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
您现在的位置: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师备课中心] → 3.古诗两首《望洞庭》《峨眉山月歌》 共『9』篇文摘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相关教学视频』『课文朗读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    平羌(qiānɡ):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夜�...
阅读全文』...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曰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评析】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
阅读全文』...

      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过诗人反复歌咏成为美丽皎洁动人的形象,赋予了它特别的生命和感情。《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
阅读全文』...

      说也奇怪,历史上曾有许多人会因我喜欢使用某一种行文方式而得绰号。骆宾王写诗文,因为喜欢用数字,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当时人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算博士”;还有的人因为在诗中连用了好几个古人的名字,就被人讥为“录鬼簿”。但是,李白在这首仅仅二十八个字的绝句中,竟连用了“峨眉山”、“...
阅读全文』...

      峨眉山,在今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县。山中多寺观。李白涉及峨眉山的诗。人们比较熟悉的有三首,一首是《登峨眉山》,这是作者早期居蜀时所作,另一首是写于晚年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这一首则是写于作者二十六岁(726)离开蜀地时。如果说李白早期是为了访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么在他即将离蜀和离蜀后写的关于峨�...
阅读全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一】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
阅读全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秀丽峻伟,李白二十几岁就游览过,写过一首《登峨眉山》。这次远游途中,再次一过。这是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夜,诗人从东北的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在蓝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面上,似乎被江水洗得更加明亮。平羌江,因为水色碧绿几乎可以染衣,...
阅读全文』...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供稿        [原诗]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
阅读全文』...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典型的干谒诗。干谒,顾名思义,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希望他们能够...
阅读全文』...
点此搜索其他与 峨眉山月歌 相关的中学文章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相关教学视频』『课文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