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特殊生转化的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前言――牛顿不是经过几次教育就由一个顽童成为大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也不是天生的神童。在你要批评一个孩子时,别忘了,他的抽屉里也许还藏着一些更糟糕的“板凳”。

魏发家

循序渐进原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历来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在特殊生的转化工作中,是否遵循这一原则显得至关重要。

不良习惯的根除是一项艰苦的长期性的过程。几乎所有的所谓特殊生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一种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根除这种习惯也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否定在强烈的外部刺激下发生突变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强烈的外部刺激的副作用很可能造成学生心灵的永久伤害。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报刊上看到这样一些教育成功的案例:一些教师仅凭一两句言不由衷的称赞、一次苍白无力的激励和一个夸大其词的措施,就会是迷路的羔羊迷途知返,后进生转眼就成了优秀生。我不知道这些案例是否经过了“生花妙笔”的加工。众所周知,转化后进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怎么会如此容易呢?即使真如其所说,试问那些“一点就通”的学生又怎能算后进生呢?我不否认可能会有某某学生在老师的一番教育下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的例子,但是你千万不要因此而沾沾自喜,从而放松对他的要求。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个特殊生在老师的帮助和教育下做一件和几件好事并不罕见,问题是你一旦放松了警惕,不良习惯就会像野草一样,在你不知不觉中萌生。所以特殊生的转化过程是充满着反复和斗争的过程,在不断的反复和与反复做斗争的过程中,反复的周期越来越长,反复的程度越来越低,最终消灭反复。

在学生不断的反复面前丧失信心是不可取的,同样,急于求成,不顾循序渐进的原则,对特殊生求全责备也是不明智的。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看到学生的全面`而不是截取一个片段来作为评价的依据。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由一天违纪一次到一周违纪一次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应该提出表扬,并提出希望,学生会继续进步。如果教师急功近利,搞简单的“一刀切”,对这个学生提出批评,就很可能会使其丧失改好的信心。

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刚转来时经常跟同学打架,上课也不遵守纪律。后来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他有了较大的进步,打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和其他天下相比,他的违纪次数还是比较多的。在要不要评他为优秀少先队员的问题上,有的老师认为应该选他,也有的老师就认为他不够格。不同的主张实际上反映了老师们看待特殊生转化的不同角度,效果自然也就不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教师适时的鼓励和赞赏无疑会成帮助学生越过一个又一个台阶的动力。

牛顿不是经过几次教育就由一个顽童成为大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也不是天生的神童。我想对教育者们说:在你要批评一个孩子时,别忘了,他的抽屉里也许还藏着一些更糟糕的“板凳”。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数学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
·中学语文视频
·语文试题下载
·数学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