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wlq 训练要求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能认真观察图画,了解动物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教育学生自觉保护青蛙和蝌蚪。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教学难点 课文中“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课时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 2、图文结合分析理解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表演激趣,引入新课 1、播放音乐,表演小品《小蝌蚪找妈妈》。 2、师问: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表演内容是什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带着这些贯串全文的问题,一边播放课文录音,一边教师画图。 三、讲读分析,理解内容 1、精要分析第一段。 (1)指导看图,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让学生图文对照,把看图与学文紧密结合起来,说出小蝌蚪的特点:“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贴画:长尾巴的小蝌蚪。) (3)词句训练:“快活”是什么意思?请将这个词跟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说一句话。 (4)小结:这一段主要讲小蝌蚪的样子。 2、重点讲读第二段。 (1)引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a、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板书:“过了几天”。贴画:长出后腿的蝌蚪)。 b、它们看见了什么?(贴画:鲤鱼)问了什么话?鲤鱼阿姨告诉了小蝌蚪什么? (2)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教小鲤鱼捕食,会产生什么想法和念头? (3)什么叫“迎上去?”小蝌蚪与鲤鱼阿姨面对面“游”过去,这叫“迎上去”。“迎上去”也表示小蝌蚪有礼貌。(板书:“迎”) (4)用“迎上去”说一句话。 (5)分角色朗读。 分组对读,男女生对读,指生对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段,简单讲读第五段。 2、表演青蛙的演变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2、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它们看见了什么?问了什么话?鲤鱼阿姨告诉了小蝌蚪什么? 二、指导自学,理解内容 1、指导自学第三段。 (1)默读课文,并思考后讨论回答问题: ①过了几天,小蝌蚪样子和颜色又有什么变化? ②小蝌蚪为什么把乌龟当做妈妈? ③乌龟告诉了小蝌蚪它们妈妈的哪两个特征? 2、指导自学第四段 (1)默读课文,思考后再讨论回答问题: ①过了几天,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② 它们来到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③青蛙妈妈对小蝌蚪说了什么?小青蛙是怎样跳到荷叶上的? 3、简单讲读分析第五段。 (1)齐读。 (2)看图,让学生观察小蝌蚪变化。提问: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小蝌蚪在变成青蛙的过程中,尾巴有什么变化? (3)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青蛙? (4)小结:青蛙主要吃田间害虫,据有关资料表明,一只青蛙每天大约能吃70只害虫,每年能吃2万多只,对农业有益。因此,称它为“农田卫士”。 三、配乐表演,突出重点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识记生字。 2、写字指导。 3、完成练习。 一、复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识记生字 1、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再读一读。 2、出示生词卡片,指生读,接火车读。 二、写字指导 1、学生自主选择生字,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谈谈发现了什么。 2、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蝌 姨 宽 嘴 鼓 3、学生练习书写。 四、完成练习 第四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写出表示颜色的词。 ( )兔 ( )山 ( )花 ( )叶 ( )云 ( )夜 三、填空。 ( )的池塘 捕( ) ( )的衣裳 找( ) ( )的肚皮 追( ) ( )的眼睛 迎( ) 四、按要求填空。 1、蝌蚪是什么样的? 小蝌蚪大 , 的身子,甩着 的尾巴,在 里游来游去。 2、青蛙是什么样的? 大青蛙 腿, 嘴巴, 对大眼睛,披着 ,露着 。 3、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小蝌蚪先长出 ,过了几天,长出 ,又过了几天, 变短了,就成了青蛙。 五、把下面的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1、欢迎 远方 热烈 人们 来 客人 的 2、捕食 池塘 小蝌蚪 一群 在 里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