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内容摘要: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因此,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强大的变化,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道理的权威者和说教者及始终处于主宰地位的主角,学生也不再是永远处于被动位置的配角。师生应该是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合作者。

关键词:转变  学习方式  培养  创新思维

新课程指导纲要中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潜心研究,勤于动手,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变革。积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转变学生学习状态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转变学生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就学习语文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就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加喜欢语文。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促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佳心理准备,从而奠定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例如:在教学《雨点》这篇课文时,我有意将课文以一次有趣的旅行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雨点”成为一个有灵性的会说话的能与学生交流的对象,让学生和“雨点”一起旅行。在愉快的旅途中,大家共同活动,一起畅谈旅行感受,一起相互倾听心声……从而,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感觉到语文不单单是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的学习,有好多的乐趣蕴藏其中,从而从思想上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共同发展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因此,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强大的变化,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道理的权威者和说教者及始终处于主宰地位的主角,学生也不再是永远处于被动位置的配角。师生应该是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合作者。

要做到师生共同发展,需我们教师首先优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创新的空间,让他们多动脑、动口、动手,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使学生成为会思考、会创造的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新发现、新见解,勇于质疑、大胆设想,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例如:《雨中》一课,在教学“雨帘”一词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课文中有一说明雨大的词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学生快速读课文后,争相发言)2、为什么“雨帘”说明雨大,请说说你的理由?(因为“雨帘”指的是雨点密密麻麻,像帘子一样。)3、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做帘子是可以用不同材料的,那么,用竹子做的帘子叫什么帘(竹帘)用布做的帘子叫(布帘)用珠子做的帘子叫(珠帘)挂在窗上的帘子叫(窗帘)挂在门口的帘子叫(门帘)……4、本文中的帘是用什么做的?(是用雨点做的)那雨点做的帘挂在哪里呢?(挂在天地之间)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好好地去欣赏这美丽的雨景吧!雨点从云层中密密麻麻地落到地面,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好大的雨啊!如此的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明白了“雨帘“的构词特点;既理解了”雨帘的词意,体会到雨势之大,又培养了想象力,使学生在获得了新的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间的互动,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中。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初读课文后都会发现一些问题和提出一些问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帮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开展辩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如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璧要回来,这是不是骗?”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正反双方同学各抒己见,辩论十分激烈。通过辩论,学生们在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学习“渑池会”一段时,我组织学生就“渑池会上的斗争是打成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是打成了平局,理由是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也为赵王击缶,一比一。也有的认为分出了胜负,理由是赵王是小国的王,秦王是大国的王,虽然都为对方演奏了乐器,但比较起来秦王更难堪,赵王鼓瑟是秦王叫鼓的,而秦王击缶是蔺相如叫击的,蔺相如只是赵王的一位大臣,比较起来,还是秦王更难堪。在讨论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个人见解,这样不但把问题解决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实现多方位对话  提高语文素养

基本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学生要获得这些基本的语文素养,既不能只靠教师的“教”和考试的“逼”,也不能靠每个学生仅凭毅力去自觉地争取拥有。我认为,应该凭借学生和与之相关的各个因素(如教师、同学、课本、书籍、生活等)之间的积极对话来实现。

要引导学生敢于、乐于、善于与老师和同学对话,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的所有学习中,要站在“学习主人”的地位,和同学们一起合作、一起学习,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与同学交流,并大胆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分析自己和同学的参与态度及学习成果,从而实现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基本素养的整体提高。要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化的观点,在与同学的对话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性和独创性,从而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让学生续编“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大多数同学都认为乌鸦吸取了教训,没有被狐狸的花言巧语所骗,没有再上当。而有一个同学却编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乌鸦再次上当的故事。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同学们纷纷重编故事,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有一位同学续编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天,乌鸦又找到了一片肉,得意地站在树杈上。狐狸看见了,眼珠子骨碌一转,又有了鬼点子。它先是显得十分“诚意”地向乌鸦认错,强调自己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会再要乌鸦的肉。然后苦苦哀求乌鸦告诉它哪里可以找到肉,它要去拯救那可怜的、饿得快要死去的孩子。乌鸦被狐狸“伟大的母爱”所感动,最终又一次把自己辛辛苦苦找来的肉送给了狐狸,狐狸的诡计又得逞了。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有了学生之间的积极对话,才有了创新的思维,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一系列个性化的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

语文是学生天天在应用着的一种本领。因此,语文学习的本身就是学生与生活的对话,学生是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语文,培养对语文的兴趣,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各项语文基本素养。如引导学生学习《春联》一文,我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贺新春春联系列比赛”活动,鼓励学生读春联、编春联、写春联、贴春联,并尽可能地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

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让全体学生都能在生活中检验语文,学习语文,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和语文运用的能力,并且在学习和运用中体验和感悟。

学生在与教师、课本、同学、生活及书籍(本文只列举了同学、生活)等进行对话中,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有了更自由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有更有效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在与学生实现对话的同时,要尽可能地让课本资源、学习伙伴、现实生活和书籍等相关因素与学生实现全防卫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和发展语文。

参考文献:

1.王恒新《构建学生主体: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8期

2.中国青年出版社 《天才思维》 吴甘霖 著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4.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资料提供者:郭金山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