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望洞庭(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高天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3个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投影片两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会背诵。 一、揭示课题 1、导入: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听?(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11 古诗两首)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峨眉山月歌》。(板书课题) 2、解题。(1)简介峨眉山。(2)简介作者:李白 唐代诗人,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 2.自读课文。A 拼读字音:峨、羌、君、渝 B 指名朗读,点评 C 再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不理解的注上记号。 D 交流 三、精读课文。 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疏通诗句。(主要解决疑难之处) 教学前两句 半轮:上弦月或下弦月(看图理解) 影:诗句中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的意思。 句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教学后两句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句意: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闭眼,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4)教师描述: 一个深秋的夜晚,年轻的诗人告别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友人,登上了去三峡的帆船,当小船行至平羌江时,诗人抬头看到了峨眉山顶那明晃晃的月亮,低头一看,那月影倒映在水中正跟随他前行呢!唉,诗人低下头,心中一片惆怅,月影能够伴随我,而我的友人 却留在了 清溪,想见也见不着了。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5、指导朗读。要读出诗人思念友人的感情,语调要低缓些。 范读、指名读。 6、 指导背诵。 四、 作业 抄写古诗并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望洞庭》,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感悟诗的意境,会背诵。 一、复习检查:指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学习《望洞庭》 1、揭题解题。 (1)理解“望”。(“望”即“向远处看”) (2)介绍“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现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那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洞中有君山,名胜很多。 (3)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4)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他的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望洞庭》是诗人秋天行经洞庭湖所作。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学。 要求:(1)拼读“未”、“螺”。查字典了解“磨”的两个读音的用法。(2)查字典或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相、和、磨、遥望。 (3)读通课文,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1)指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诗句。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指导 1、 引导理解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镜:铜镜,本课喻洞庭湖面 磨:磨拭,即擦 句意: 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轼的铜镜一样。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句意:远远望去那在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在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同桌互说句意 2、思考讨论。(1)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2)“湖光秋月”为什么会“两相和 ”?(3)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3、引导诗的意境。 这首诗的意思大家都懂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所描绘的画面。(1)看插图,指名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2)范读诗句。学生结合诗句内容相机指点图画,引导学生将诗句和图画联系起来。(3)教师描述诗歌所描写的景色,学生闭眼感受(4)你能把你描绘的画面说给大家听吗? 四、指导朗读,背诵 五、指导写字 六、作业 抄写古诗并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作者邮箱: gaotian111981@.sohu.com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