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爱你没商量——《揠苗助长》案例评析(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案例 手机版 | ||||
句容市双语实验学校 刘长珍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慨叹:孩子学了多年的语文,可语文水平依旧不能如人意!于是改革前沿的语文教师,尽显其能,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途径。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永远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借用布鲁纳的一句话:“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是否爱你的语文课,是否爱语文是语文学习成败的关键。前一阶段听了我校一堂公开课《揠苗助长》内心感触颇深,借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听课前,知道公开课内容是《揠苗助长》后,心里暗叹:寓言故事能上出什么新意。可走进课堂,教师的开篇引语便像磁石一样地吸引了我,使我为之一振,于是和学生一起享受了一堂趣味十足的语文课。 一、课前猜心里 师:马上上课了,老师想施展一下看家本领:钻进你心里! (学生小眼睛好奇地看着老师) 师:看我猜!(板书)哈!今天有人听课! (学生微微笑,回头看看听课老师,很兴奋。) 师:(板书)唉!要到电教室就更好! (个别学生哈哈笑。) 师:看,猜到你心里去了。知道老师怎么想的吗?(板书)哼!你们就想看动画! (许多学生羞涩地看老师。) 师:看有人心里又在想:(板书)咦!你怎么知道? 师:(板书)嘿!我有绝招!啊?快说! (学生眼睛盯着老师,正等着老师教绝招呢!) 师:(板书)哈哈!不急!待会说! 猜学生的心里,挺有意思。一边猜一边板书出来更让学生欣喜。课堂上学生一个个睁着明亮的眼睛盯着老师,那眼神充满惊奇、充满激动、充满渴望!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谓独到、精心,它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令学生的心里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更可贵的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下面走进农夫的心里做了强有力的铺垫!农夫为什么会做出揠苗助长的事,体会农夫的心里,了解农夫的想法最为关键。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体会人物的心里却是学习中的难点,教师的这一设计使学生后面的学习水到渠成,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意想不到的“揠” 师:揠苗助长这个故事是否见过?在哪见过? 生:(一生激动地说)我见过,以前在电视上见过,还有我这本书上有(生举起一本课外书),名字叫拔苗助长,和揠苗助长是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揠苗助长又叫——生齐:拔苗助长!(师在揠苗助长旁板书:拔苗助长)从这里你知道揠的意思是——生答:拔(师板书) 师:有个问题我想不通,“拔”那么简单不用为什么要用“揠”呢?这个字多难写呀! 生:用“揠”要告诉我们,他的意思是拔。 生:用“揠”告诉我们拔苗助长还有个名字叫揠苗助长。 …… 师:同学们真会猜,对这个问题老师一直都想不明白,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查找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拔”指把物体连根拽。“揠”表示抽出植物的部分,不表示全部拔出。这样一比较,我知道“拔苗助长”这个成语不够准确,用“揠”才是最准确的。 语言文字是丰富而形象的,引导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的深入体悟之上的,如果教师浮光掠影看文字,也就不可能达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字的目的。在这里教师就“揠”和“拔”的区别上能够深入去思考,能够有自己独到的发现,独特的钻研,不得不令人佩服,令人感叹。什么是钻研教材,老师在这儿应该做了典范!教师不仅通过教学告诉学生“揠”和“拔”的区别,而且很科学的指出用“拔”代替“揠”是不恰当的,同时通过这一块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教师对待知识的严谨认真的态度。这不也蕴含着端正学习态度的教育吗?由此,我联想到前段时间在扬中听薛法根老师的一堂《爷爷的芦笛》,薛老师在字词教学中留给人的严谨认真的态度也一直震撼着我:“看老师写两个字,抬起手和老师一起写,看认真,看仔细,写在自己的心里。”薛老师半蹲下身子,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书写。老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都像这样以严谨认真来对待知识,学生收获的又岂止一二呀,况且两个字中都蕴含着这么有意思的知识!教师正以自己的实际做法引导学生领悟:语文知识是可爱的。 三、走进农夫的心里 师:刚才有同学说,读书要读出感情,我很赞同。那么知道怎样就能读出感情吗?就是要走进农夫的心里! 师:现在我就把我的绝招教给你们,那就是——察—言—观—色! 师:现在我们就来找找,哪些词可以让我们察言观色。读一读,画一画,好吗? 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集体交流,教师板书:巴望着 十分焦急 终于想出了办法 筋疲力尽) 师:静静的读这些词,想一想,这个农夫心里在想些什么?(教师贴出相应的农夫表情图) 生:我从巴望着猜想他的心里会想,苗啊苗啊,快快长吧! 生:我从十分焦急猜想他心里在想,苗啊苗啊,我已经陪你十几天了,你怎么一点也没有长呀,你真是急死我了! 生:我从十分焦急猜想他心里会想,我天天来看你,怎么看不到你长呀! 生:从终于想出了办法,我猜出农夫心里想,哎呀!我把他们往上拔一截不就长高了吗? 生;从筋疲力尽我猜想农夫心里想着,唉!真累呀!我都走不动路了! …… 这一版块的教学,老师把“绝招”教给了学生,谁不想学绝招呢?看,老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绝招,语言的绝招!这一“绝招”让学生学会了透过语言文字去察言观色,让学生学会了透过词语去猜测人物心里,让学生学会了自己解读语言文字。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老师的这一“绝招”中得到了训练,语文水平在这一“绝招”中提升。 四、给主人公起名 师:故事的主人公怎能没有名字呢?读读课文,思考一下,你想给他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好? (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生:急性子!因为他是个非常想得到结果的人! 生:急于求成!他想让他的禾苗在一瞬间长高! 生:雷厉风行!因为他一下子就想做得很快! 师:雷厉风行是讲做事的作风,在这里还是急于求成比较恰当! 生:欲速则不达! 生:贪吃嘴!他想让禾苗长得快些,早点吃到粮食。 生:不!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并非贪吃! 师:是呀他巴望禾苗长得快些有错吗?说他是贪吃嘴,这样对待农夫可不公平! 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生:等不及!禾苗不可能一天长好,他等不及! 师:他的急有什么错呢?他的急到底错在哪? 生:农夫异想天开,想禾苗一夜长高! 生:他错在方法上,他不知道禾苗的生长规律,所以闹得禾苗都枯死了! 师:你们真能干,读懂了课文,因为他急于求成,违反禾苗的生长规律,所以闹得是竹篮打水——(生接)一场空! “故事的主人公怎能没有名字!读读课文,思考一下,你想给他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好?”一语激起千层浪,给主人公起名,多么有意思的活动!于是学生根据故事内容便开始展示自己起名字的水平,一个个争先恐后。不过要想起到点子上,就得读懂课文,就得找准农夫的特点。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积极的阅读思维,学生们就能非常投入地走进课文,去阅读,去思考!这样的教学想让学生不喜欢也难!这样的教学真是充分展示语文课的无穷魅力! 五、知音相遇 师:可是农夫想不通,怎么办呢?我们来为他找个知音,劝劝他好吗?你觉得前面我们认识的谁可以做他的知音呢? 生:郑人! 师:好,让我们把郑人找来吧! (两生上前扮演郑人和农夫,教师叙述创设情境) “郑人”:哎!老兄!什么事让你这么愁眉苦脸呀? “农夫”:唉!真是倒霉呀!我辛苦劳动了一天,终于长高的禾苗竟然在一夜之间都枯死了,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 “郑人”:你是怎么让它们长高的呀? “农夫”:我把它们都往上拔高了一截呀,怎么会枯死呢?我实在想不明白。 “郑人”:哎呀,老兄,禾苗生长得扎根土壤才行,你这样做,它的根怎么往土里长呀,它当然会死了! “农夫”:老兄,原来是这样,扎根泥土越深才能长得越好呀!看我做的糊涂事哟! …… 认识农夫行为错误的原因,才能感悟寓言那深刻的寓意,这在学生来说也是最难体会的。教师此处的设计采用了曲径通幽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中思索,读懂故事,读懂文本,加深了学生对寓言故事内涵的体悟。同时更让学生享受了自我发现的乐趣。 整堂语文课,学生都学的饶有趣味。教师别出心裁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学会了读懂人物心里,学会了把握语言文字,学会了感悟寓言的寓意。这样的课堂学生学有趣味,学有所得。它必将会使语文教学更有效,必将得到学生的喜爱,也必将会使学生从心底发出感叹:语文课,爱你没商量! 2006-6-22 作者邮箱: liuchangz10@163.com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教学案例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