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活教育理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我中心校共有7所完小,3所初小,4个教学点。在职公办教师124人,在校学生1837人。我校的校本部的前身是“福建省立乡村师范附属小学”。这所乡村师范学校是根据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式的学校。乡村师范学校成为革命的摇篮,许多师生先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老一辈革命家童小鹏、何廷一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为弘扬办学传统,我校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展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并被评为全国“实践行知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和福建省学陶先进集体。开展了市级重点课题“教学做合一,德智体同步,培育跨世纪人才”的研究,并荣获市首批基础教育重点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抚今追昔,我们深刻认识到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座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融汇了中外先进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自主性、民主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在新一轮课改中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认识,作为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校,从2005年开始我们开展了“践行生活教育理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实验,以进一步弘扬、实践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实践与体会是:

一、学习培训——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有人说:课改教师有三难,一是观念转变难,二是方式改进难,三是知识更新难。的确,新课程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勤于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像陶行知先生教导的那样:“必须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为破解“三难”,我们首先组织教师的全员学习培训,通过反复的学习、讨论,让教师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课改理念有所了解,有所领悟,有所掌握。我们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制订学习计划,学校定出了教师业务学习制度,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要做到“五个一”,即:读一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记一本业务学习笔记,选一个课改子课题进行研究,上一节课改汇报课,写一篇有一定质量的课改论文。学校创立了教师学习室,定期编辑业务学习剪报,促成资源共享;建立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室,购买了《陶行知全集》、《陶行知故事》、《陶行知名言警句》、《陶行知教育理论及实践简介》等书籍供教师学习研究。教师们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自学自悟与交流研讨相结合。通过学习,更新了教学观念,提升了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为宣传课改精神,传递课改信息,报道课改动态,交流课改体会,展示课改成果,我校还创办了《新桥初教通讯》,每月一期,开设了“名师谈课改”、“课改大家谈”、“案例研究”、“教学心得”等栏目,为教师提供交流、对话的平台。

专业培训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有全员参与的校本培训,邀请了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县级名师到校作专题讲座;有任教前的新教材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有重点培养的省、市、县骨干教师培训,选派了十几位教师参加培训;有主题鲜明的陶研骨干研修,选派了十几位教师到泉州、福州、厦门等地参加省陶研骨干培训班学习;还有提高学历层次的各类进修培训。目前,我中心校有市级骨干教师13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教师中大专学历达60%,本科学历达6.4%。

我校还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当做教师培训重点来抓,制定了《新桥中心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计划》,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要求、考核与奖惩等方面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1、抓考试前培训。要求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要参加计算机NIT考试,考试前要参加县进修学校组织的计算机考试前培训。2、抓重点对象培训。分期分批选派各校远程教育管理员和其他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远教工程等培训班学习。3、抓远教培训。远教工程设施建成后,我们安排经上级严格培训的远程教育管理员利用县下发的培训教材和下载的教育部关于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系列讲座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教大家如何正确操作远教设备、科学利用远程教育资源。4、抓计算机学历层次的提高。中心校鼓励教师提高计算机学历层次,有8位教师获计算机大专毕业证书。通过学习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水平。目前有76%的教师通过NIT中级考试。2006年我校李伟炎、王福生等6位教师参加县课件制作竞赛获奖。

二、课堂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教育内之教与学,必须是以做为中心。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探寻出路。”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就是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工作学习和运用教育理论,把理论学习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展自己。在理论学习和研究中我们领悟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为生活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在生活中教育。正如他所说的“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全部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我们遵循生活教育理论,提出“构建生活化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学到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体教师努力把这一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如数学科总结了“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的教学经验:①生活中找数学。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应用本班学生男女生人数来设计练习等等;②生活中学数学。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的机会。如有位老师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学校要给我们班的教室地板铺上长20厘米、宽30厘米的瓷砖,你能帮老师算一算至少要买多少块?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叙述,学得主动、有趣,体现了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③生活中用数学。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特性为学校修理桌椅;学习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收集自家几个月用水情况的数据,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得出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找出今后节约用水的对策;学习了利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为自己家里选择合适的储蓄方式,并学习计算利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真大。语文科总结了“走生活化的习作教学之路”的教学经验:①丰富生活体验,让学生乐于表达。陶行知先生曾幽默地说:“一闻牛粪诗百篇”。这就告诉我们,习作教学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写作动机,激起表达欲望。我们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一方面丰富校园生活,如举办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举行故事会、朗诵会、读书会,成立红领巾广播站,开展小记者行动等。另一方面按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让学生走向社会,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 如组织学生参观养殖场、针织厂,到敬老院做好事等,让学生到社会课堂学习,积累习作素材。②引导生活思路,让学生易于表达。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用我口说我心,用我手写我口。如果以《暑假一件有意义的事》给学生命题,学生往往望题生畏,不知从何处下手。相反,不给学生命题,让学生自拟题目,教师只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暑假的生活,用组织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愉快的暑假生活过去了你一定有告诉别人的话,比如参加过哪些家务或公益劳动?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访问过哪些亲朋好友?学会了哪些本领……这样学生就畅所欲言,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③指导生活观察,让学生善于表达。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引导学生看清事实,就能活跃学生的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因此,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分析周围的人和事,从寻常中见精神。如写秋天的景物,课前让学生到田野里、山坡上、小河边找秋天。学生经过寻找,兴致勃勃地向大家汇报:有的说秋天在金色的田野里,有的说秋天在果实累累的山坡上,有的说秋天在飘着落叶的小河里……其它学科也总结了许多生活化教学的经验,教师们发掘生活中的学科知识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为了便于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我们充分利用远教资源为课改服务。我们在县局教仪站的直接指导下,认真落实远教工程的管理和使用措施,做到“八个一”:(1)每所学校配备一位专职或兼职的远教设备管理员。(2)每个教师建立一个专用的文件夹。(3)每周举行一次教学录像优质课观摩活动。(4)完小以上学校每个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多媒体教学公开课。(5)中心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多媒体教学竞赛。(6)中心校每学期开展一次远教工作专项检查。(7)中心校每学年举行一次多媒体课件制作评优活动。(8)每所学校每学年上交一篇远教工作总结。

总之,我们力求改进教学内容,实现课本化向生活化转变;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转变;改革课堂结构,实现从课堂理性化向课堂人性化向转变。我校的许多教师应用这些理念设计教学方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获奖。如: 05—06学年我校童梅英老师执教的《我们与周围环境》获县小学生习作教学评比一等奖。06- 07学年,董桂娣,曹小玲,傅智兰三位教师分别参加县数学、品德与生活、科学三科课堂教学评优均获县一等奖,其中董桂娣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曹小玲老师执教的《变来变去的水》代表县参加市赛获二等奖。

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陶行知认为:“真正之做是在劳力上劳心”。这里的“劳力”相对教师而言就是教师的教学实践,“劳心”相对教师而言就是教师的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也说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做反思型教师是课改的新理念,也是新世纪教师成长的新要求。教师每一次反思将使自己得到一定的提高,每一次提高都使自己向前发展。我校把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是强化反思意识。通过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使老师充分认识到反思是专业成长的需要。其次是建立反思制度。学校明确规定写教学反思的课时应占备课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教师每月要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教学反思供交流研讨。第三是掌握反思的方法。要求老师掌握常用的反思方法,如:问题追问质疑法、教学录像再现法、关键环节研究法等,重点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效果的取得等三方面进行反思。第四是交流反思成果。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个体反思与群体反思相结合,定期互相交流反思成果,共同探讨热点问题。第五是倡导反思后再实践。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来促进自我成长。教师通过写教学反思积累了写教学论文的素材,06—07学年我校的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发表5篇,市级发表33篇,县级发表18篇。

四、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陶行知的教育科研思想体系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校本研究思想。从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可以看出陶行知开展教育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始终把学校作为教育科研的重要阵地。正如他所说:“凡我足迹所到的地方,就是教育试验所在的地方。”我校在陶行知的校本教研理论指导下,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构建校本教研机制:中心校组建了课改领导小组、片际教研组,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依据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按计划开展了课改论坛、案例分析、教学评优、教学录像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健全了各项制度:①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题会议。②管理制度。为加强教学教研和远教工作的管理,我校建立了《新桥中心校教学教研制度》,《新桥中心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新桥中心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卫星教学收视教室管理制度》和《新桥中心校光盘播放教室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狠抓落实,使广大教师和学生能按规章制度规范操作使用远教设备。③研讨制度:各教研组、备课组每周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各一次,进行集体备课或听课、评课等活动。④挂钩制度:每位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各校校长、主任挂钩培养一位年青教师。⑤考核制度:以落实县“开展小学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方案为契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全面考核。⑥奖励制度:对培养教师作出突出成绩的领导、老师给予奖励。

2、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开展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校在市级课题“教学做合一,德智体同步,培育跨世纪人才”结题后,坚持课题研究的发展和深化。开展了“创设探索空间,引导自主发展”的县级课题研究,“引导自主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变革学习方式,实践课堂创新”等校级课题研究。现正在开展“践行生活教育理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省级陶研课题研究。学校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完小校长为成员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各完小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领导机构,做到校校有课题。这些课题研究能够做到有实验方案,有实验班级,有实验教师,有课题中期检查,有课题结题评估。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成长起来:2006年黄新辉、付智雄等被评为县课题实验先进个人。

3、开展“师徒结对”行动。我校把校本教研同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学校开展“师徒结对”行动,加速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通知》精神结合起来,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提出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师徒结对”行动,每二年一批,分三批把我中心校绝大多数教师培养成一支师德高、作风正、教学能力强的德育骨干和学科骨干。根据学校实际,我们采取“能者为师,自主结对,共同提高,滚动发展”的策略落实培养目标:1、选导师。各小学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推荐获县级以上综合表彰的教师或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县名师为导师候选人,经中心校审核后由中心校聘任为导师,并发给聘任证书。2、结对子。由未聘导师的老师自荐当学员,经导师选择,双方自愿结为师徒,由中心校审定后举行“师徒结对”签约仪式。3、明职责。师徒学习《新桥中心校开展“师徒结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方案》中规定的导师15条职责和学员的11条职责。4、订计划。师徒依据职责,结合实际共同制订《师徒结对工作计划》,计划中要确定导师和学员的每年发展目标,提出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5、重督查。中心校成立了“师徒结对”行动领导小组,成立了“师徒结对”办公室。定期召开例会,负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组织开展研讨、竞赛活动等。还印制了专用的《导师听笔记》、《学员听笔记》、《导师指导记载表》、《师徒备课记载表》供导师、学员使用。6、抓考核。中心校制订了《“师徒结对”量化考核细则》,将对导师、学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奖。连续二年获一等奖的导师作为推荐参评县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的候选人,二年获一等奖的学员作为下一批导师候选人,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取消其资格,并作为下一批学员,考核不合格的学员仍作为下一批学员。

  以上是我校以“践行生活教育理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一课题为抓手,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简要情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课改的力度还不够大,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还不够到位。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不少问题:如怎样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人文管理环境?怎样发挥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主性?这些是下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期待着各级领导、专家、同行的指导。

 
资料提供者:黄昌富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