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河南省漯河市翟庄小学:郑小红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训练点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交流课前搜集的故事背景资料。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三、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 2. 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 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4. 再读故事,明晰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切入,直击冲突处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将相和”(师板书)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老师想知道你们在这次历史之旅中,“遇”到了哪些人,“碰”到了哪些事,对课文有了哪些简单了解? (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出故事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引领学生直面文意的冲突) 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中将相失和的原因所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直接叙述将相失和原因的句子找出来. 生浏览后交流: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只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师引:在老将廉颇看来,蔺相如官职比他做得比他大,就靠着一张嘴,换句话说,就靠耍嘴皮子,没有什么能耐.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自由交流,体会廉颇的居功自傲以及对蔺相如的嫉妒等,师相机指导朗读 师:这张嘴可真够厉害,瞧把我们廉大将军给气的,那我们就来看看蔺相如的这张“嘴”.(板书一个大大的“嘴”字,并画上“?”)这张“嘴”究竟有何特别之处?看谁能读出“嘴”背后的意思. (学生兴味盎然,急不可待地读书) 二、 品读,读活文中人 1.一个为国家利益而“无我”的人---研读“完璧归赵”之“嘴” 师:自由读“完璧归赵”的故事,画出这张“嘴”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读了之后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生自读自悟,圈画、思考、批注) 学生交流,老师相机出示: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师:先别着急坐,蔺相如,你说你要到哪里去? 学生会说到秦国去。 师:那可是个虎狼之国,此一去凶多吉少,可你为什么还愿意去? 学生会说为了保护赵国,不给秦国动兵的理由。 师相机指导朗读:蔺相如稍加思索便胸有成竹,让我们一起为他表一表决心。(学生齐读此句) 师:蔺相如护送和氏璧来到秦国,在见到秦王后,他又说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老师出示: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捧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出十五座城,现在璧就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把璧送来,绝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师:蔺相如一共说了三句话,第二句是“理直气壮”地说,第三句是“大大方方”地说,而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就上前一步说”.如果让大家也用一个表示神态或语气的词来描写蔺相如怎样说第一句话,你想用哪个词,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出“胸有成竹”. “不露声色”等词,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师:他们都分析地不错,请你们也加上自己想加的神态或语气词,有感情地读读吧. 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读读这张嘴说出的话,读着读着,立在你眼前,你心中的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通过学习交流会说出----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等词,老师请学生把这些词语写到黑板上. 师:只有为国家利益而忘却个人的人,才会在如此境地产生令人砰然心动的智和勇.让我们用朗读来赞颂蔺相如---出示:一个为国家利益而“无我”的人! 2.一个为国家尊严而“无畏”的人---品读“渑池之会”之“嘴”. 师:完璧归赵之后,蔺相如立了大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可这件事并没有结束,秦王因此耿耿于怀,几年后,他又请赵王在渑池相会,这一次,蔺相如再次护驾出征。请同学们用刚才读书的方法,细品一下“渑池之会”中的那张“嘴”,看一看站在我们眼前的又会是一个怎样的蔺相如. (生自读课文交流) 学生应该很快会体会到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师:这个故事中对蔺相如那张嘴说话时的情态描述也不够细致 ,假如你也是随赵王前去的一位大臣,请同学们根据当时的情景,加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讨论后发言,老师引导鼓励。 师:很好,掌声鼓励一下! 如果说“完璧归赵”中的蔺相如是一个为国家利益而“无我”的人,那么“渑池之会”中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能仿照老师的句子,也来夸一夸蔺相如吗?出示:一个为国家尊严而“ ”的人! 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能总结出蔺相如是一个为国家尊严而“无畏”的人。 师:说得太好了!蔺相如为国家尊严而无畏,值得赞颂,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朗读,再现当时扣人心弦的时刻.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让我们再次用朗读赞颂一下蔺相如.齐读: 一个为国家尊严而“无畏”的人 3.一个为国家安定而“无私”的人----细读“负荆请罪”之“嘴” 师:渑池会上,蔺相如的出色表现又使他官至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廉颇可就不服气了,这就有了后来“负荆请罪”的故事。请同学们沉下心,仔细读读“负荆请罪”之“嘴”.从蔺相如的话语及举止中,你有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自读,讨论,交流) 出示: 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学生交流,体会蔺相如的无私。 师:这次,我们又看到了一位-----出示:一个为国家安定而“ ”的人! 学生总结后齐读:一个为国家安定而“无私”的人! 三.点评,回归探究点 (在引领学生对嘴多层次探究并感悟人物后,再次回到探究基点) 师:我们再看廉颇的这句话: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只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想一想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靠着一张嘴,爬到了廉颇的头上去了. 学生交流发言,师擦掉板书的“嘴”字。 师小结:的确,古语有云:一人之辩,胜雄兵百万. 蔺相如的这张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有效的保护了本国的利益,维护了国家尊严.更让人敬仰的是在这张嘴背后,蔺相如为国家而无我,无畏和无私的高尚情操.看来,为赵国立下大功的是这张嘴,让廉颇不服气的还是这张嘴.那么,你对廉颇有何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体会廉颇的知错就改与爱国情怀. 师:通过学习,我们充分地体会到蔺相如能为赵国立下大功靠的绝不仅仅是一张嘴,这张嘴的后面是拳拳的爱国之心,是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廉颇也是一个热爱国家,知错就改的英雄. 所以才会有了后来负荆请罪的美谈。 课文讲到这里,我想你一定能总结出三个小故事的联系,谁来说一说。 学生发言。 师:廉颇用“负荆请罪”为这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 学生合作表演。 师: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阅读、感悟、探究,不但了解到《将相和》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而且客观、正确地评价了两个历史人物,你们的谈吐和见解都令我感到折服,谢谢你们,下课! 课后延伸: 1.学完了课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为什么最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板书设计: 12.将相和 蔺相如 --> 爱国 <-- 廉颇 机智勇敢 完璧归赵 英勇善战 不畏强暴 渑池之会 战功赫赫 无私大度 负荆请罪 知错就改 作者邮箱: zhangfengling1234@163.com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