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民族之花
您现在的位置: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师备课中心] → 3.民族之花 共『50』篇文摘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相关教学视频』『课文朗读

    美联社罗马(2001年)12月22日电  再见了,卡;再见了,奥地利50先令票面上的弗洛伊德;在欧洲各地,3亿人正在与他们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在欧洲一体化名义下取消的是民族文化的一切象征;取代它们的是印着欧洲建筑式样的7种纸币;咔嚓一生摄下多少风流人物;——著名摄影记者艾格纳逝世美联社马萨诸塞州大巴灵;因斯�...
阅读全文』...

    前言:中国钱币发展演变过程与钱币文化概览    “中国钱币”:指退出流通领域的历史货币,我国历史上用作交换的媒介,时间范围涵盖从商朝到中华民国时期,上下四千年;包括贝、玉、石、金、银、铜、铁、铅、锡以及麻布、棉纸等不同质材,从贝币到银圆铜圆,以方孔圆钱为主要货币形态。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
阅读全文』...

    赵杉领    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汶川为中心的一百多个城市、乡村突发一场惊心震魄的8·0级强烈地震。也强烈震憾着中华同胞的心。    一  一刹时,天柱动,  山摇地裂,房倒楼倾,  黄尘盖地,日月朦胧,  走兽恐吼,飞禽惊鸣……  一场惊天魔难,  吞噬了多少无辜生灵!    顷刻间—�...
阅读全文』...

    通州区实验中学  狄袁辉    《火把节之歌》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充闾所写的一篇反应彝族节日——火把节的散文,被选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作品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彝族重大节日——火把节的盛况,给我们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艺术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阅读全文』...

      确山县任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陈爱强    心中有棵树,那是民族之树,它的名字叫“华夏”!  心中有棵树,那是精神之树,它的名字叫“炎黄”!  心中有棵树,那是团结之树,它的名字叫“九州”!  心中有棵树,那是长青之树,长盛之树,长寿之树,它的名字叫“中华”!  这棵树...
阅读全文』...

     加大民族教育基金投入,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    陆庆开    摘要:随着网络、广播、电视等文化传播媒介迅速发展,农村乡村每个角度都充塞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改变了农村文化生活方式,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包括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舞蹈、民族山歌、民间刺绣工艺等已有所复兴,但因为外来文化的渗...
阅读全文』...

     【作文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前不久,全国高校200多位英语教师云集上海,批阅26万专业英语四级卷。一道关于端午节的试题四问:一问屈原的性别?回答非男即女;二问:屈原生活的年代?答东周西汉的,南唐北宋的,淸末民初的,花样繁多;三问:屈原之死?答被国王一刀砍了脑袋...
阅读全文』...

     通过“中华民族大家庭”主题班会,了解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习惯。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国家,从而产生对少数民族热爱的感情。   二、班会准备   1、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收集6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3、准备两串塑料葡萄,�...
阅读全文』...

     中考、高考已经把语文学习转化为极端功利的学习,人类的文化、高尚的情思,都被小块切割打包,当作积木出卖。    快餐式学习,理科式学习,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    愚以为,当代语文教学最大的不幸是不“产生”思想。    说到底,语言训练是民族思维的训练,阅读训练是民族思维的训练,写作训...
阅读全文』...

        演讲稿:响应时代召唤,弘扬民族精神  巍巍魁山下,悠悠东河畔,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耸立着一座千古不倒的丰碑,以其炙热的灵魂温暖着质仆的中江儿女,他虽离我们而去,却不能阻止我们对其绵延的敬意和爱戴之情。  驻足英雄的丰碑前,我不禁思索着一个问题:何谓英雄?终于,我明白,英雄是将青春碧血献丹...
阅读全文』...

      我们读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再次感受到了伟大来自平凡。    一位漆工做了一件好事:在一次为人漆船的过程中,不声不响地将船上漏洞补好了。而这一平凡的举动,最终却救了几个年轻人的生命。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当“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震撼杭城、感动中国的时候,他的姐姐说了这样一段话:吴斌�...
阅读全文』...

     一、全国大纲卷2012高考满分作文    全国大纲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
阅读全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扬首义精神,铸民族灵魂”。     打开记忆的闸门,翻开尘封了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页,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打响了�...
阅读全文』...

     《雪》写于1925年,当时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而北方还被封建军阀盘踞,处于一片寒冻之中。居住在北京的鲁迅在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中,用他犀利的文字顽强的斗争着,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  《雪》的构思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前文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绘出了�...
阅读全文』...

    中华民族有没有本土精神?如果有,为什么在近90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自己不提倡自己的本土精神?回答这两个历史问题必须考虑到中华民族的本土精神发展中的两大波折,一是长期封建主义的压制。本土精神中的先进因素被学术界忽略,封建糟粕充斥文化教育市场。二是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本土精神被当作旧东西遭到全盘否...
阅读全文』...

      摘要: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关键,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沉闷,缺少活力的现象,而活力语文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活力课堂  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是一直以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
阅读全文』...

      摘要:边疆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通过引导学生的“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进而改变学习的现状。   关键词:朗读 激发兴趣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发现边疆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与内地和沿海大城市里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边疆学生的语文学习�...
阅读全文』...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
阅读全文』...

      中国很早就关注民俗,并把它作为国家治乱的表征。近现代以来,不少作家重视作品的乡土气息,有意识地在写作中作较为细致的民俗描写。鲁迅那些以绍兴为背景的小说就很注意对江南民俗的描写,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鲁迅不是民俗学专家,其作品中细致的民俗描写只是出于追求写作的�...
阅读全文』...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深圳讯(记者刘启达、廖嘉明)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等主办的“国际人才高峰论坛”昨日在深圳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论坛上作了“人才培育与教育创新”的演讲,炮轰我国现行教育中的三大“病症”。    文理分家导致人文情怀缺失    朱永新指出,�...
阅读全文』...

    吉林省九台市营城一中 王秀玲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方面我们比常人更多的感受着汉民族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她深感骄傲,另一方面,我们又比常人更深刻的感受到他所受到的不恭不敬,为她深感不平。        我的学生是初中考上来的尖子生,编在实验班里。实验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考好点的大学。学生�...
阅读全文』...

      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赐予的光荣,长江、黄河交织成几千年历史的经纬。    我们的文明,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文明便是这样地冲出了宇宙与变迁,绵延了中华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横跨千年的时空,为我们世代所传承,所发扬。    汉语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它可以很豪迈很大气,亦可以很...
阅读全文』...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吟诵着唐人的诗句,我们沿着蜿蜒东流的黄河一路走来。沿途有浩瀚荒凉的漫漫大漠,有风光秀美的乡村小镇,有万象更新的繁华都市。如血残阳中的袅袅炊烟,伴随着浪潮涌动,向我们诉说着母亲河给予我们的一切:那孕育生命的乳汁,那蕴藏无限深意的语...
阅读全文』...

      2005年6月11日,农历端午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怀揣着数十年来挥之不去的“屈原情结”,时隔六年之后再次来到屈子怀沙自沉之地,引领30万民众诵读其新诗《汨罗江神》祭屈原 。        中新网5月14日电 中国台湾诗人与散文家余光中,十三日抵达湖南石门,参加在石门举行的“二○○六中国湖南石门茶文化论...
阅读全文』...

    湖北襄樊五中 李锡林         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     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和觉醒……     他走了,他的“呐喊”还回响在我们的耳畔1     他走了,他与“铁屋子”寂寞而韧性的战斗仍在我们的眼前!   ...
阅读全文』...

    【摘要】“近体原则”使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满意的效果,它缩小了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特别是运用在少数民族学生身上较为突出。因为它对于改善教学氛围,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运用能力确实是很有效果的。  【关键词】近体原则  民族学生  教学应用  现代教育思...
阅读全文』...

    李明隆      田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人,现代著名诗人。抗战时期,他倡导街头诗运动,创作了大量鼓舞人民抗日热情的诗篇,收入《给战斗者》《呈在大风砂里奔走的岗位们》《抗战诗抄》等诗集中。闻一多在《时代的鼓手》一文中,称赞田间的诗说:“这里没有‘弦外之音’,没有‘绕梁三日’的...
阅读全文』...

        《狼牙山五壮士》未删 教育部称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丢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3月28日 08:04:40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3月27日讯 记者温红彦报道:针对近日部分媒体报道“小学语文教材删除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阅读全文』...

      林思云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却不多。中国56 个民族中,藏族、蒙族、维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汉族却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汉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在不少情况下显得比较尴尬。比如19**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俗称“大团结”,票面上的各民族穿着各自的民�...
阅读全文』...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意象繁密朦胧,表达新奇怪异,情思深奥晦涩的诗歌。语文教材注解寥寥,教学参考书只收录了一篇介绍穆旦诗歌的评论文章,与《赞美》关系不大,市面上所见到的各种教辅丛书也有意无意的回避对此诗的解读,最近两三年的语文教学杂志、报纸也少有刊登解读《赞美》的文章�...
阅读全文』...

    策划者: 宜昌市第五中学 李惊    项目创意: 拓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深邃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辨析能力和实践精神     项目名称: 民族心 民族魂——鲁迅作品综合品读活动     时间范围: 200...
阅读全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的名言。        近代中国人对这位民族英雄几乎家喻户晓。他那充满着中华民族气慨和高尚节操的诗句,以及他好唤起中华大地民族正义的《正气歌》,永远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象屹立在华夏国土上空,浩气长存!       ...
阅读全文』...

    盛邦和         我们说建立民族的信仰。然而信仰不是凭空产生的,要有民族传  统文化做它的基础。熊十力是中国当代新儒家思想的奠基者,他的信  仰当是民族的信仰,而其信仰的根底来自中国的传统。     他自述较早从王船山思想处获得信仰建立的启示:   “乃忽读《王船山遗书》,得悟道...
阅读全文』...

    作者:(210003)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 王雷    四、“高考之痛”源于“教育之病”  按照何永康教授的说法,中国人口众多,高考必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高考又是目前甚为珍贵的一方“净土”,应当维护和坚守!他还说,我国目前高考取“总分制”划分数线,并不是“分数至上”,因为他在教学中发现,“600多分...
阅读全文』...

    作者:(210003)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 王雷  一、何谓“高考之痛”?  《扬子晚报》报道:高考成绩公布后,南京又一次落在兄弟城市后面;在前两天的志愿填报现场,平时不错的考生看着到手的成绩,和家长们一起黯然落泪。今年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面前:在考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本科达线的考生下降到4700人,比去年反而...
阅读全文』...

    茶店民族中学 向荣        近几年来,我校在“着力教育创新、创办特色学校”的大旗下,努力着手构建“以立志成材为主体的激励性德育模式;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以优质高效为标志的效率与效益并举的后勤服务;以科学民主为先导的柔性化人事管理模式”四大支柱管理模式体系,以目标管理理...
阅读全文』...

      黄德献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社会结构也稍然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于农村的生活方式、生产格局等模式的改变。他们已经改变了长期以来仅靠农业收入的单一经济来源,更多带来了工商业、信息业方面的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多,消费结构和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和优�...
阅读全文』...

    安徽省濉溪县南坪中学 朱凯   邮编:235126      暖国的雪,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
阅读全文』...

    山东省苍山一中 李梦桃    摘要:    本文抓住语文科的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的特点,教学目的以“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濡养民族性情,塑造民族精神”为主的决策,通过文学作品与人的精神塑造之间的密切关系,尤其是汉语文中文学作品与民族精神水乳交融的关系,明确了语文教学民族性中不可...
阅读全文』...

    韩全富    语文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关键,是文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文化得以承传的基本途径和保证,是人们获得文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人们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文化则是语文的全部内容和灵魂。对于个体来说,文化决定了人的语文品位的雅俗高低;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化决定了其语文的生命力和活力。 ...
阅读全文』...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2002-12-11   盛大林        我以前就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汉族人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但岳飞所抗击的女真族的后裔们不知作何感想?如果要他们把自�...
阅读全文』...

                 东方网  12月6日       东方网12月6日消息:据中新网报道,中国教育部定出新版《高中历史教学大...
阅读全文』...

                   作者: 韩军 - hanjun             ...
阅读全文』...

      2002-08-12   K12网友:coolwy        闲暇时翻看了一本文革时期的《十万个为什么》,顿时思绪如潮,产生了诸多有关当今教育形势的思考,一吐为快,与众行家斟酌。     书的第一页十分醒目地写着...
阅读全文』...

        刘建平(思想境界)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于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视为中  华民族追求进步与解放的历史性转折点,五四这一理想主义的简约指  称也成为激励青年和知识分子奋斗的光辉旗帜。在接受了五四新文化  传统教育的中国人心中,五四是永远年轻、常言�...
阅读全文』...

             作 者:汪俊强 指导老师:吴春平         内容摘要:金庸小说对华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原因在于,金庸小说在内容上以充沛的现代意识为主导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苦心孤诣的梳理和阐扬,暗合了我们当前重塑民族文化本体的期望;在形式上融历史入传奇、借传奇表现传统,形成了�...
阅读全文』...

        罗家伦(儒学新教化)       研究一个民族的思想特质,颇不容易。因为思想的特质,即使可  以反映某一民族思想的特殊部分,但不能以部分来概括全体。而每一  时代的思想,受该时代的影响所表现的趋势,各有其着重之点,且各  时代有各时代之不同。同时思想家的思想与一�...
阅读全文』...

          我生在北京西郊大学区里。长大以后,到美国留学,想要恭维港台来的同学,就说:你国语讲得不坏!他们也很识趣,马上恭维回来:不能和你比呀。北京乃是文化古都,历朝历代人文荟萃,语音也是所有中国话里最高尚的一种,海外华人佩服之至。我曾在美国华文报纸上读到一篇华裔教授的大陆游记...
阅读全文』...

              上海 蒋立民        种族与民族  当今世界各民族所处强大或落后、富足或贫困的  不同结局,不是各不同民族不同历史发展的偶然,而是各不同民族先  天所属不同的种族决定造成的。优秀的种族,其生理素质优秀,其具  有创造�...
阅读全文』...

            思想境界 喻希来        无论是从海外引进民族主义的观念,还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呼唤  对外的国民运动,梁启超起到了其他人无可替代的历史先驱作用。他  对于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基本禀性理性而非单纯情感的,基于国家共  建而非种族意识的,对外抗争而...
阅读全文』...
点此搜索其他与 民族之花 相关的中学文章
搜索本课相关的课件』『相关教学视频』『课文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