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案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 在理解、品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悟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4.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关注《史记》,选择其中的一两个小故事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上学期我们认识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他完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国榷》,从谈迁的身上我们还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能驱散绝望之云。”在《国榷》之前还有一部更伟大的历史巨著,板书《史记》,让学生谈了解,板书司马迁,简单介绍。 2.读全文,找一找,课文中介绍《史记》的句子。出示“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是他用生命写成的。”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你知道发愤的意思吗?(痛下决心,积极努力) 再读句子你,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为什么要发愤?为什么是用生命写成的?怎么能完成这么伟大的作品?)今天,我们就回到两千多年前,去目睹去感受――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1. 自由读 2. 指名读,正音 3. 课文中写的和你猜的一样吗?多种形式来读课文。 (1)为什么要写?分别读一、二小节,归纳小节意。 你觉得哪句话最能概括这一节的意思?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资料。 (2)怎样发愤写的?第三小节。 要来概括这小节的内容,你关注到了哪些关键的句子?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 《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书。 你能整合这三句话说说这小节写了什么吗?提炼忍辱负重。 一场飞来横祸让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到了死,但是为了完成《史记》,他忍辱负重,发愤写作。 三、学习课文的一二小节 一部辉煌巨著的诞生要靠一辈子的准备,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就在很小的时候,写史记的这颗种子就在司马迁的心田里播下了,读读课文第一节,你认为有哪些原因让日后的司马迁能著成《史记》? 1. 黄河流域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英雄的故事,他是听着英雄的故事长大的,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司马迁的血液里注定奔流着黄河不屈的精神。会听到哪些英雄的故事?尧舜禹的故事,(复习朝代歌,了解有名的人物)每每听到这些故事,司马迁会有怎样的想法?要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英雄,要把这些故事记下来,传给后人。 2. 受父亲的影响。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谈博学,精通天文、《易》学和黄老之学。司马迁从小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十岁起诵读「古文」,后随父去长安,同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 十九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后又出使巴蜀,到达今天昆明一带大西南地区。 3.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从小就胸怀大志,志存高远,博闻强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完成编写史书在作知识的准备。让司马迁独自担当起写《史记》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生读好父亲的临终遗言。父亲是怎么说的?父亲还会带着怎样的感情说这段话? 这是一位临终的老人,他泪流满面地说―― 这是一位父亲在努力倾诉着他最后的心愿―― 一生满怀抱负,却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他语重心长地说―― 看着奄奄一息泪流满面的父亲,听着他的谆谆嘱托,司马迁会怎么想怎么说? 为了自己从小立下的志向,为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于是他每天忙着——忙着——当他累了,倦了,他都会想起父亲的话—— 正当司马迁埋头专心致志地写作时,发生了怎样的事让司马迁会更加发愤地写《史记》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节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司马迁是看着黄河水、听着英雄故事长大的,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爱上了历史,当父亲去世后更是牢记父亲的嘱托,专心致志地编写《史记》,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理解什么叫“飞来横祸”,文中指什么?划出有关句子。为什么说是飞来横祸呢?(学生谈,有困难出示历史事件) 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他善骑射,曾率800骑兵深入匈奴腹地二千余里,平安返回,被拜为骑都尉。天汉二年,在对匈奴作战中,汉武帝用人唯亲,让他的亲戚李广利任总指挥。李陵不甘于受这个不学无术的庸才指挥,就请求带五千士兵作战。对这样一个明知是冒险会出现严重后果的请求,汉武帝居然同意了。汉武帝是这样想的:我看你李陵有多大本事。这就是说汉武帝从内心就没想让李陵胜利。李陵出发了,路经老将路博德的防区。路博德认为此举不可,向汉武帝提出留李陵暂住,避开对匈奴有利的秋高马肥的季节,而改为春季进兵时,汉武帝却怀疑这是李陵害怕匈奴想拖延出兵。便命他九月出发,汉武帝的这一决策又是错误的。李陵遵命率步卒五千人向北行30日,至浚稽山扎营。匈奴八万骑兵人围攻李陵。李陵率部下奋力杀敌,战斗尤为惨烈,可是终究寡不敌众,军中箭矢用尽,援兵又没到,李陵被追兵俘虏,自叹“无面目报陛下”,于是投降。群臣都斥骂李陵,司马迁为李陵申辩了几句,却因此遭受了酷刑。 2.同学们知道司马迁所受的是一种怎样的酷刑吗?教师介绍腐刑,司马迁一个堂堂的七尺男儿就成了太监,变得男不男,女不女,你能体会司马迁受了酷刑之后的心情么?(这对人的身心是一种摧残,更是对人格极大的侮辱。)读读课文中是怎么写的?感情读。 看看司马迁在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中倾吐了心中的痛苦和愤懑: 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我每日腹中肠子九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惚惚,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自己简直就是个太监,连深山岩穴之中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处! 士可杀不可辱,司马迁此时觉得活着是没有尊严的活,简直就是苟且偷生,所以他――几次想―― 是生还是死,在生死两难的痛苦中,司马迁最终选择的是——生。司马迁怎么想的,竟让他忍辱负重,顽强地活下来了? 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⑴自由地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有的人的死的价值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⑵司马迁认为什么样的死才算是有价值的呢?(不被命运屈服,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活着的时候能造福于人类;不让一生虚度,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⑶来看看司马迁心中哪些人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⒊出示《报任安书》: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写成了《周易》;仲尼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秋》;屈原放逐,就写成了《离骚》;左丘眼睛失明,就有《国语》传世;孙子受了膑刑,就编著了兵法书;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吕览》才流传于世;韩非被囚于秦,有《说难》、《孤愤》传世;《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作品。 可是当初背负着痛苦与耻辱的选择,面临着求生与求死的抉择却是多么的艰难啊! 透过监狱的铁窗,他仿佛看到了那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仿佛听到了乡亲们讲述的英雄故事,那里有自己的理想啊;凝视那昏黄的油灯,他仿佛看到父亲正盯着自己,对自己诉说着什么……他心中的念头逐渐清晰起来!我不停地追问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司马迁啊,司马迁!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读司马迁想的话。 引读: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他写下的仅仅是一行行字吗?写下的是――写下的是――(不屈的精神,自己的信念,生命的感悟) 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学习第四节 1.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理解“前无古人”,意思就是在这之前,从来没有 。 这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年限跨度达三千年之久,由于司马迁敢于写事实,同时又带着自己的情感去理解笔下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文笔优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无论是从历史价值还是从文学价值来看都堪称典范。难怪鲁迅先生看了《史记》之后,也高度评价。说他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出示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和司马迁有关的词语,读: 家学渊源 耳濡目染 博览群书 名山大川 牢记嘱托 挺身而出 犯颜极谏 飞来横祸 不白之冤 悲愤交加 轻于鸿毛 重如泰山 忍辱负重 奋笔疾书 毕生心血 辉煌巨著 请你用上一些词,写一写你眼中的司马迁。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历史伟人,他叫—— 司马迁。 记住他写的这部辉煌巨著—— 《史记》。 板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