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学习让学生个性飞扬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红星小学 曹海霞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文本时,通过递进式的读、找、批注、读来实现对文本深层次的思考,借此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一、读 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离不开多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也是现代心理学所充分肯定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学生读得多了,“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叶圣陶语),学生熟读了课文,理解了意思,批注时就会有话可写,有话可说。这里所说的读,有两个层面的理解:1、学生自主选择读的内容、形式。俗话说:“文贵自得”,读文章看报纸都是自得其乐的事。学生喜欢读什么,爱用什么形式读,都由学生自主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促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学生读的要求要明确。学生的自主性的读不是一味地放任自读,老师的导不能丢,要让学生明确这种感知性读的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并懂得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样才能为后面的批注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反之,则会阻碍批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时,有一个学生由于没能好好进行感知性的朗读,虽然他想表达“大自然的语言是多么奇妙”这种感受,可他很有感情地把“大自然”读成了“大自严”,让人忍俊不禁,学生当场笑倒一大片,结果冲淡了体验的氛围。 二、找 “找”是在反复的朗读中寻找重点语句或段落,它实际上是一种理解性的读。法国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课文中并不缺乏优美的词句或精彩的段落,而是缺少发现。只有让学生真正地静下心来读书,读懂内容,就不难发现书中的别有洞天。例如,在学习《春蚕》时,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纷纷找出表现母亲养蚕辛苦的句子,因此,才会有后面批注母爱伟大的精彩纷呈。找出文章的重点词句或段落,对批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之,则会如同隔靴搔痒。 三、批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批注就是让学生不断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的读书形式,它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采用了这种批注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读、找”的基础上对课文的重点词句或段落进行批注,他们有的用“?△─ ┈ ≈”等符号来做记号,有的在文章中圈圈点点画画,有的在词句旁边记录自己的只言片语,有的写上提示自己的简单的词句,有的在对文章的结构、情感、内容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整个课堂从书声朗朗中变得安静下来,呈现出动静搭配的局面。美妙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进入了深层次的思考中,并都有了不同的收获。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不同生命对文本的不同感受。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学生们的感受吧。 《火烧云》 生:我是这样批注的:“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里“烧”字写出了天空的颜色是红的,而且是像火一样是在燃烧,是在动,那种情景是非常壮观的,是很美的。 (一个“烧”字让学生体会到了火烧云的颜色、动态及气势,真不简单。) 生:“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我从这里用的四个“一会儿”感觉到火烧云颜色多而且变化很快,一会儿的工夫就会变出那么多的颜色。 (抓住重点词“一会儿”,就体会到了火烧云颜色的多及变化的快。) 《春蚕》 生1:我在“母亲微笑着,把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里。”这句话下面打了个问号。我很奇怪:母亲既然养蚕这么辛苦,可为什么还写她微笑着? (宋代学者张载认为:“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是呀,这个学生的问题提得确实好,说明他是在用心地读书。他的批注提出了本课的主要矛盾:辛苦却心甘情愿。矛盾论指出:要抓住主要矛盾。这不,还真的有学生接二连三就这个矛盾展开讨论了) 生2:我认为母亲很喜欢养蚕。 生3:我是这样批注“母亲微笑着”这句,母亲虽然在养蚕的时候很辛苦,可她每年养蚕,跟蚕建立了感情,她很疼爱这些小生命的,所以她很开心。 生4:老师,我联系了前面、后面的段落,知道母亲是因为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所以,她在养蚕的时候心里是怀着希望的,她看见这些小小的蚕,就好像看见姐弟俩的学费有了着落,所以她才微笑着。 ( “辛苦”与“微笑”似乎是一对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可正是学生们的批注,发现这对词语既矛盾又统一,它突出表现、赞扬了为子女求学不辞辛劳的母爱。) 生:当我读到“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总看见母亲的额角上渗着汗。”时,只想流泪:母亲太辛苦了,蚕还小的时候,母亲要喂嫩桑叶,不仅要去摘,还要把它擦得干干净净,剪得又细又匀,那要花多长的时间哪;蚕大起来时,母亲半夜总要起来添桑叶,你说这晚上睡觉多舒服呀,可母亲不能睡觉,得去做事,母亲多累啊!难怪她的额角上总渗着汗。我真想对她说:“您歇会儿吧,母亲。” (多么有个性化的语言,多么难能可贵的情感,它就在学生对文章的批注中得到熏陶,得到升华。叶圣陶说过:人生来就是怀着情的核。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结得丰实的果。就连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暂时落后的学生,经过读书、思考后,也在这句话的旁边批注着自己的感受:“母亲,你真辛苦,我作为你的孩子,一定会好好读书的。”这就是批注给阅读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 四、读 这次的读是品位性的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分角色读或表演式读,把课文内在的情感读出来,把课文的“味道”读出来,真正达到叶老所说的“美读”的境界。这种品位性的读是批注的最高表现形式。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在他们个性化的、有独特体验的批注基础上,课文内在的情感已然是蓄之待发、呼之欲出了。听,学生在读《火烧云》时,语速时而快时而慢,语调抑扬顿挫,充分表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让人心驰神往;学生在读《永生的眼睛》时,一个个深情款款,充满了对琳达一家的敬意,让听众有肃然起敬之感。看来,批注使学生在发展个性,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现代大学问家胡适先生在《尝试集》中说过一句至理名言:“自古成功在尝试。”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尝试,我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因为:批注,它使学生的内心感受得到大面积的关注;批注,它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认识,训练了思维;批注,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批注,它自觉地帮助学生锻炼了写作能力;批注,它给了学生个性自由飞扬的天空,使它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 资料提供者:朱海军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