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应抓住“低、小、细、实”(网友来稿)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宋观学校 李羡林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已颁布18年了,要使这些文字条文变成学生的实际行动、自觉行为。为师者仅凭言教授道就能达到目的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教育的主导者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首先要制定出一套贴切学校、学生实际的系统方案,明确目标。更要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措施。我校在科研课题的研究中,经过潜心尝试、探索。发现并梳理出一丁点印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应抓住“低、小、细、实”。通过管理实践证明,学风、班风、校风趋于井然有序,良性循环,能取得较显著的效果。今天捧出,以示同仁——寻求成果的发展,完善课题的延伸、得到专家的迷津。

低:指对中小学生的要求起点要低。细化成标的,并没降低总目标的要求。符合教育学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又遵循了心理学的规律——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晕轮效应)。根据中小学生个体差异,认知水平低,道德情感浅薄,道德意志力脆弱的特点。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按低、中、高年级提出不同层级的要求,逐步消化。低、中段时暂时做不到的,只要能认识到就行了,切忌急于求成,随意拔高标准。这符合《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渐进性特点,又易于学生接受。在他们幼小的内心世界里有一种“期望效应”的经常性再现,时久空长,变他律为自律。点点滴滴认识“做人”之道,稳定态度与情感,增强主体意志力,最终形成个体的自觉行为目标。顺其自然之道,天然水到渠成。

小:指在学习生活中从小事做起。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在全程督导中,树立起一种坚定意念,小事不小,决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点点滴滴所有小的变化,量的积累自然产生质的飞跃,就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习惯的养成,小就不复存在。例如:在一日常规教化中,作业练习、眼保健操、课间体操之间在时间上有冲突时可否不做,教师决不放一次口。要求他们在学校有规律地学习生活。学风正了,班风就会朝着有序且渐进的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校风自然会呈现一派生气盎然的新气象。小不管则乱大规,所以,教师必须从一件件小事抓起。让学生的思想意识空间越开阔,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情感熏陶,意志力会更坚定,行为习惯会更自觉,习惯成自然。

细:指学生在日常行为的表现过程中,教师要事有巨细。对任何一件事情,教师理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艺术性。抓住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及时予以矫正和调控,使之自然和谐协调。如:布置学生做作业前,首先扫视一下课堂,示意该这么坐呀?从小学一年级起严格按正确的姿势长期训练,若有不规范的,教师亲自到座位上去一个一个的矫正,这一点不可轻心,低年级起就要长抓不懈。

实:指教教师在督导过程中务实、扎实、落实到实处,并讲求实际效果。系统方案、目标体系的实现关键在各项具体措施的执行情况,落实在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的表现之中。有序地落实好每一项子目标,方法、措施得当,变抽象条目为见得到,摸得着的能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学生易于接受。拓展课外延伸,通过“红领巾纪律卫生监督岗”等途径来洞察学生的情况。教师要天天有记载,周周有小结,发现有丁点的改正和闪光的表现,都要在多种不同场合下给予肯定,及时予以表扬、鼓励。这时,学生心里更踏实,达到生生间相互鞭策,相互促进。学生自我约束力渐渐增强的时候,此时,教育的促进者的内心才猛然为之一震,正是教育效果实实在在达到最佳之状态了。教师再次审视学生的过程,或多或少会看到自我不足的隐疾,会起到自我教化修身的意想不到的自省作用。

总之,“低、小、细、实”既讲究过程与方法的艺术,又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熏陶。中、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这4个字上真抓实干,坚持不懈。《规范》就能有序地得到贯彻、实施。中、小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言行的规范就能自然水到渠成。

作者邮箱: sglixianli@sina.com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数学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
·中学语文视频
·语文试题下载
·数学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