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数学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璺�2021娑擃叀鈧啩绔存潪顔碱槻娑旂媴绱濋崥宥呯瑎閺佹瑥顒熺憴鍡涱暥閿涳拷1000閸掑棝鎸撻崗宥堝瀭閸氾拷      璺�2021妤傛ǹ鈧啩绔存潪顔碱槻娑旂姾顔夋惔褍鍘ょ拹纭呯槸閸氼剨绱濈純鎴犵稄閹碘偓閺堝鍣搁梾鍓у仯
您现在位置: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11数学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六年级下册 冀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如果您在下载时出现“找不到网页”的错误提示,则表明你的IE需要设置:打开IE浏览器,点顶上菜单栏中的“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找到“用UTF-8发送URL”这项,把前面的勾去掉。(观看视频演示)
试题预览
单项选择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③ )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 ②共同发展 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② )。
      ①教教材    ②用教材教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② )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      ②不要求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③ )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 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 ① )的教学。 ①概念    ②计算   ③应用题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  ②过程与方法  ③解决问题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① )的动词。①过程性目标  ②知识技能目标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③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  ②相互评价  ③多样评价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②)的过程。      ①单一   ②富有个性   ③被动10.“用数学”的含义是(②)
    ①用数学学习  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③了解生活数学11、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12、《标准》安排了( B )个学习领域。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多项选择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ABCD)。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
是非题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 解。(√)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非凡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
8、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12、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
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18、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19、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20、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填空题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熟悉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16 、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基础之上。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21、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图形的熟悉)、(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的位置)。22、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23 、“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25、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6、“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冀教版 六年级 下册 日常专题训练


上一个『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下一个『小数意义和性质 练习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缂備胶濯寸槐鏇㈠箖婵犲洤宸濇俊銈囩檨闂佹寧鍐婚幏锟�8487054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洦鏅柨鐕傛嫹13958889955 闂佹椿婢€缁插鎯佹禒瀣櫖闁跨噦鎷�13958889955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