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反思 手机版 | ||||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认读生字: 师:小朋友们,想走进神秘的大森林吗?只要你能解开这把数字锁的秘密,森林之门就会为你打开! 2、观看播放《狮子王》录像片段: 师:瞧!大森林在欢迎我们了!他想向我们介绍谁呢? 3、谈话导入: 师:能不能说说狮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 读课文、取名字: 1、创设情境: 师:威猛的狮妈妈生了两只小狮子,两个小家伙长得可真像,狮子妈妈还不知道怎么给他们起名字呢?你愿意帮忙吗? 2、提出要求: 师:不过,取名可要有根据,请你好好从课文中找找依据,想想名字,划出你找到的理由,把想好的名字写在学习小助手上。 3、交流: (1) 勤勤: 他每天练习哪些本领?看生字做动作:滚、扑、撕、咬 (2) 懒懒: 你能读出懒洋洋的感觉吗? (3) 情境引读: 三、深入研读: 师:狮妈妈的这两个孩子可真不一样!不过,狮妈妈非常希望她的两个孩子都能成为真正的狮子。你觉得他们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吗? 重点:懒懒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吗?为什么? 1、读课文,找原因。 2、交流: (1)不肯吃苦: A 出示:“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 如果学本领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会吃哪些苦头? 他是怎么说这句话的?谁愿意来演演懒懒说话的样子? B 评议(动作、神态) (2)依赖父母: A 出示: 懒懒说:“我爸爸和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 B 师:说这话时,他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又是怎样的呢?书本上没有写,你能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吗? 出示:懒懒( )说:“……!” 尝试说——集体交流——加上提示语,集体创造朗读。 四、视学情继续研读: A案: 学生谈到,懒懒听了妈妈的劝告,一定会改正的,也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1、狮妈妈对懒懒说了些什么呢?读读狮妈妈的话。 2、你从狮妈妈的话里知道了什么? (1) 不能永远依靠父母—— 能不能想象一下,当狮爸爸和狮妈妈都老了,懒懒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 担心、希望—— 你们读懂了狮妈妈的心!谁愿意做狮妈妈,劝劝他的孩子! B案:学生觉得懒懒是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的。 1、你觉得懒懒这样想对吗?他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有好的生活吗? 2、这可就糟啦!你想劝劝懒懒吗? 3、狮妈妈一定比你还担心,还希望她的孩子有出息。让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劝懒懒的!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 五、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 师:想不想和小组里的伙伴们一起来讲讲、演演懒懒的故事? 1、指导分工:想一想,懒懒的故事里有几个角色? 建议,可以请一个小朋友做总导演。 2、指导独立完成任务: 每个小朋友想一想,我带着怎样的心情、语气说话的?我会一边说一边有什么表情、做什么动作? 3、指导合作: 排练时,总导演负责,大家可以相互提提建议,要虚心接受别人合理的意见。有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帮忙! 4、小组合作表演。 5、指名小组表演、评议。 教后反思: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懒狮子和小树的对话,刻画了一头怕吃苦、想依赖的小狮子,并借狮妈妈意味深长的话语告诉孩子们只有勤学苦练,拥有真正的本领,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自己感觉对这篇课文,我还是吃得比较透的。 主要设计思路是:通过取名字这一环节,引导孩子把握故事人物——两只小狮子的主要特点,拉近孩子们和文本的距离。然后通过“他们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吗?” 这一主问题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体会懒狮子之所以不学本领的心理根源以及狮妈妈对孩子的担心和希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较好,这可能得益于复习环节的趣味性设计、学习内容不同于课文的呈现方式,主问题的设计还是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啊! 在课堂实际生成的瞬间,教师只能凭自己的一种直感去感受来自孩子们的对文本的解读和回应,然后对教学预设作出相应的随机调整。这种课堂策略当然受教师敏感度和经验度的影响,我在这方面明显是欠缺的。 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一年级的孩子,对名字包含一定意义、简洁上口这两个特点和名字与称呼的区别都还不能很好地把握, 因此,让他们初读课文后找到人物的特点并不难,但要将之转化名字这种形式,可能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因此,在课堂上,我费了较多的时间,还是不能引导学生自己想出比较合适的名字,有点生硬灌输的味道。 2、朗读得多,但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如请孩子劝劝懒狮子就是一个挺好的训练点。 3、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老师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合作读读、演演的环节没能充分展开,非但不能体现原本指导比较细致、有步骤的特点,反而让学生觉得很仓促,导致实效性不强。 4、对待那个“冷不丁”冒出来的不同的声音,我的处理,虽然从整体上是对路的,但方法上显然是拙劣的。如果我能更宽容一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如:“哦,你的思维真活跃,像孙悟空坐上筋斗云一样,一下子跳那么远去了!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话题说完呢!你再耐心等等,认真听听,我们等一会儿再听你的高见,好吗?” 或许孩子能在淡淡的诙谐和轻松的微笑中领会老师对他的肯定与建议,课堂的气氛也许会更活跃写些,他也许会更好地倾听他人的发言。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