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之三(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四川省宣汉县教师进修学校 侯小青 邮编:63615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使读写结合在课内充分体现出来呢?我的方法是: 1、边读边悟,读中练笔。 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对于课文的写作方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所感悟。老师可选择其中某一空白处开始要求学生练笔。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故事,补充情节,抒发感想。 在学生练笔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写话或习作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自由地进行训练,字数一般不作限制,尽可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种写话练习是从课文内容入手,学生一般都会觉得有话可写。 2、读写结合,读中悟写。 阅读是写作训练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应该从写作训练的角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文是怎样遣词造句,是怎样表情达意,是怎样突出中心的。 以读促写、读中悟写、读写结合等方法,对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和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进行作文训练很有必要。 下面以我的教学实践具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这个重要话题。 例如:人教版第五册(P151)第31课《难忘的八个字》 选编这篇略读课文的意图之一是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挚、美好的情感,伦纳德老师对有裂唇的我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句话深深地感染了我,给了我生活的信心,使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充满爱心,也深深地感染了作为老师的我。 我对全班同学说:“我希望你们都是我的女儿。”学生高兴。 我又说:“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舍不得离开我的学生,舍不得离开我心爱的语文。这份情结,常常使我激动,常常使我热泪盈眶。”学生激动。 我又说:“但最使我感动的是当我读到伦纳德老师对有裂唇的‘我’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的时候。”我的声音已经明显颤抖,我的学生也人人从这颤抖的声音听出了我对他们的深情。 我接着说:“我爱我的学生,胜过爱我的子女;我教育我的学生,胜过教育我的子女。但是,每当我的学生考入新的学校时,我又十分失落。这种失落感,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学生兴奋。 我接着说:“是伦纳德老师的一句深情的话‘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说出了埋藏在我心底却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心声。”学生幸福。 最后我意味深长地说:“同学们,从此,我不再失落,因为我深知,为了学习离我远去的学生‘是我的女儿’;从此,我不再失落,因为我深知,为了工作离我远去的学生更‘是我的女儿’。”学生充满希望。 课后我鼓励学生为身边的残疾人做件好事,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体验帮助他人后的快乐,并把这件事写清楚,与同学分享帮助他人后的快乐,以及能把这件事情写清楚的快乐。 例如:人教版第六册(P3)第1课《放风筝》 选编这篇精读课文的意图之一是图文对照,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是教学的难点。本课是采用“总—分—总”的方法来写放风筝的。 课后我组织学生开展放风筝比赛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然后布置学生仿照课文第六自然段的写法,把自己放风筝的情景用一两段话写下来。 比一比谁能写得好,并规定凡是能写出放风筝的精彩片断的,并规定凡是能写出放风筝的精彩片断的,老师将专门安排时间陪着他放风筝,这一激励,使学生写作的兴趣十分高涨。你们说这样的作文会写不好吗? 例如:人教版第六册(P7)第2课《小足球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这篇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是按先总后分的方法来写的,第1自然段是总写,第2自然段是具体写场内小守门员的表情。第3至5自然段是具体写场外观众的反映。 全文没有一词一句直接描写比赛你拼我抢的场面,但是透过贯穿全文的小守门员、候补守门员、观众的动作、神态描写,可以想象出球场上精彩、激烈的一幕。利用体育课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小足球比赛。 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我安排全班学生: 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小练笔:描写《小小足球赛》,根据自己亲眼所见的本班球赛情景,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双方运动员积极拼抢的激烈比赛场面,以及同学们观看球赛的神态、动作写下来。 2、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参加球赛的运动员,可以让学生想象补充,并结合课文内容做小练笔。 3、采用直接描写赛场内小足球运动员的动作、神态的方法,来直接描写比赛时你拼我抢的场面。这种方法是课文中没有采用的,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得很精彩。 例如:人教版第六册(P35)第8课《一束鲜花》 这篇略读课文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先记叙“我”要去度假,却不愿顺路去看望母亲。再讲“我”记起母亲的生日,于是让花店老板代送鲜花给母亲。最后讲“我”发现在花店买鲜花的小男孩,原来是为去世的母亲送生日鲜花,心灵受到震撼,决定亲自给母亲送花。 这一心灵的震撼就是我们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是学生与课文共鸣的切入点,是情感共鸣的最佳切入点。只有抓住了这“心灵受到震撼”,才能教出这篇课文,只有这样才能教出真心、真情、真眼泪! 学生哭声一片,泪流一片,“老师不要再教了,老师我们太想自己的妈妈了,老师我们太想自己的亲人了。” 老师,我用真心教出了一片真情,呼唤出了学生最真诚的良知。老师,面对此情此景,我真的不忍心再教了,此时的我也是热泪盈眶。不能教,我就唱吧:“陈虹的《常回家看看》”此时已成为我与学生的共同弦律。 泪眼中,学生想起了长年在上海打工的妈妈、在广州务工的妈妈、在北京挣钱的妈妈、在区乡务农的妈妈,还有从未有见过面的妈妈(因难产去世)……“妈妈,妈妈——,妈——妈——” 一句深情的祝福、一张温暖的贺卡、一只带着呼唤的纸鸽、一幅充满母子情的图画……老师,面对此情此景,你会真切感受到真语文、真作文的教学魅力! 课文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小男孩对母亲的热爱以及“我”的情感变化。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过程中,感悟小男孩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受到孝敬父母的教育。 课后要求学生自己仔细观察、体会见到妈妈,并给妈妈送上鲜花等小礼物时的情景,自己会怎么说?妈妈的表情会怎样?可能会说什么?我要求学生亲身体会后再写,必须写出真情实感,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终于都能写出极具个性特点的作文来。 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处不在,“世上只有妈妈好”是他们共同的心声。当学生被真情感动时难道不能写出真情动人的作文吗? 作者邮箱: hugekey@126.com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