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教师备课中心
] →
6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共『
27
』篇文摘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相关教学视频
』『
课文朗读
』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思乡怀人诗类古诗知识点梳理
[2021-09-06] [阅读次数:239]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作者简介王湾,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现存诗不多,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 二、故事背景王湾的诗...
『
阅读全文
』...
歌德《迷娘曲》简介(思乡)
[2020-07-18] [阅读次数:1463]
《迷娘曲》是德国文学家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歌唱的一首歌曲。《迷娘曲》是歌德迷娘歌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抒发了迷娘思念家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迷娘曲(之一)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
『
阅读全文
』...
王安石《读史》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2020-07-09] [阅读次数:5830]
读史/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
『
阅读全文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原文、译文及鉴赏(作品赏析)
[2019-06-25] [阅读次数:2185]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答司马谏议书(1) 某启(2): 昨日蒙教(3),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
『
阅读全文
』...
王安石《再上龚舍人书》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8-12-17] [阅读次数:348]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
『
阅读全文
』...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7-03-20] [阅读次数:2242]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
『
阅读全文
』...
陶渊明的出世与王安石的入世——论矫世变俗之志与淡泊归隐之心
[2017-02-22] [阅读次数:1310]
自古以来,宦海沉浮,出世抑或入世,一度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我以为,无论出世还是入世,请专注,请投入,请不悔。 说起出世与入世,自然无可避免地谈到两个人:王安石与陶渊明。同样志节高尚,同样沉浮官场,同样腹有诗书,同样才识渊博。一个生于北宋,一个生于东晋,一�...
『
阅读全文
』...
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王安石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7-01-19] [阅读次数:3458]
公讳锡,字昌龄。曾祖钊,祖易从,父再荣,皆弗仕。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三年,乃用举者以集庆军节度掌书记充国子监直讲。七年,乃用举者召试集贤校理。坐考锁厅①进士举籍中有不中格者两�...
『
阅读全文
』...
上邵学士①书(宋)王安石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2017-01-10] [阅读次数:834]
仲详足下:数日前辱示乐安公诗石本,及足下所撰《复鉴湖记》。启封缓读,心目开涤。词简而精,义深而明,不候按图而尽越绝②之形胜,不候入国而熟贤牧之爱民,非夫诚发乎文,文贯乎道,仁思义色,表里相济者,其孰能至于此哉?因环列书室,且欣且庆,非有厚也,公义之然也。 某尝患近世之文,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
『
阅读全文
』...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阅读答案及翻译(人教版高一必修五)
[2016-08-09] [阅读次数:1796]
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溟,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以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灿如日星之光辉。其清�...
『
阅读全文
』...
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
[2016-06-01] [阅读次数:1691]
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铺垫。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强调�...
『
阅读全文
』...
思乡诗词比较淡
[2014-04-16] [阅读次数:135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有关于故乡的美好回忆。思乡是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母题。思乡是离乡背井的人痛苦而又美丽的感情表现。我们发现,思乡主题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字始终。我们将编入中学课本的“思乡”诗词作一粗浅比较,试图去探寻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体验那份痛苦而又美丽的感情。 综观这些“思乡”�...
『
阅读全文
』...
解读欧阳修和王安石 教师随笔
[2012-03-08] [阅读次数:3195]
第一节、欧阳修 (一)生平 字永叔,醉翁(《醉翁亭记》)、六一居士(《六一居士集序》:“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 四岁丧父,母亲抚养成人,以荻杆划沙写�...
『
阅读全文
』...
怀旧:从“思乡病”到“世纪病”
[2012-01-24] [阅读次数:759]
顾文豪 前时,关于“民国范儿”的话题很是热闹了一下。在不少人看来,民国的教授、将帅、文人个个都比今日的同类来得有味道,自气质、相貌、学识、涵养,在在令吾辈心生惭汗。即便是昔日的莽撞武夫、卖笑妓女甚或蛮横土匪,也大受抬举,一时顿有众口一声赞民国之势。今次的“民国热”多少是给明年的辛亥百年做铺垫...
『
阅读全文
』...
《泪珠与珍珠》的主题是思乡怀人吗? (人教版高二)
[2011-10-25] [阅读次数:83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了一篇台湾当代作家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将其主题定为“思乡怀人”。对此,笔者感到困惑,不敢苟同,特作此文以求教于方家。 教参对该文思想意义作了如下阐述(摘录): 琦君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
阅读全文
』...
析唐诗思乡诗(作品赏析)
[2011-05-30] [阅读次数:2150]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类诗作抒写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品读这类诗作,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下面择例类析。 (一)、故园之思。李白《渡荆门送别》抒写�...
『
阅读全文
』...
古诗词中的思乡与记梦(备课资料)
[2010-06-13] [阅读次数:1846]
【引例】 题目: 阅读诗歌,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做简要的分析。 听角思归(顾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 答案要点: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
『
阅读全文
』...
王安石《桂枝香》赏析
[2009-03-01] [阅读次数:6601]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
『
阅读全文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2
[2009-03-01] [阅读次数:5656]
陆永品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住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一○�...
『
阅读全文
』...
思乡诗集锦(人教版高三)
[2008-09-04] [阅读次数:2160]
《诗经•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烛,烝断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果嬴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种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
『
阅读全文
』...
千古悠悠思乡情(网友来稿)
[2005-11-18] [阅读次数:3515]
四川省宣汉中学 汪芒 翻开厚厚的诗卷,浓郁的思乡气息迎面扑来。做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怎么来鉴赏评价思乡类的诗歌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将其类型化,然后再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方法。 唐诗的思乡情结,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 游子羁旅思乡情结 例如: 床前明月...
『
阅读全文
』...
落笔对面显深情:析唐诗思乡诗(网友来稿)
[2005-02-20] [阅读次数:2097]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有一类诗作抒写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品读这类诗作,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下面择例类析。 (一)、故园之思。李白《渡荆门送别》抒写诗人“辞亲远游”�...
『
阅读全文
』...
拔云见日 高瞻远瞩——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网友来稿)
[2004-11-17] [阅读次数:4813]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钟永辉 肖红辉 飞来峰 ,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寺前。 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千寻,言高。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意思是“高高的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高的塔,听人说早上公鸡鸣啼时,在塔上可以看到旭日�...
『
阅读全文
』...
锤字炼句 境高意远——谈《泊般瓜洲》中的“绿”(网友来稿)
[2004-08-31] [阅读次数:612]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王安石《泊般瓜洲》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向来为人击节称赞。其中,“绿”字的屡屡易换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周振甫《诗词例话》认为,“又绿”比“又到”、“又过”、“又说”、“又满”为好的原因是,“绿”字色彩鲜明,能够唤起读者的印象,引发人们的联想,增强诗...
『
阅读全文
』...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2004-08-22] [阅读次数:2664]
王安石(1021~1086) 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
『
阅读全文
』...
《两地相思,一样深情 》——古代思乡诗抒情角度例谈(网友来稿)
[2003-10-15] [阅读次数:4274]
张弛 乡思是古代诗歌最基本的精神母题之一。或为羁旅之愁;或为行役之苦;或为宦游之艰。总之,出门在外的客子总会为物所动,书写他们内心的沉郁的乡情。综观这些各言心声的思乡诗,抒情角度可以概括为两种——从己入笔和从对方入笔。下面结合具体诗歌作一浅谈。 一、从己如笔,抒写切身感受,表达思乡之...
『
阅读全文
』...
王安石:《江上》赏析
[2000-11-15] [阅读次数:33626]
jiji 王安石: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 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 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
阅读全文
』...
『
点此搜索其他与
王安石
相关的中学文章
』
『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
』『
相关教学视频
』『
课文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