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讨论走进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知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讨论还能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一、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

    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缺乏持久集中精神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科学设计40分钟,合理调剂听说读写,以消除学生疲劳厌倦之心理。在阅读教学中穿插讨论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竭力思索,畅所欲言,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昨天,这儿一座村庄》这首诗歌是写改革开放后的深圳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浅显易懂。教这首诗之前,我针对本县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改革开放后,我们青州市有了哪些变化?”学生便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新建的大道两旁如雨后春笋般地耸立了大楼……”“我爸做生意,买了汽车。”“我家买了别墅。”……整个教室热闹了,打破了串讲串问的沉闷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他们主动地进入了语文学习和语言思维的锻炼中。在充分的讨论中,学生已体会到了因为有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人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所以才有了深圳的变化。

     二、讨论,活跃了学生思维

    我在教学中常常运用讨论这一方式,让学生主动质疑,或老师提问,共同讨论。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马是吃草的动物,草地全是草,怎么课文中还说马是一匹瘦马?”初听这问题很简单,细一想这个问题又和红军过草地的困难紧密相连。于是我便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分四人一组讨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起,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过草地时大批人马已把能吃的草吃光了。”有的说:“草地到处是泥潭,有草的地方马不一定可以过去吃。”还有的说:“陈赓,小红军都很疲惫,经过长途跋涉,马也累了、瘦了。”……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又使学生更加了解红军过草地时非常艰难。对小红军为什么三番五次拒绝陈赓的帮助,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讨论,提高了表达能力

传统教学串问串答,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说,甚至有的学生一个学期都没有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感受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引进讨论,让每个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地表达,无疑是练习说话、增强胆量的好机会。我班有一位学生,一开口说话就脸红,有时老师一提问,人未开口眼泪就流出来了,弄得我也有点难为情。其实这位学生文笔还是很不错的,在一篇日记中她这样写道:“每次老师提问我都心惊肉跳,我是多么害怕老师点我的名……老师,请您告诉我该怎么办?”我找了一个时间和她谈心,指出造成这种情形最大的敌人是她自己内心的恐惧,自己吓自己。我让她试着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练习说话,大胆地说。在上课时我都格外地留意她。终于在一次上《可爱的草塘》这课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抓住草塘什么特点反映草塘美的?”这位女生大胆地站起来:“绿!”多不容易啊,同学们都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

    可见,讨论既能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能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资料提供者:国炳臣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数学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
·中学语文视频
·语文试题下载
·数学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