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怎么办呢?(可以称一称。)教师板书“称”。谁听过称象的故事?怎么称? 结果怎样呢?请带着问题学习第6课。 (二)初步阅读,领略课文内容。 1.大家小声读,标出自然段序号。(5个自然段。) 2.指五名同学读全文。大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了一个曹冲出主意称大象的故事。) 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这个故事的呢?下面我们细学课文,理解内容。 (三)细学课文,分析内容。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第几段写这个内容?(故事发生在古时候,课文第1自然段写这个内容。) (2)请一个同学读第1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人给曹操送来一头大象,曹操带着儿子和大官们来看象。) (3)看书中插图。 从哪里看出是古时候?谁是曹操?周围都有谁?(略) 大象是什么样的?官员们怎么看?曹操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官员们说出了什么办法?我们学习2、3 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大家默读这两段。 用“——”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2)指名读第2自然段。 大象是什么样的?这里说大象的什么像堵墙?为什么这么比喻?腿像四根柱子又说明什么?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里说大象的身子像堵墙。因为大象的身子又高又大, 所以这么比喻。腿像四根柱子,进一步说明大象身体重。用具体的事物做比喻进一步说明大象的高和大。) (3)官员们是怎么议论的? (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多“到底”这个词。) 到底:究竟。 两句话哪句话写得好?怎么好? 第二句话增加“到底”一词,加强了语意和语气,把官员们那种急切的心情描写出来了。 (4)指导朗读。 读描写大象的句子,应该把大象高而大的意思强调出来。读官员们议论,应该读出大家急切的心情。 试读,指名读。 (5)当曹操提出“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的问题后,官员们想出几种办法? 先分小组讨论,再指名回答。 官员们想出两种办法:一是造一杆大秤;二是把大象割成一块一块地用秤称。 板书。官员:造大秤、宰大象 曹操听了怎样? 指名读这两句话。 问:这两句话一样吗?(不一样,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一个“直”。) 直: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多一个“直”程度不一样,语意更重了。 曹操为什么直摇头? (曹操非常不赞成他们的办法。) (6)分角色读第3段。 3.学习第4、5自然段。 (1)自己小声读第4、5自然段。 思考:①谁想出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是什么? ②曹冲称象的办法分为几步?哪几步? (2)指名读第4段,回答问题。 ①曹冲想出一个称象的办法。(略) ②曹冲称象的办法分为四个步骤:第一,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第二,把大象赶下船,往 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第三称船上的石头;第四,把石头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3)用教具做演示,让学生动手做。 (4)同桌互相练说称象步骤,然后单人说。 (5)指名读第5自然段。 结果怎么样?(按照曹冲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果然:确实、真的。 课文中为什么用“果然”一词? (强调说明曹冲的办法与实际相符合。) 当时曹冲的年龄有多大?(七岁) 比较的方法同上。 “才”是只有或仅仅的意思,进一步说明曹冲年纪小。 (6)曹冲为什么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用船代替秤,用石头代替大象;最主要的是他平时就注意观察事 物,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所以曹冲这么小年纪就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有语气朗读全文,复述故事。 资料提供者:祁建华
|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