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顿节上看赛牛》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查找、收集有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2.“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藏语中,雪顿节的意思是“喝酸奶的节日”。一般在藏历7月初举行,为期3—5天。节日期间,藏族人民观看藏戏,同时举行游园活动,弹唱、歌舞、赛牛,尽情欢乐。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牦牛会。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字音都读准了的同学把书立好就大声读课文。 3.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按小组顺序带读生字生词。出现问题及时订正。 谁愿意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生字中复杂的字形,易错的字音,难理解的字义。 检查学习情况: 读音:崭惨豁 笔顺:砸骨 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大家认得真好,有些字不但要求会认而且还要会写呢。 指导写字 1.上下结构的字:赏、牵、崭、不要写得过长。 2.左右结构的字:脾、踢、嫩、不要写得过宽。 3.“赏”字最后一笔是点;“牵”字第三笔也是点。 4.“砸”最后一笔,“骨”第三笔都是竖折。 五、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字卡,复习检查。 (1)会认字(组词)。 (2)会写字(说记字方法)。 2.检查朗读。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1.出示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一场赛牦牛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雪顿节赛牦牛会的哪些情景最有趣?哪些情景最让人揪心?画出有关语句。 (3)读一读这些句子。 2.组织交流 重点体会、点拨 板书: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 (1)“荣耀”“节日盛装”“出征的勇士”的意思,说明什么? (2)主人的动作、牦牛往前冲的情景及“甩鞭声、砸地声、叫喊声”客人们的担心,写出了比赛场面的壮观、惊险、热烈。 (3)“没有取得名次的骑手,也不介意”说明参赛者都有一个好心态,目的是图个好心情,跟着高兴。 3.指导读 读出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跟读。 三、回归整体,深化“欢乐心情”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汇报学习本课后的收获。如:思想方面、写作方面、有感情朗读等。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让学生去想,去交流资料,激起学生对各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 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牦牛发怒奔跑及它与主人亲近的语句,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五、布置作业 查找、收集有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做展板。 板书: 雪顿节上看赛牛 比赛前 —— 比赛中 —— 比赛后 节日盛装 惊险壮观 满意而归 资料提供者: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