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学科(网友来稿)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浅谈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学科

吉林省通榆县同发中心校 王海婧

根据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的目标也由单一的重视分数转变为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上,老师们都想改变以往的单向信息交流的模式,力求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大信息,全开放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探索创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观念正是在这一大趋势、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教学中,整合后的语文课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明显的作用。

一、利用“课件”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要让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就必须培养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重要手段。由于信息技术可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我在教学《看雪》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展现“雪景”等课件,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由此提出学习任务,在学生心中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了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利用“动画”模拟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启迪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形象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材料,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思维向深层次发展。比如教学《一分钟》这一课时,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元元的行动”,渲染了课堂教学气氛,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这样学生学得高兴、学得轻松、觉得扎实,突破了教学重点,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思维高涨,创新意识得到了发展。又如在教学《酸的和甜的》的一课时,将葡萄架下经过的狐狸、小松鼠、小兔、小猴子等等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抽象教学为形象教学,化间断变化为连续变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突破了教学难点,发展了学生思维。

三、用“网页”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将课文的重、难点用几个问题来分解,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来解决。由于以小组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不同的任务,因此既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各组之间的竞争,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使教学效果大大优化。更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和使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素质的提升和素质结构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各种资源为辅助,学生完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爱好,创建自己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可以上网查询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资源,并共享资源,制作自己喜欢的学习网站,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同学共享。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技能,又增强了和他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资料提供者:王海峰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数学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
·中学语文视频
·语文试题下载
·数学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