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鱼 授渔 创渔——课程新理念(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泉州市洛江区虹山中心小学 彭乃明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鱼”到“渔”内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今人曰:“授之以渔,不如让其创渔。”从“授”到“创”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两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可谓博大精深;其间折射出三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可谓万丈光芒。而今,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笔者恳与各位同仁携手与时俱进。 一、授鱼——灌输教育 从古代的学堂到近代的私塾再到现代的学校,我们一直在搞灌输教育。首先,我们爱生如子,让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鱼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甚至生怕他们会噎着,所以还要经常“嚼碎”喂养。很快地,他们个个都吃得很胖,可是行动却越来越慢了。其次,我们也就这样铸就了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史,谱写了奥林匹克赛场上的诸多光荣榜。这谁能说灌输教育——传授知识,不尽然?再次,我们自从诞生的那一瞬间起,就开始在接受灌输教育。如“宝宝别哭了。”等。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在十月怀胎时就在接受灌输教育。如胎教。而胎儿出生后,他们在呀呀学语,观看电视,倾听歌曲,阅读报刊杂志,及周边一切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在对婴儿进行反复地灌输教育。最后,我们却对灌输教育嗤之以鼻,这是缘于灌输教育无视学生的潜力存在,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张扬,毁灭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窒息了学生的创新火花。因此,我们的关键问题是“要不要灌输?”“要,特别是常识性的知识。”我们的回答非常肯定。这如同人之所以是人的道理一样,我们唯有首先具备了人的共性,方能张扬人的个性,只是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过去几千年亘古不变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授渔——园丁教育 从“鱼”到“渔”,我们的传授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前者传授的是知识,视学生为容器;后者传授的是方法,视学生为个体;而不变的则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传授。“授鱼“其最大的特征在于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式进行教学,学生只是学习活动的配角。教师是领导和权威,高高在上,主宰着整个课堂;我问你答,我教你学,一味进行填鸭式灌输;教师动了,学生静了,课堂成了一言堂。因此,学生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自由,没有个性;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没有教,学生不会学;学生只能唯师、唯书,被动地接受;学校成了“容器”加工厂,课堂成了生产流水线,学生成了统一标准的产品,语文课成纯语文知识训练课。即学生只能依赖教师从海里打来鱼,学生“坐享其成”。但有朝一日也会“坐吃山空”;抑或未来的某一天突遭“变故”而“断源”,岂不是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谓悲哉。而“授渔”其最大的特征在于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俯下身子来看每一位学生,从中参与他们的质疑问难,讨论交流,合作解答;从而发展思维,获得策略,习得方法,形成能力;最终达到在教师没有教的情况下,能够自己学习,自由张扬个性的目的。即让学生亲身参与捕鱼实践,从教师那里习得捕鱼方法,在“断源”的情况下,能够自己张网捕鱼,使之源源不断。这样,学生每一次吃到鱼的时候,都会感到特别鲜,特别香。而在这当中,园丁教育看到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的是学生的潜力开发,从而达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目的。这是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表现出来的主流。 三、创渔——对话教育 从“授”到“创”,我们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前者把“传授知识”改为“传授方法”,但容易导致我们从“知识极端”走向“方法极端”;这无外乎只是传授的内容不同罢了,其本质还不是变相了的“授鱼”——灌输教育;所以一直以来,我们把语文课上成了纯语言文字技能训练课;而到了因量变而导致质变的时候,我们提出了教学应该“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情趣”。而后者则是把“传授方式”改为“创造方式”这就有效地克服了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弊端。这样学生所能运用的学习方法,就不只是教师的复制品,而且是方法的发明者、创造者。其最大的特征在于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发现式进行教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角;教师必须蹲下身子来看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身份来发现他们的发现,惊奇他们的惊奇,关注他们的关注,充当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从而在教师没教的情况下,不但能够自己学习,而且能够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不但要张扬个性,而且要发展个性的目的。即“对话教育” 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以个体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依托,以适度探究学习为目标,以对话或对话式情境不断产生心理需求为基本途径,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敢于超越自我,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亲自操作,乐于实践,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达到不是习得方法,而是创造方法的目的这一动态学习过程(在这指与老师,与伙伴,与家长,及与他人一起创造方法,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会自己创造方法)。这样,学生不但会打到鱼,而且会打到鲸鱼、海豹、企鹅等。可见“对话教育”尊重的是学生个体生命,从而达到“无穷无尽”的目的;学生式的教师和教师式的学生两种角色的“共生”关系,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对话”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这理应是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四、授鱼、授渔、创渔 从“授鱼”到“授渔”再到“创渔”,不仅内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就是教育教学实践。这个实践告诉我们:“当我们还未建立框框的时候,我们要努力建立框框;当我们建立起框框的时候,我们就要努力打破框框;当我们打破框框的时候,我们又要努力建立新的框框。”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任何一次教育教学改革,都是建立在前一次改革的基础上,这是我们对以前的反思;我们应该批判性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对其加以创新,使之不断地向前滚动和发展。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所以,现在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不称其为“模式”,而称之为“课题”,从中我们也可窥见一斑。因此,在国家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必须明确:学生的学是第一性的,决定教;教师的教是第二性的,服务学,即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应该做到以学论教。但我们也应该同时明确:学生自主了,主动了,并不等于放任自由;因为我们并没有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反而是大大增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对话”,这如同笔者的理念:“对话生需求,需求生行动,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尝试,尝试生结论,结论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邮编362015 电话05952077801/13505927432/05952362241 内容摘要: (电子信箱:pnm76@163.com)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管见 泉州市洛江区虹山中心小学 彭乃明 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可见,综合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强,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而新课标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可见,语文学科本身就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因此,综合性学习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的学科性质则决定了语文实践活动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语言实践(包括哑剧式)。那么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呢? 一、从课程目标看 ——综合性学习与学段相连 1、第一学段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都是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学,在学中游戏,从而发展智力,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所以进入小学后,这些习惯还将继续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再现幼儿园游戏设计综合性学习主题;可以以识字游戏设计主题活动;可以结合入学教育让他们参观校园设计主题等。等等。 2、第二学段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需要汲取更多的语文知识,锻炼更好的语文能力,所以,这一阶段的综合性学习可以围绕这方面的内容设计一些补充性、实践性的主题,例如:(1)知识“百宝箱”;(2)游戏与习作;(3)我校生物园;(4)小小播音员等等。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红领巾广播站等平台作文章。 3、第三学段 这学段是小学的高年级,此时的学生不但有较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而且有较强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为我们开展难度较高的综合性学习创造条件。因此,我们应多设计一些应用性、活动性的主题。例如:(1)古诗游乐园(2)楹联大比拼;(3)阅读大家谈(4)校园艺术节(5)我是主持人(6)小小活动家。(7)我要毕业了(8)二十年后的我(9)假如我会克隆。等等。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走向社会进行演、辨论、活动。 二、从主题设计看 ——综合性学习与学科相接 1、以语文学科为主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综合性学习必须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主线,从课本上和课堂上设计综合性学习主题(1)从课本上:再现式如学完《半截蜡烛》可编成课本剧;变换式如学完《桂林山水》可变换成活动课“我是导游”;拓展式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可拓展出专题课“人与环境”;补充式如学完《送孟浩然之方广陵》可补出相似“离别诗园”;整合式如学完《圆明园的毁灭》和《虎门硝烟》与《开国大典》和《我家的变化》后,可整合出“祖国在我心中”作为主题;(2)从课堂上疑问式如有学生对“有志者事竟成”提出质疑。我们可设计为“志气与事业”探究式如有学生提出草船借箭后怎么?可设计为(画画)专题研究草船借箭后表达式如有学生提出我想用诗句表达我对黄山奇石的“赞美我想用画画表达我对黄山的爱我想用歌声表达我对黄山的情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设计为”我赞黄山”。 2、以共他学科为辅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淡化学科本位而应强调学科整合,特别是语文,作为一六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必须以其他学科为辅助,从各科教材中析取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提炼出综合性学习主题,如:思品科第四册的第十课《爱惜粮食》可与《锄禾》《悯农》等相结合;社会科第三册第一单元中的《地球——人类的家园》可与《只有一个地球》等相结合;自然科第八册中的《探索月球的秘密》可与《宇宙》和《看月食》等相结合; 数学科第八册中的《简单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要学生调查《可怕的白色污染》(塑料袋);等等。而这些学科则可以是同步平行,也可以是旧课新读或新课先学纵横交叉,科学搜集材料,正确处理信息,从而有效进行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与自然相亲 1、留心自然现象 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自然界为人类创造了许多生存条件,但也给予人类造成了诸葛亮多灾难,自然时刻在影响着人类,人类也时刻在关注着自然,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1)过去,树木少了,水源枯了,草儿没了,土地荒了。(2)现在,森林多了,草儿密了,花儿美了,鸟儿来了。(3)闪电、雷鸣、狂风、暴雨、冰雹。(4)地震、旱灾、水灾、火灾、污染。我们可以设计成各种有针对性的真是主题活动,并估到形式多样。 2、利用各种契机 正因为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人类为了保护地球,保护家园,共同制定了(1)特殊日子。如“3月12日是我国植树节;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3月25日至少31日是是福建省第22届爱鸟周;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等等。(2)法律法规。如森林保护法;珍稀动物保护法;等等。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少先队活动,请有关部门或人员献身说法。所有这些,我们可以通过写倡议书、做调查报告、办图片展、办手抄报等活动。 ——综合性学习与生活相融 1、关注生活疑问 小学生天生好奇,对生活中的种种总是问个不停,这是因为他们才“人之初,性本善”,头脑中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例如:(1)天文类“月亮有嫦娥姐姐吗?”(2)地理类“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3)科普类“飞机为什么会飞?”(4)卫生类“为什么不能喝生水呢?”等等。我们可以就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师生共同梳理出综合性学习主题。 1、关注生活疑问 小学生天生好奇,对生活中的种种总是问个不停,这是因为他们才“人之初,性本善”,头脑中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例如:(1)天文类“月亮有嫦娥姐姐吗?”(2)地理类“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3)科普类“飞机为什么会飞?”(4)卫生类“为什么不能喝生水呢?”等等。我们可以就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师生共同梳理出综合性学习主题。 ——综合性学习与社会相辅 1、关注社会现象 社会是最大的教科书,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是我们汲取知识的源泉,但也是我们遭受毒害的温床。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把目光投向社会,关注社会现象,例如(1)为什么见义勇为的人少了?(2)为什么交通事故多了?(3)为什么追求诚信的人少了?(4)为什么公共卫生脏了?等等。 2、关注社会焦点 与关注生活焦点一样,社会上也总有一些特别被人们所关注的事情。例如:(1)非典型性肺炎疫情的情况。(2)美英联军攻打伊拉克的进展。(3)东南亚发生的禽流感疫情。(4)朝核问题的北京六方会谈。(5)台湾问题的陈水扁“公投”活动。等等。 邮编362015 电话05952077801/13505927432/05952362241 作者邮箱: pnm76@163.com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