老师女的都是靓妹,男的都是俊男!(掌声雷动,台下喧哗,生满足地坐下) 师(笑):好,达到10,接下来看有没有人能达到11的? 生纷纷举手,极尽美言博采,但再没有掀起高潮。 理性剖析—— 虞大明老师可谓久经沙场,上述《威尼斯的小艇》的课前谈话中,他那“只有具备快乐的心情才能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中去”的理念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实,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一种人人向往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正在形成,就虞老师的课前谈话妙就妙在两点:第一,他读懂了学生的心情。学生现在紧张、迷惘需要释放,需要“解负”,虞老师就创设这样的说话情境,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忘了紧张,心情变得愉悦;第二,则要说到虞老师强烈的课程意识,作为一个优秀教师,他敏锐地捕捉到现场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语文资源,利用学生与下面观众的互动,既消除了紧张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石二鸟之举。 然推崇之余,我们还是需要静静思考:我们的课前谈话除了关注学生的情绪,除了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还应该关注什么呢?洪堡特说:“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有精神的语言才是有生命力的语言,有精神的语言,才能使学生变得更纯、更善、更美。新课标把语文的性质定位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无疑是对以往应试教育的一大冲击,但也因为“人文性”的难以操作,导致了许多教师在度把握上的偏颇。所以有的教师就会仅为了激发学生所谓的兴趣,教一年级的小朋友如何吹牛。 “台下的教师,男的都是俊男,女的都是靓妹。”教师颔首,台下掌声雷动,试问,我们肯定的是什么?是孩子的虚荣,是如何取悦别人,如何迎合他人的方法,是浮夸!那么语言的精神何在? 于是我们就要对教育作一些思考,教育不是学生来到学校,也不是教师上课,教育活动的核心就在于它的方向和目标,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应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教师只有建立对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深刻感悟,只有具备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高屋建瓴的洞察,对“一般人性”和“变化了的人性”的精致体认,对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关注,才能真正引导他们走向光明与真实的境界。我们目前的许多教育现象就如同一则寓言故事《天鹅、梭子鱼和虾》中所说,故事讲的是它们三者共同拉一艘小船,天鹅往天上飞,梭子鱼在水里拉,虾则往泥里钻,大家都很卖力,但船仍没有前进。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孩子、文本都非常卖力地熏陶,但结果呢,孩子发展缓慢甚至还滑向道德的死角。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甚至杞人忧天。“小树宜直也宜弯”,教师的正确评价是一个明显的价值导向,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开发、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而评价价值的忽略,在一节课上学生或许会懵懂,但三节四节甚至更多这样的课呢?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建构本是一种陶冶,他改造着儿童的意识与心灵,强化着主体的心理精神,而教师的言行举止无疑影响着孩子的积极建构。 对于课前谈话,还是看看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雪儿》吧: 师:(板书自己的名字薛法根)你们觉得这个名字怎样?尽情评头品足 生1:感到很拗口 生2:好象很生硬 生3:不太好听 …… (师接着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名字,体会名字中包含的期望、祝福、关爱) 师:(板书雪儿)那么看到这个名字呢? 生1:很美 生2:很纯洁 生3:很好听,很温柔 生4:我好象看见了一个纯洁可爱的小女孩 …… (接着,教师便告诉孩子雪儿其实是一只信鸽) 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薛老师的课前谈话看似不经意的聊天,实际上是暗示学生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关注生命,发现每一个生命的精彩与美丽,同时为接下来与主人公小鸟的精神交往作了铺垫。如此,谈话中的思维,谈话中的创造,谈话中的兴趣为文本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虞老师的谈话就显得有些遗憾。现在的很多公开课甚至是平时的课堂,尤其关注课前谈话,或典故或故事或幽默笑话,怎样乐就怎样导,也不论这种导入与下一个环节有无联系,更不管这种导入有无问题,名为“人文”实则是对语文的不负责任,对学生生命的不尊重。 著名科学家有“导弹之父”之称的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曾几何时,我们向往一种师生之间融洽相处情同父子的和谐氛围,而一旦这种深厚感情被逐渐重墨浓彩,硬币的科学一面又往往被忽略。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应赛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教得筋疲力尽,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想来接下来我们又将为繁荣的语文教学进行一场“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之战。 三、课堂创新:把握好“规范”与“创造”的融合 说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许会遭至许多的抨击,规范似乎总是套着冷冰冰的面具使人退避三舍。确实,过度强调规范会扼杀一个人的创造思维,但强调创造可以忽略规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规范是创新的根基,没有规范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没有创新只求规范,规范同样是没有生命力的。因而事物要发展,必须要和谐地处理规范与创新的关系。 经典案例——《走进崇文》习作指导片段 学生合作一:这是一节指导孩子介绍自己熟悉的崇文学校的习作指导课,课上老师先出示六组分别介绍学校的景物照,让孩子凭自己的喜好选定一副,为照片配解说词,然后请相同内容的孩子在一起合作成一篇解说词。 学生合作二:教师配上音乐,请六组的代表连读解说词成为“美丽崇文”的整体解说词。这时,先读的孩子文中出现了诸如“最吸引”、“最有趣”之类的话,六个人的文章中都出现了与前一个同伴重复的词句,教师均未加点评作以首肯。 经典案例——《威尼斯的小艇》合作片段回顾 师:小艇的作用除了书上写的,还可以干什么呢?(请孩子们写) 师:下面我请四人小组站起来读,一个连一个读,你们觉得缺少什么? (生纷纷说总司令) 师:是的,这个总司令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面 (接下来请合作小组汇报结果) 小组一: 小朋友和妈妈去游玩,妈妈带小朋友去上学,大人带着孩子上医院,大人带着孩子去游玩,小艇的作用真大呀!(师评价很好,这样就连成了一段话) 小组二: 老人乘坐小艇去买菜,妈妈乘坐小艇去买菜……(后来的小组大都这样说) 理性剖析—— 上述两个案例选自虞大明老师的两次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虞老师两次课堂中合作无疑是对以往常规合作形式的一种创新,无论是上述的习作课还是阅读课,这种新颖的合作形式让小组内部成员有了相互欣赏的机会,也让每个小组成员有了分享他人智慧和分享集体成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每个孩子在分享在欣赏的同时也在吸纳、修改、提升。 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形式的创意使得教师对规范失去了控制,两次课堂的合作过程中学生回答出现了明显的不规范甚至是错误,但教师不但未加指出,还对回答大加赞赏,这实在是出人意料。说实在的,合作学习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而今虞老师的合作极具创意,用得好不仅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提升新组合小组成员的水平作用是巨大的。事实上,课堂中学生的确兴趣盎然,但光不掩瑕,不管虞老师是忽略还是轻视,这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举措还是大大掩盖了创造性的光芒。说到底,小组合作只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形式,而在这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总分段的构段方式则是教学的内容,形式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当课堂只注意了鲜活的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时候,课堂就有了作秀表演之嫌。 当初虞老师是怎样为这个富有创意的设计定位的我们不得而知,但确实没有遵守规范却是事实。一个排比式的段落句与句间不可重复,不可包含是规范;阅读一篇文章并不是什么意义都可建构这也是规范。规范与创新并不矛盾。我们让孩子运用新颖的合作形式提升自己的话语水平同时也不排除教师对学生明显语病的矫正;我们激发孩子敞开心扉想象,也不排除对不着边际想象的纠正;我们坚信孩子的能力但也要承认孩子毕竟还是孩子。语文是诗意的,但这份诗意还是栖居在大地上,学生的自主建构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教学时忽略哪一方面都是一种失败。 四、教学语言:把握好“完美”与“朴实”的尺度 在小语界,不知道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怕就有孤陋寡闻之嫌,王崧舟老师就像一位教坛明星,不但迷倒了一大片学生,也为许多语文教师所倾倒。他的《小音乐家扬科》、《万里长城》、《小珊迪》、《草船借箭》等等,都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澎湃的激情、广博的人文素养令与课教师赞叹不已,于是归来模仿者有之,宣传者有之,崇拜者更有之,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深折服于王老师高尚的课品和人品,于是也常常徜徉于他的课堂,他的教案,久而久之,觉得王老师的课实在精彩,几近完美,以至于我们怎么学都无法学会,再后来发现有这样感受的教师大有人在。 为什么王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如此具象的课堂我们却怎么也无法预约精彩呢,这让我又一次走进王老师。 经典案例——《一夜的工作》 这是王老师在上海“新生代特级教师观摩课研讨会”上的展示课,两节课王老师大致分六个板块进行,可谓丝丝入扣,每个板块分别是这样切入的: 第一,出示宋小明的诗,请边读边体会,这首诗哪些地方让你有所触动; 第二,大声读课文,边读边用心思考,用一个词语概括,在你心目中总理的一夜是怎样的一夜; 第三,对于总理的一夜光有这样一点感受是不够的,让我们从那么多的感受中选择其中的某一点,再走近总理一夜看看,你是从什么地方,哪些文字,哪些句子当中再次深切地体会和理解的; 第四,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他在想什么?写下来; 第五,总理就是这样大小事情都要做得尽善尽美,所以在回来的路上——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在读的; 你们只看见了总理的一夜,为什么坚信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为什么如此感动? 另外,在进入每一个板块后,教师先后对三个地方进行了十余次的朗读训练,尤其在读同一片段的时候,教师总用充满激情的诗一般的语言进行引导,多处引导语还采取了排比的形式。 经典案例——《威尼斯的小艇》 师:(在研究题目后)大家放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来提问。 (学生读) 师:读完课文后,想跟大家说些什么?(把质疑的事忘了) (学生交流感受) 经典案例——《万里长城》 教师以法国总统布特朗、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总统克林顿游长城的事例为内容,串联成激情洋溢的排比句导课,接着在两节课中近十次出现教师激情澎湃的朗诵以引导学生朗读,尤其是结课也在教师满含激情的朗诵中结束。 理性剖析—— “教师设问多、煽情多、激情多;学生质疑少、感悟少、朗读少”是上述课堂的几个明显特点,走进这样的课堂,恍若进入一幕感人的舞台剧,但当帷幕拉下又深感舞台离自己尚有距离。 “教师不应该是教书匠,而应该成为一名研究者、艺术家。”新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的同时也对教师职业进行了重新定位,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于是我们的教师努力使自己在课堂上像个诗人,像个表演艺术家,或者像个主持人,王老师就是新时期优秀教师的代表,他的课堂就凭借着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凭借着自己对语文的独特感受,凭借一腔激情影响着学生,影响着周围的老师。王老师在课堂上就是能运筹帷幄,但关键也就在这里,王老师不是普通的老师,他就是主持人,主持人的气质,主持人的语言,主持人的敏锐,随时捕捉到于自己有用的信息,将学生的思维紧紧地扣在课堂当中。设想同样的环节如果发生在另外一个教师身上会出现怎么样的情形,教师的语言就是鱼钩上的诱饵,一步步地将学生引诱到自己的思路上,教师有条不紊地问,学生亦步亦趋地答,等待“尽入囊中”,名为引导实则对学生思想的“入侵”。 教师在课上稳稳的表现出一种自信,这种自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恰恰是对学生自由思想的压迫。在弗莱雷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认为教师的这种伪自主恰恰是教师权威的一种异化,教师预设中已经认定学生的思想是与自己有差距的,教师明显优于学生。在教师面前学生永远是受教育者;在学生面前,教师永远是教育者。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提高到自己的认识水平。课堂的表面光华背后掩藏着的是学生的思想制约: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生说得热热闹闹,学生拓展得又深又广,这一切的一切都受着一种思想的制约,这种思想就来自教师本身。所以教师激动你,使你没时间思考;教师引领你,使你忘记自己也可以有方向。 我们清楚地发现,在这样的课上听课者是不累的,因为主持的话太具有吸引力;在这样的课上,学生也是不累的,因为教师为我们掌握着方向,他们没有什么碰撞,只等待着教师拿着那火把将自己点燃;于是这样的课上最累的是教师,教师需要不露痕迹地表演,教师要组织诗意的语言在前面带路。 完美是我们的美好追求,但如果说教师引导天衣无缝那是完美的话,那教师要研究的不是学生,该去学习表演艺术。王老师的课很精彩,精彩在教师的语言很精彩;王老师的课很精彩,精彩在教师的预设很精彩;王老师的课很精彩,精彩在教师的设问很精彩。总之,王老师还有许多特级教师的课都很精彩,精彩因为教师很精彩。但语文教育为了什么?教育又是为了什么?我们希望因为教师的精彩所以学生更精彩,我们也希望教师因为学生而精彩,但好像很多时候,课堂一帆风顺,学生毫无旁逸斜出,当我们尚在惊疑为何几十人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的时候,掌声早就让我们义无返顾地记住了老师,因为教师比学生更出彩。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要给孩子一定的心理自由。他认为孩子是聪明的,在自由的玩耍中,他们能够发现许许多多观察事物的新角度;孩子是机智的,在自由的活动中,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事物巧妙地发生比附和关联;孩子更是想象的天才,在开放自由的环境里,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的事物,自然地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但关键是,我们真的给孩子自由了吗?时下,我们总用紧凑、环环相扣等来形容好课,我们的老师总是在上完这样的课后赞赏:这个班的孩子真聪明。言下之意是孩子配合得真好,这不就是“乖孩子的课堂”吗? 生活是多彩的,孩子是多样的,课堂更是动态变化的。语文的主 人是儿童,儿童的语文世界必须得到尊重。尊重儿童首先得尊重真实,真实的课堂既有收获又有遗憾,自然完美也许会给人一时的惊羡,但过后漫长的是遗憾。 语文,请留一份精彩给学生,也留一份遗憾给学生,这样的课堂虽朴实,但这样的课堂有真实,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促使我们的孩子主动去想去学去发展。语文不奢求完美,但“真实、朴实”我们必须把握。王崧舟只有一个,孩子却有千千万,为了孩子让我们的语文课向完美说再见! 月因为阴晴圆缺而充满神秘;天空因为昼夜更替而变化多端。这或许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精神——中庸。在中庸追求的是一种平衡,它的核心在于万物运行皆协调、流畅、有条不紊。譬如,我们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工具的基础上实现人文,在人文的基础上巩固工具当然最好,只要不偏执两端则都可以达到中庸。可见,中庸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很大波动范围的,这种波动内含着明确的方向,就语文教学来说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始终要把握的是一个“度”和“临界点”。 知道中庸,承认中庸,那么我们就会理解前文所述种种现象。名师也是人,也是平凡的人。尊重名师,但不盲从;学习名师,另辟蹊径也未尝不可。扬弃名师之举,这也应该是语文教育的中庸吧! 资料提供者:郑彩芬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