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家庭教育配合(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徐庆华 许多事情做错了,可以总结经验重新来做,可孩子的成长期只有一次,也就是说只给我们一次机会。为此,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忽视,要尽可能将教育的失误降低到最低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题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 家庭教育配合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一生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综合作用,在三者关系中,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补充和配合作用。由于家庭是孩子性格、知识、能力形成的“第一加工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就显得犹为重要,那么如何做好新课程改革中的家庭教育工作呢?现作如下探讨: 一、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寒,必须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引导。孩子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家长应要求孩子先完成各科作业,再看电视和玩耍,并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内容和时间。孩子完成作业时,要求一定要专心认真,做到不分心,不走动,不拖拉,字迹规范工整,计算准确,力争一次性做对。作业完成后,必须交父母检查,实行检查签字过关制度,做到有错必纠,把听、说、读、写、计算、思维训练落实到实处,使孩子在指导中逐渐形成作业习惯。同时加强孩子各科的预习指导工作,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养成大胆质疑,运用多种方法释疑的好习惯。这样,通过半扶半放的引导,孩子就会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给孩子进行课外收集的方式方法 学生获得的知识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家长还应引导孩子进行广泛的课外收集,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以获取更加广博的知识。就可引导孩子通过走进社区,走进生活,走进图书馆,走进新华书店,走进网络等方式收集和课本内容相关、相近的知识,以达到学习一个知识点,学习一篇课文收获一大片知识的目的,逐渐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孩子知识储备。当然,要教给他们方法,使他们在收集过程中能事半功倍。如语文方面可以引导孩子收集作者简历和生平简介,收集作品的写作背景,收集作者其它各个时代、各个阶段的作品等。如数学方面可以引导孩子收集定理、定义的来源、出处;搜集数学家的故事;收集一些典型的数学巧算方法等。 三、 引导孩子在实践体验中明白知识的过程 儿童认识事物,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要多引导孩子动手操作和亲自实践,使他们在操作实践中建立直观映象,从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如语文方面可引导孩子当小记者、小主持、小导游、小诗人、小播音员、小编辑等社会角色进行生活实践,使他们明白承担这一社会职业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再如数学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动笔演示“8+7”有哪些算法?引导亲自实践“一个长方形桌面,砍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等问题。使他们在操作实践中懂得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实践,增强了直观体验,培养了孩子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就比直接说教效果好得多。 四、努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21世纪的主要特征,是人成才、成功的通行证。每一个社会生活中的人,只有不断创新学习、创新生活、创新工作,才能使自己在同龄人的强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孩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就显得特别重要。又特别是小学教育,是奠基工程,是孩子人生学业的起跑线,几乎每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小学教育这个起跑线上,毕竟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谁也不愿输,谁也输不起。那么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思 维能力呢? 1、引导孩子时时处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和分析,就能发现一些事物的不足之处和一些普遍的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和问题,反复思考论证,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制出新产品,设计出新方案,想出新思路,这就是创新思维。 2、运用多结果问题对孩子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多种多样。家长就应引导孩子想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了《司马光砸缸》一课,引导孩子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可救落进缸里的孩子?学了《跳水》一课,让孩子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救船长的儿子?再如:把48平均分有几种分法? 3、引导孩子学会克服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是学生思维的拦路虎,容易造成思维的错觉,使学生思维准确率降低。因此,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克服习惯性思维的训练。就可运用“脑筋急转弯问答”训练孩子思维的开放性和准确性,使孩子求异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 总之,做好新课程改革中的家庭教育配合工作,任重而道远,仅仅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还不足够,还应从引导孩子不畏老师、家长,大胆质疑,善于提问;引导孩子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等方面作不懈努力,才能配合学校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作者姓名:徐庆华 性 别:男 年 龄:35 工作单位:重庆市丰都县实验小学校 职 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职 务:班主任 作者邮箱: xqh_tongzhi@126.com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