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授课教师:谭超群 授课班级:沙塘小学五年级一班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2、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教学难点: 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T: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回答时思路要尽量开阔一点:我们现在在哪里? S:在教室。/ ……/在地球上。 T:不错,我们在教室里,也是在地球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0页,第十单元:家园的呼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她在呼唤什么呢?大家知道吗? Ss:不知道。 T:好,我们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看看我们的家园——地球,她在呼唤什么。 T: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Ss:…… 二、整体感知课文 T:地球就像妈妈一样无私地哺育着我们。我们每天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然而,我们知道她长什么样子的吗? Ss:…… (课件) T:现在我们一起随着神七到太空看看我们的地球妈妈吧! (课件:地球) T:看,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 (课件:地球) T:地球美吗?请大家用一句话来夸一夸我们的地球妈妈。 S1:地球妈妈,你真美呀! S2:地球妈妈,你真漂亮! S3:地球妈妈,你真伟大!我喜欢你! (课件:宇航员) T:宇航员叔叔在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带着这个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Ss读课文) T:读完了吗? Ss:读完了。 T:宇航员叔叔在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S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课件:地球) T: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一二起: Ss: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三、感受地球的“可爱”与“破碎” T:宇航员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1、品读课文,体会地球的“可爱” T: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地球的可爱?谁来说说? S1: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T:是啊!她晶莹透亮,多可爱呀!水蓝色的“纱衣”使她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 T:一起来读读地球妈妈的美,一二起: Ss: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T: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美吗?谁再来说说? S1: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有限的自然资源,比如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和大气资源等。 T: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的、无私的。她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和世间的万物,真是太伟大了!我们一起来走近地球,欣赏一下我们的地球妈妈。 (课件:地球美丽的照片) T:地球妈妈美吗? Ss:美! T:可爱吗? Ss:可爱。 T:就是她孕育了生命,创造了神奇。 T:课文是怎样赞美地球妈妈的? S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T:请大家充满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一二起: Ss: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品读课文,体会地球的“容易破碎” T:在我们的眼里,地球妈妈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可是,宇航员为什么感叹地球“又太容易破碎了”呢? 1、体会地球的“渺小” T:看,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课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T:你感受到了什么? S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T:谁来说说“渺小”是什么意思? S1:很小很小/微不足道。 T:你从哪看出地球是渺小的? S1: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 S2: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了。 S3:我从“五分之一”看出:本来地球就是渺小的,而人类居住的只有五分之一,更说明地球很小。 T:这五分之一人类都能居住吗? S1:冰川、沙漠、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区人类无法生存。 对,除去这些,人类活动的范围是很小的。 2、资源的破坏 T:地球母亲如此渺小,我们应不应该好好地呵护她、珍爱她呢? Ss:…… T:我们一起来看看,人类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 (课件:浓烟、伐木、焚烧、乱倒垃圾、猎杀生物、随意排放大气) T: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你想说点什么呢? S1:看到一股股黑烟,污染蓝色的天空,我感到很难过。 S2:看到锯子锯在树上,我就好象看到了是锯在地球妈妈的经脉上。 S3:我看到地球妈妈的蓝衣服、绿衣服不见了,我很难过。 S4:我看到地球到处都是被人类残害的伤痕,很心痛。 T: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T: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我们读一读课文的3、4自然段。“地球所拥有的……”一二起: Ss:…… T: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试着提出一些问题,小组讨论解答,组长做好记录。开始活动。 …… T:小组学习活动结束的同学,请回到座位上。 …… T:各小组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其他组的同学来回答。 ①这两段话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②文中讲到哪些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③哪些是不再生资源?为什么说是不再生资源? ——矿物资源。因为它们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④再生资源有哪些? ——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⑤再生资源是可以不断再生的,我们就可以滥用了吗? ——不可以。“滥用”的意思是过度使用,没有节制。人类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就会失去生态平衡;滥用化学用品,就是造成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⑥什么是“生态灾难”? ——乱砍乱伐树木引起的洪灾 ——大气被污染后形成的酸雨,使得植物枯死,湖水变质。 T: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资料,一起看看什么是生态灾难: (课件:生态灾难)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与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T:这就是人类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造成的生态灾难。谁还能用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 ①现在还有很多人买菜用塑料袋装,用过后就扔了,环境受到污染。 ②我周围的人都把旧电池乱扔,污染了水资源。 ③人们大量使用化学药品,造成农作物农药残留,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④人们建房子、做家具,都滥砍树木,导致水土流失。 ⑤一些工厂,比如纸厂、鞭炮厂直接把污水排入河流。 ⑥我们乱扔垃圾,到处倒垃圾。 …… 四、移居外星球 T:同学们说得真好。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长此下去,总有一天会枯竭。有人说,我们到别的星球去吧!大家觉得怎么样? S1: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T:40万亿千米,大家知道有多远吗?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5亿千米,40万亿千米是太阳与地球距离的多少倍呢? Ss: T:对,大约有27万倍,需要宇宙飞船飞4万2千年。你能去吗?你想去吗? ①我不想去。因为别的星球没有自然,很黑暗。 ②太远了,或许还没找到星球,我们所带的氧气就没有了。 ③我不想去。妈妈养育了我,我不想离开妈妈。 T:还有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大家觉得怎样? S1: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 S2:那也只有少数人能去那里居住。 五、我们的承诺 T:地球被破坏了,人类千方百计地想离开地球。地球妈妈哭了,哭得非常伤心。她好象在说:孩子们,我是你们唯一的妈妈呀!我是那么爱你们,你们怎么竟然在想法设法离开妈妈呀? T:谁来安慰安慰我们的地球妈妈? (课件) 地球妈妈,您别哭,别哭了! 我爱你!/错了。/帮您擦干眼泪。 我们都爱你!/错了。/会找回您的青春美丽。 我们会永远陪在你身边。/用颗颗美丽的心呵护您。/再为您披上美丽的纱衣。 我们再也不离开你。/伤害您。/让您伤心、难过了。 您别伤心了! 您别难过了! T: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地球妈妈做些什么,让她不再伤心,不再难过? (课件) S1:我们要节约用水,植树造林,保护水资源。 S2:我们要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矿物资源。 S3:我们要保护珍稀物种;不乱砍滥伐树木。 S4:我们要少用一次性物品,减少环境污染。 T:让我们带着对地球妈妈的一片爱心,一起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Ss:…… T:把最后一句再读一读。 Ss:…… T:我们还有希望,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保护地球妈妈,我们来向地球妈妈做个保证: Ss:…… T:站起来,郑重地宣誓: Ss:…… T:请坐下。 T:善待地球,珍爱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指课题)—— S:只有一个地球 T:因为人类—— S:只有一个地球 T:地球妈妈听到了我们的一声声安慰,一声声要保护她,好高兴啊!让我们唱起《地球 母亲 家园》来呼唤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请大家站起来: (课件:音乐) 资料提供者:谭超群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