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课堂看课改(网友来稿)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直面课堂看课改

东北师大附小南校 闵海燕

一堂经典课让外国专家大惑不解。

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里听课。

大家坐定,教课的老师走进来了。

“现在开始让课。”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教师教态从容。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教师说:“今天要讲的就讲完了,同学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

铃声响了。

下课。

整堂课无懈可击。

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

同学们都很高兴。

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

外国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

“或许他们也很惊叹?等到了会议室再听他们的意见吧!”中方人员想。

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

我们问,为什么不理解。

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们都问住了。这问题反映的就是当今欧美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

欧美教育认为,当教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所以外国同行说,他们想看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他们只见教师不见学生,因而认为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西方教育认为: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要又说又动,说做并用。可以不举手大声质疑,可以跑到前面和教师辩论。

在我们中国,此种教育方式在中国无数课堂里反复呈现,从都市到乡村,甚至许多教师还达不到这位教师的水平。很多年以来我们都认为这是行之以久的很高水平的课,但就是这样的课,也要从根本上进行变革。

近两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导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正在向“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指导者的新型教学关系转变。

那么如何进行中国的新教育革命呢?

一、课程整合,大胆创新。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1、识字教学与计算机的整合。

在讲授语文课《小壁虎借尾巴》中,教师大胆地将本课的识字教学拿到了微机教室上。学生人手一台微机,并存有关于《小壁虎借尾巴》的课件(课文内容、识字游戏、关于小壁虎的资料)。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文并“排查”出不认识的生字。学生利用电子字典把不认识的生字标上音,同时可以看到这个字还可以组哪些词,每个词后面还配有相应的图片。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了比较抽象的内容。比课上仅靠教师点击出示课件,学生在下面看,效果要好。之后,教师巧妙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一类生字,并和同学们一起操纵鼠标,随文识字。同时,以读促讲,学过生字后要回到文中读一下出现这个字的话句子,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微机操纵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还可以自己查找电脑配备的资料。识字游戏将同学们带入一个“学中玩,玩中学”的境界。学生通过“找朋友”(给加点字注音)、“落地开花”(点击生字认对了,瓜就落到地上)、“手拉手”(连线组成一句话)等游戏,既达到了巩固生字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学生心情愉快,兴味盎然。

一堂识字与微机的整合课所代来的效果,远远高于教师在课堂上无休止地讲解,挂图出示。即便教师的语言再动听,也超越不了计算机带给孩子们的吸引力。

2、美术课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

美术课与电脑课向来是学生们喜爱的课程。如果将这两门课程整合在一起上,那么会是什么样子呢。有这样两位教师就上一节抽象图形与photoshop图片处理的整合课。首先是美术教师走到讲台前,出示了多幅抽象图形,问: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你还能想象到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抽象图形,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教师进一步引入“抽象图形”的概念。使学生知道,无论是什么线条构成的图形,什么样的颜色搭配,只要你能发现它独特的美就可以。那么,如何将这些图形画在电脑里呢?下面就由微机教师来讲解photoshop的具体应用,如何使用各种工具,画一些图形;如何运用色彩填充。学生上机实践,最后获得了自已满意的图形,并能够讲出所画的内容及独到的感受。一节多媒体与美术的整合课,既渗透了美术中的抽象思维又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photoshop的基础知识。两者结合,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3、体育课与音乐课的整合。

体育与音乐课有其共同之处,讲究韵律与节拍。如体育中的列队走,需要“121、121“的节奏,学生听到教师的口号就会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音乐课中的韵律“ΧΧ Χ ,ΧΧ Χ”学生拍着节奏,唱出美妙的歌曲。如果将音乐与体育课进行整合,抓出它们的共同点,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型呢?有幸听了一节“击鼓”与跳小绳的整合课。首先体育教师给同学们讲解跳小绳的基本要领,共有多少种跳法。之后,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人手一个小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节奏打出各种鼓点,击出美妙的音乐声音。练习之后,全班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负责击鼓,另一组随着所发出的鼓点,按照节奏跳小绳。先慢“Χ Χ Χ ”后快“ΧΧ Χ ΧΧ Χ”,还可以变花样跳“ΧΧ ΧΧ ΧΧΧΧ”。这种击鼓点所带来的美妙感受远远超过刺耳的哨声。学生听到沉闷的鼓点却能灵活地运用小绳跳出花样。既学会了音乐中的击鼓,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这样的课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二、校本科研,开发实践。

首先从校本科研的概念上来说,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领导、老师为教育科研的主体,以教育教学问题为科研的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规律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科研活动。”校本科研不仅是新课改的迫切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校本科研要具有针对性,毛主席曾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工作的方式是弹钢琴,可十面埋伏,但不能十面突击。”根据学生在学习及思想上所出现的问题,解决现实的问题,这样才具备实效性。上学期,在本校听了几节课,感受颇深。

1、歌词欣赏,贴近生活,明白道理。

本校的孙老师在霍懋征年会的展示课中上了一节《红旗飘飘》。这是根据现今比较流行的歌曲《红旗飘飘》的歌词改编的课文。首先教师出示了录像资料, “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奥运健儿刘翔在雅典奥运赛场上夺冠,中国女排获得奥运会冠军……”学生受到感染,激发爱国主义情结。继而导入本文的中心句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你是我的自豪。”之后,教师将课文分为四部分讲读,同时紧紧围绕本文的中心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看资料片,结合课文自已体悟, 爱国主义的情感逐步达到高潮。最后全文以学唱这首歌曲为终,学生的学习兴趣意犹未尽。整堂课,教师把握住了一条情感线索,使学生在学习歌词的同时,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2、课型创新,培养实践与表达能力。

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的思想插上翅膀。旧式教学讲求“知人论世”,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时先作者、再读文识字,但这种思维定势却不免使学生在熟悉文章时产生理解上的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定势或许会对学生理解课文产生负面影响。尽量避免“标签式教学”,语文教学理应是异彩纷呈。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对雷锋叔叔的事迹了解甚少,如果直接进行课文的学习,学生很难理解人们为什么在呼唤雷锋。于是,我将本课改编成两种课型,先上口语交际课,再上读文识字课。先留预习作业,让学生回家查找关于雷锋的相关资料,(如:资料介绍,图片,录像等)。当学生的资料收集工作已经完成后,我组织学生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给学生分组。如:“图片展示组”,“故事介绍组”,“影像组”。继而,我们召开一个“学习雷锋事迹会”,在会上,学生们广泛发言,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在班中交流,同时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文艺理论上有一句名言:“一万个人看《哈姆雷特》,便有一万个哈姆雷特”,雷锋,一个响亮的名字,不同的学生因自身了解的不同,其感受也就不同。此时,教师的角色从“传递者” 转化为“促进者”。之后,在讲读学文识字课时,学生们就更进一步体会到课文的内涵了。

3、一课多讲,利于教学,利于接受。

学生上课是否愉快是评定课堂教学好坏的标准之一, 所谓一课多讲就是上课的内容一样,年龄段一样,但形式方法不同,多位教师走上讲台,讲同一课,利于同一学科的教师相互学习,利于学生接受。

《大熊猫出国》是吉林省编实验教材中的一课,我有幸参加了一课多讲的实验。我组织学生在微机实验室上了一节计算机与识字教学的整合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操作计算机,利用电子软件学习本课的生字,读文,玩巩固生字的游戏,在电脑上书写本课的生字等等。另一位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的读文识字课,以大量的图片展示,采用看图识字,情景识字多种教学方式。第三位教师采用的是字理识字法。通过字的演变如: 。同时采用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对字意的了解,加强了记忆。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中国的教育需要新的理念作为指导,需要一批有创新意识的一线教师大胆实践,看看我们今天教育界的变化,相信不久的将来,新教育革命必会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资料提供者:闵海燕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