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生命之谜(教师中心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崔坤祥 教学目标 1、认识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人类存在”的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 准备好教师和学生搜集的有关宇宙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得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那? 板书:宇宙生命之谜 二、明确学习的目标 1、请你根据再系的理解和你查阅到的资料;针对宇宙中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阐述自己的观点。 2、形成辩论双方,创设辩论氛围。 这节课我们要围绕宇宙中到底有没有生命,开一个辩论会。正方的观点是宇宙中除地球外还有生命,反方的观点是宇宙中除地球外没有生命存在。通过辩论开那一方能够胜利。 3、概括生命存在的条件 在辩论之前,我们先认真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概括一下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 (1)、温度在摄氏负五十度到摄氏一百五十度之间。 (2)、必要的水分。 (3)、适当成分的大气 三、准备辩论 1、个人自读 认真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在文中勾画,为辩论准备材料。 2、小组内交流 正方和反方各自在组内交流,可以列好发言提纲,并讨论和完善发言稿。 四、展开辩论 在辩论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依据课前的了解和资料为依据,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来的好奇心。 遨游:漫游;游历。 璀璨:本指珠玉等光彩夺目。这里指各种星球光亮耀眼。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恩赐:原指帝王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慷慨:不吝惜。 枯竭:用尽。 目睹:亲眼看到。 地质:地壳的成分和结构。 滥用:过度使用,没有节制。 四、参考资料 1.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水土流失严重。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7%。 沙化迅速发展。沙化土地已达到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5%。 水源污染明显加重。有42%的城市水源受到污染。 2.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 土地面积110位以后 耕地面积126位以后 草地面积76位以后 森林面积107位以后 .森林资源的危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外,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障农牧业生产、保存生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107位之后。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当中。1981年与1976年相比,全国林地面积减少了309万公顷。据调查,全国有23个省、区、市的森林面积是减少的,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西双版纳是我国一片比较完整的热带雨林区,生长着许多热带、亚热带植物和珍稀动物。由于不适当的开垦,平均每年毁林2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694%下降到1980年的26%。 五、作业 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继续讨论,寻找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先讲了------------------------ ------------------------------------------然后讲了--------------------------- ----------------------------------------,最后得出结论--------------------------------------------------------。 二、天体具备那些条件,才可以有生命存在? -------------------------------------------------------------------------------- ------------------------------------------------------------------------------ 剩余的时间同学们可以写作文,作文的题目是我来到了某某星球上 。也可以自己定题目。 资料提供者: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