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 抄写描写生动传神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小提琴演奏的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欣赏一些小提琴演奏的曲子。 一、导入课文,聚焦重点 继续学习《唯一的听众》。如何学习这篇文章呢?(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神等) 二、细读课文,感受真诚 1. 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老教授的语句勾画下来,并进行简单批注和交流。 2. 第一次交谈:读句子 “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并体会其意思。(面对这难听的琴声,老妇人没有受到影响。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她有修养……)“平静”的神态给了“我”怎样的力量?(继续练下去的勇气) “是我打扰了你吗?”(这句话告诉“我”难听的琴声没有打扰她;从“满头银丝”、“格外晶莹”可以看出她待人和蔼可亲。) “你一定拉得很好”(这句话给了“我”肯定、鼓励,让“我”没有负担,大胆练习),思考:老妇人说这话时表情怎样?语气怎样?心里会想什么? “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就在每天早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她主动要求做听众,关爱“我”,支持“我”,同时也告诉“我”要天天练习。) 再读,你感受到什么? (鼓励,期待,坚定,用心良苦) 3. 第二次交谈:“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未有过的感觉。”(对比读,指名读,体会老教授的真诚) 4. 第三次交谈:在老人的鼓励下,“我”刻苦练习,拉的曲子越来越动听,老教授竟然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再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的进步;“我”坚持不懈、刻苦练习的精神;以“我”的进步为快乐幸福;体会到老人的真诚无私……) 5. 当“我”从妹妹的话中得知,老妇人不仅不是聋子,而且还是最有声望的教授,又是首席小提琴手时,“我”被震撼了,感动了,“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老人与“我”素昧平生,却给“我”了信心,使“我”的技艺提高,让“我”感受到老人的真诚和无私,让“我”看到了老人那宽广的胸怀;老人对“我”的帮助很巧妙,是在不知不觉中督促着“我”,让“我”感受到老人的伟大)从“安详”、“微笑”中体会到什么?(表扬“我”,鼓励“我”,用投入的欣赏,说明“我”进步了,使“我”信心十足)从“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体会到什么?(“我”进步了,但仍然需要努力,再攀高峰。) 再读对话体会“我”与老人之间的默契。 三、精读课文,理解“秘密” 出示句子:“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这两个“秘密”有什么不同,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 老教授使原本失去信心的“我”爱上了小提琴,小提琴成了“我”难以割舍的爱好。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我”总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这是为什么? 2. 学完课文,我们仍然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老教授那慈祥、和蔼、真诚的面容,为什么老教授的形象会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 小夜曲: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独唱或独奏的歌曲或器乐曲。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种爱情歌曲。其音乐情绪缠绵委婉,常为青年人徘徊于恋人窗前时所用,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通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另外还有一种供乐队合奏的小夜曲,其曲调轻快活泼,始于十八世纪末,常为上流社会达官显贵餐宴时助兴而用。 ★ 小提琴:弦乐器,琴身由木材制成,琴弦则由纯钢制成。它的长度是多种多样的,但琴身常在36厘米左右。小提琴是四根弦的乐器,通过琴弦振动发声。现代的小提琴源于16世纪欧洲早期的四弦琴。意大利的小提琴是世界上最好的,特别是阿马提家族制作的。 资料提供者:
|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