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放式课堂教学”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个开放的系统。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过分注重分数,强调“以本为本”,割断了语文课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成长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照大纲精神和教材特点,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进行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以“课堂为主、教材为主、教师为主”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看作处于不断发展过程的学习主体,看作是一个身心不断构建、升华过程的人,始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的过程。 扬弃封闭式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开拓广阔视野在语文学科中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积极开展有效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活动,如:根据课文拓展延伸;根据兴趣选择补充、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使学生不仅对课本语文知识有了清楚正确的掌握,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这是灌输式的传统语文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培养创造能力开放式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填鸭式地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索,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去交际,把“教”建立在“学”上,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更有利于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三: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善于抓住课内、课外知识的情感点,以自己饱含的激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心灵上引起共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在情感体验中得到升华,从而使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几项措施第一:精心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1、 活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学习的载体。正如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例子,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门工具,形成自己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所需,可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工作。 新课程标准下的汉语拼音教学,每一课都配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图”,提供学习字母的情境,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同时配有相应的“语境歌”,帮助识记。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侧重之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生看图说话或背诵儿歌中,而要将声母、韵母和拼读练习作为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看懂情境图的过程中相机学习语境歌,灵活运用生动形象的儿歌,切忌死记硬套,教师更应提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编语境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教学“ao、ou、iu”时,教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按照儿歌一句一行地教,而是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当学生说到小朋友在游泳时学“游泳健儿不怕冷”,谈到小朋友的穿着时教“身穿花棉袄”等,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如教学声母zh时,在学生在观察了表音表形图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编顺口溜“z加椅子zhzhzh;一只蜘蛛zhzhzh;蜘蛛网zhzhzh;一根树枝zhzhzh”等,学生跃跃欲试,创意纷出。让学生灵活学习语境歌,教学中将情境图和语境歌融会贯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渗透教材,加强校内外沟通作为教材的语文课本虽然大部分都是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生动形象,但也有少数课文中人物的背景或生平事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缺乏那个时代的体验,很难理解和接受课本内容。因此,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不能停留在教材上,不能受课本知识的限制,而应不断补充拓展一些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内容,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中《我叫足球》一文以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概况。在教学前,我了解到部分学生对足球一无所知,就在导入时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把抽象的概念换成具体形象的事物,使学生对足球有初步的感知。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足球是现代最流行的运动和体会“每当我为别人带来欢笑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也是快乐的了!”时,,我首先播放录像(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各国足球队员激烈的足球赛盛况和人们观看时热烈欢庆的场面),使学生亲眼目睹当时的激烈场面,感染足球场热烈欢快的氛围,使学生在自身课外知识极少的基础上尽快尽多地了解足球,加深体会。在学生有了初步情感体验后,在音乐声中我又针对2001年10月7日,我国足球冲出亚洲,昂首走向世界杯一事,现场采访听课老师,让他们谈谈当时的体会和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感想,使学生在教师的回答参与中充分感受到人们踢足球、看足球的欢乐。 实践证明,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并将丰富的大社会的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自己是一体的,还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3、融合教材,加强学科间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言文字是载体,教材或具有道德认识的价值,或含着科学启蒙的因素,这使语文学科和思想品德、自然、社会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这又使语文学科和音乐、美术息息相通。传统的课堂教学割裂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制造了人为的分科教学。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是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学中将音乐、美术、语文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分科教学,采用让学生读读、画画、评评的方式,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画面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在语文自主实践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第二:精心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1、 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入境”“体情”,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精心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如我在教学《春笋》一文时,首先播放打雷声的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睡觉、醒来、冲破泥土、掀翻石块、裹着外衣、生长等动作。然后师说“春天来了,小春笋在春雷爷爷的叫喊下都醒了,可是,有个春笋娃娃还没醒来。没办法,春雷爷爷只好请其他的朋友来帮忙”。接着,让学生做春雷爷爷,说说想请谁帮忙,学生纷纷说:“我请春雨姐姐叫醒小春笋。”“我请春风妹妹来叫醒它。”“我请小河哥哥来叫醒它。”“我请燕子来叫醒它。”最后,请学生各自扮演喜爱的角色,一起叫醒春笋。 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巧妙地创设“唤醒春笋娃娃”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受到情感的体验,产生探究心理,发散思维,享受成功的喜悦。 2、 走出课堂,体验学习的快乐开放式课堂教学,还可以根据教学所需,扩大学习场所,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田野、去工厂、去农村,走进更为广阔丰富的社会,去观察,去实践,使学生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体验全新的感受。 在教学《放风筝》一文时,在学生了解了放风筝的过程后,我大胆创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先让两个学生按照课文所写演一演如何放风筝,然后让全体学生亲手来放一放风筝,体会亲自放风筝的乐趣。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风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一下子兴趣盎然,异常兴奋,此时我及时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风筝在空中的美丽形象。 这一“走出课堂,让学生亲自放风筝”的举措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地快乐学习,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锻炼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精心选用开放的教学方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之间都是相互开放的,我们要兼收并蓄各种教学方法之长,善于因时、因生、因情地运用教学方法,为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服务。 语文教学是充满情趣、充满活力的,教学也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模式化,要将行之有效的各种教学方法引进课堂,更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开放式课堂教学要善于设疑,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互相质疑,大胆想象,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认知、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在教学《三个小伙伴》时,我首先根据教材设疑“细心的小朋友已经发现,它们什么都没带,又怎么能栽好树呢?”,然后放手让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课文,讨论交流“小动物是怎样利用自身的特点来解决种树没有工具”这一问题,让他们自由选择各自喜爱的动物角色,带上头饰,演一演小动物的动作。让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相互合作交流中形成和谐协作的氛围,人人都充满兴趣,互相取长补短,每个人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们的智能和才干出自他们的手指头。形象地说,发源于手指头的细小溪流,不断补充着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开放式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动脑、敢说、敢问,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采用涂涂、画画、演演、唱唱、做做动作等形式,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这儿真好》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用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年,两年,过去了,此时的荒岛怎样了呢?老师请你发挥想象力,来画一画、帖一帖现在的小岛”,然后分发给学生画有荒岛背景的画,并准备各种图片素材供学生选用,学生认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贴于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评评谁画得好,学生有的在荒岛上贴上了小树,有的在地上画了许多小草,有的还画了五颜六色的花,有的还画了几座房子,就像是小动物的家,教师及时表扬了学生的聪明和创新。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形象的画面,又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欣赏,将语文学习融入到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体会到学之欢乐。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开放式课堂教学,努力使学生具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对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资料提供者:小蔡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