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1、了解中国近代史。 2、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27课,齐读课题。 二、新授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运用以前学过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① 左边的同学向右边同学说一说,右边同学相应地提意见和补充。 ②指名说课文主要内容,师适当给予指导。 过渡:毛泽东为中国人民事业已经失去了5位亲人,今天他又接到了这样一封电报:儿子牺牲了,他的心情十分悲痛。(消息)(悲痛) (二)体会悲痛 1、默读课文。从文中哪些句子体会到毛泽东的心情悲痛。用“――”划出。 A、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1) 从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调整词语体会到了那种悲痛的心情? (整整一天没说 一支又一支地吸 热了几遍 原封不动地放) (2)指名读,读出毛泽东此时的心情。 (3)全班齐读。 B、“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从这个句子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主席的心情是悲痛的? (岸英!岸英!按着 紧锁的眉头 喃喃) (2)带着自己的体会读。 (3)“紧锁的眉头”可以体会主席此时心情悲痛,主席为什么按着眉头?(可能是因为想儿子想得时间太久,可能是哭的,也可能、、、、、、) (4)全班再次带着体会读。 C、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1)、从这个句子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主席的心情是悲痛的? (2)、强忍着,如果主席现在不忍着,他会怎样?那么“仰起头”“望着”可以看出什么?这些举动都是对毛岸英的不舍得。这时主席的神态是什么样的?眷恋。 (3)指导朗读。强忍着心中那种悲痛来读。 D、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稿放在上面。 ( 1 )从这个句子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主席的心情是悲痛的? (2)“黯然的目光”谁可以来用这样的目光来看着大家。谁来说一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目光?这目光看着窗外,主席心里会想些什么? (3)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这一句话。 E、电文稿下是一片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如果把这句话改成这样:电文稿下是一片被泪水弄湿的枕巾。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带着理解去读。 过渡:一直顽强的伟大开国领袖,泪如泉涌,如此地悲痛。你用几个词来总体说一说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悲痛欲绝 痛不欲生 ) F 出示: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稿放在上面。电文稿下是一片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这是刚才我们找出来的表现毛主席心情悲痛的句子,自由读一读。 2、其中并没有用我们刚才说的那些表示悲痛的词语,可是处处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他那悲痛欲绝的心情,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方式,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呢!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里描写 表情描写) 3再朗读这部分。 过渡: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已经为中国人民先后失去五位亲人;曾经有过9个孩子,为了人民解放事业此时只剩2儿3女的毛泽东,作为父亲此时又失去一个儿子,这个打击是怎能承受得住的呢?然而他是父亲,也是主席,此时他面对一个抉择:把儿子的遗体运回祖国,还是把儿子留在朝鲜,永远见不到面,此时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三)体会矛盾。(学习七、八、九自然段) 1、指两名学生分别读写毛泽东心里的部分。此时毛泽东的心情是怎样的? 2、矛盾,是两个自我的斗争,现在,作为父亲的毛泽东与作为主席的毛泽东相互说服。主席选择了把儿子留在朝鲜,可是要在电报稿上签字时,主席怎么了? (踌躇) 什么是踌躇? (犹豫) 此时此刻,除了悲痛、矛盾,他的心情还是什么样的?(不敢相信这事是真的) (四) 感情升华,学以致用 1、练笔:作为主席的毛泽东选择把儿子埋藏在朝鲜,签字的时候他又踌躇了,经历了一夜的两个毛泽东的对决 出示: 这一夜里,毛主席做了些什么,最终是怎么举起千斤重的笔,把“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到电文稿上的呢?请你模仿本文中所用的写作方法,来写一写。 这一夜里,毛主席 2、师饱含深情地读学生小练笔。 (五)总结全文 1、毛泽东,是父亲,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毛泽东是父亲又主席,他深爱着自己的儿子,深爱着自己的国家。悲痛中,矛盾中,他选择了国家。这是一个平凡的毛泽东,这是一位伟大的主席。 2、让我们带着对烈士毛岸英的歌咏,带着对这位父亲的理解,带着对主席的钦佩,再来读这一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板书设计: 青 何 山 须 处 毛 父亲 消息 悲痛 平凡 马 27、处 泽 父亲 主席 抉择 矛盾 伟大 革 埋 东 裹 忠 尸 骨 还 资料提供者:郑明星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