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师中心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孔春芳 教学目标: 1.学回本课10个生字和多音字“乐”;掌握课文中的不理解的新词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查字典据词定义说出词义”方法理解词语。 2.能给指定的课文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重点学会叹号,顿号的使用。能默写课文最后一句话。 3.能体验出作者在文章中表露的思想感情,能以欢快的感情朗读1.2.3自然段,能以自豪的语气背诵4.5.自然段。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 个生字和多音字“乐”,掌握第1.2.3自然段中的新词语 2.在通顺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能以欢快的感情朗读第1——3自然段,能回答课后问题,指导并熟记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名字和发射时间。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激发学习情趣。 1.放投影及“东方红”乐曲,说说看到了什么情景。 2.揭示课题,谈话说明: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及它当时在全国,全世界引起震动的场面。 二.汇报预习,分项交流学况。 1.朗读全文。 2.自学生字。 3.再度课文,找出全段中讲“人们在天安门广场看人造卫星”是哪几段? 三.积极阅读,学习课文1——3段。 1.自读1——3段,找一找这几段中,你认为最应该记住的,最让你感到激动的是哪些内容?还有你觉得不懂的词句。 2.按阅读关注问题反馈学习情况: 最应该记住的:1970年“五一”节;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通过无线电波发回了“东方红”乐曲。 说说:为什么这些内容特别应该记住? 说说读课文时,哪些地方让你感到特别激动? 讨论同学们提出的疑难问题的词句。 四.复习生字新词。 1.认读并说出10 个生字怎样记;分别按“乐”的不同读音组词。 2.书写生字,注意展现书写规律。 3.抄写第1——3段新词,选一二个造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豪的语气朗读,背诵第5自然段。能回答课后问题,了解我国20 多年来发射的人造卫星的简要情况,为我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而骄傲。 2.学会4——5段中的新词,能查字典据词确定带点字的意思,并说出词语的意思。 3.能默写课文最后一句话,能给两个句子加上标点符号,说出叹号和顿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朗读与考问:以欢快的心情朗读1——3自然段;有哪些重要内容必须记住? 导语入课:自从第1颗人造卫星上天到如今,20 多年过去了,这短短20 多年里,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什么发展—— 二.模仿上节课读书方法,自学4.5自然段。 三.反馈学情,交流学习信息。 1.读4.5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2.说出这两段中特别应该记住的内容是什么? 要记住:20 多年里发射了30 多颗卫星,其中有气象卫星,通讯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 14颗卫星还按预定的轨道返回地面。 我国航天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训练: 1.按回答的每一内容朗读有关句子。 2.体验:第4段末为什么用感叹号?作者感叹什么?读了这段课文你自己有什么感觉? 3.朗读:以自豪的语气朗读4.5自然段,并能背诵。 4.说说:查字典据词定义说出“其中,通讯,浩瀚,轨道,返回,航天科学技术”等词语的意思。 3.回答课文第2 个问题,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收拢总结,检验学习质量。 1.朗读全文:按1.2.3段朗读,4.5段背诵的方法进行训练。 2.归纳读法:学会了读书是要记住重要内容,并能通过口述,笔记把他们牢牢记在心上,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3.学生交流:对这篇课文学习还有什么意见或想法? 五.独立完成作业。 选读:你看,那儿就是我们村 教学目标: 1.能用拼音正确读出课文中生字,能查字典,确定带点字在词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为“我们村”日益繁荣昌盛而喜悦和自豪的感情。 3.感受我国农村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交谈揭题。 你家所在的村子有什么特别的标记吗?当有人问你:你们的村子在哪里?你一定会指着那个村子的标记对他说:“你看,那儿就是我们村”。 二.揭题读题。 三.自学课文生字词语。找出疑难问题。 四.阅读交流: 1.你认为小作者写“我们村”不同年代的不同标记是想说明什么? 2.怎样朗读每段课文,才能表达我们同小作者一样的感情思想? 3.课文什么分5个自然段写,说出每段中表示时间的词和人们指点村子的标记。 五.朗读: 评价:是否准确表达了我们和小作者一样为“村子”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资料提供者: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