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情: 课件出示各种灯笼图片: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分别出现不同的灯笼图片) 在过去的年代里,过春节的时候,农村的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就是夜晚打着灯笼在漆黑的小路上行走、玩耍。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关于灯笼的故事。 课件出现课题:心中的那盏灯 指名(2~3人)读课题。 引导质疑:你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主动思考,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学生可能会问:1。心中的那盏灯是什么?2。为什么说心中的灯? 3。这盏灯什么样?4。什么留在了心中?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认读生字。 2。检查认字情况。 (1)课件出示有关词语,反复、多种形式认读。 (2)课件出示生字:认读并指导书写(略) 重点指导“盏”、“巷”、“夸” [重视书写指导,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默读课文,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4)回答部分问题:心中的灯是什么? 三。整体感知课文。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建立起文字与心灵的沟通,为下面的品读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并提示相关词义,区分同音字。 2。出示生字卡片,巩固重要笔画或易错笔顺。 二。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使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语句?用曲线画出。 抓住重点问题,全文阅读,尊重学生感受,从情感入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件出示学生说到的语句,进行感悟朗读: (1)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重点引导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感受父亲的感觉: ○1“停”、“擦”、“捂”。说明一直摸着冰,冰在不同地融化,太冷了,擦掉冰水,用脖子的热度使手暖过来,以便能灵活打磨。 ○2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爸爸这样做要干什么?(继续打磨冰灯龙。) ○3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合前面的做灯笼的原因理解家境和爸爸的态度,感受爸爸的爱。 (2)父亲疾步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引导学生通过“疾步”、“连连”、“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感受爸爸当时的心情。 (3)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 此处以读代讲:评议“分明”、“真凉”该如何读。 3。品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在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小组讨论。(3)交流:理解:为什么痛快?想象:夸奖什么?心理珍藏的是什么?(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延伸: 你生活中有这样的感人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实践活动:.分角色自愿组合朗读课文。 2.对爸爸妈妈进行一次专题采访,请父母讲一讲对自己感人的爱的故事 资料提供者: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