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开遍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浅谈如何创建绿色的语文课堂

盱眙县旧铺实验小学   张永刚  

    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由此“绿色”这个概念已深入人心。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把这个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现谈谈我的理解。

概念: 什么是“绿色语文”呢?简单的说,所谓绿色语文,就是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语文学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这种语文课堂必须“以人为本”,关注师、生精神生命,使师生的精神生命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蓬勃的发展。当然也包括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但“绿色语文”所指的人文关怀还包括学生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发展。 

 今天我以构建绿色语文创建绿色课堂和大家探讨一下:

  1.关爱学生,让学生的生命之花完满充盈地绽放。

 爱心是构建绿色课堂的基础,教师要以一颗热爱学生之心,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语文课堂环境,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使人快活,能激发人的潜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在“绿色课堂”中,“赏识”、“尊重”是教师示爱的一种有效方式。上课时,教师的口袋中要多带些“高帽子”,多说几句赞美的话、表扬的词,学生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教师还要舍得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见解,“蹲下来和学生交流”。这样,课堂充满了“爱意”,教学才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充满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尊重与理解,学生才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课堂充满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2.赏识学生,让学生的天性自然地流露。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任务不是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停留在理解课文的层面,而是激发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去交往,使语文教学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彰显个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如教学《自己去吧》一课时,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鸭妈妈不是好妈妈,她让小鸭自己去游泳,遇到危险怎么办?”提升为一个富有争辩性的问题:“鸭妈妈到底是不是好妈妈?”于是,一场课堂辩论便热闹地展开了,学生们激情荡漾,潜在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挖掘,他们在文本的世界里自由驰骋,在与文本、与同学的对话交流中主动建构,学有灵性,学有个性,课堂充满了鲜活和灵动。 昨天讲了第10课《惊弓之鸟》一文时,我有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在多数学生根据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对射箭高手更羸的经验之谈表示认可和赞扬后,也有少数学生谈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一个同学说,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这只可怜的惊弓之鸟身上吸取一点教训,那就是从小就要培养自己经受挫折的能力,不能像这只雁一样,只因为被箭射伤过,后来一听到弓弦响就惊慌失措地坠落到地上。我们班上不是有的同学曾经因为某次考试不及格,受到家长的训斥,现在一听说考试就心慌吗?这个学生由落地的惊弓之鸟谈到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经受挫折的能力。这是本课教参书书上并未涉及到的内容。我带头为他的独抒己见鼓掌。

 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更羸的所作所为不值得称赞,因为他缺少人道主义。他明明知道那只受伤的鸟不能再受惊吓了,但为了在国王面前显示自己的高明,又故意拉动弓弦,使那只可怜的鸟又一次遭受精神上的打击,摔落在地上。鸟是人类的朋友,更羸的恶作剧有点残酷无情了。这位学生,居然能从保护鸟类的角度来谈感受,体现了孩子注重情感,同情弱者的心理体验特征。同样,这样的感受内容也是教科书上没有的。虽然有的学生认为此说有点牵强附会,但她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且言之有理,这一点就值得充分肯定。我又一次带领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之后的语文课上,学生们独抒己见越来越踊跃,甚至经常会发生面红耳赤的争辩,争辩的内容既有对课文形象的不同感受,也有对词句的不同理解。七嘴八舌的发言,不同思维的碰撞,使课堂上显得有些乱,但我非常地高兴,因为每个人都在参与,都在思考。

 3.尊重学生, 放飞学生的心灵。

专家断言: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学生作为一种生长着的生命的存在,它需要教师从人文的高度对其的生命发展加以观照,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翅膀的机会。也只有洋溢着人性之美的课堂,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王老师在执教《古诗两首》时,在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时,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葬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他们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们!”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中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王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王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尽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的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与其说王老师在教朗读,不如说他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人文精神。在反复的朗读中,孩子们由心急到担忧到对当权者纸醉金迷的无限愤怒,爱国的情感在迅速积聚,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一位老师在教《春天》一课时,课前折了一枝桃花带进课堂,问小朋友:“桃花为什么开了?”老师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回答:“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所以桃花开了。”不料小朋友说的全不一样。有的说:“桃花睡了一个冬天,现在打了个哈欠醒来了,桃花就开了。”有的说:“桃花听到小朋友在草地上唱歌、做游戏,它睁开眼看看,也想来快乐快乐,就开了”……老师有点儿不满意,这时,一位小朋友举手问:“老师,那你说桃花为什么开了?”这时,老师猛然醒悟,干吗非得说“天气暖和了呢?”小朋友们的感受不是远比这知识本身宝贵吗?于是,就笑着说:“桃花呀,听到小朋友们说得那么棒,就仰起脸笑了,所以就开了。” 

 语文教学又是极具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学生创造个性表达的舞台,要尊重学生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表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是最好的人文关怀。 

这就是我们的“绿色课堂”,它因为关爱而精彩,当学生感到有一滴圣洁的露珠滴落在灵魂深处的时候,当他们被没膝的丰草所震憾的时候,当他们为蜻蜓的薄翼而感动的时候……凭借符号与语言、自然与生灵、真诚与热情播撒的种子,就已经在一颗幼小的生命里生根,发芽。我们也可以说,教育的目的达到了。 

“春草年年绿”,走进绿色课堂,关注绿芽发展,绿色课堂是理想中的语文课堂,也是语文教学的新境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能真正与学生一道走进绿色课堂,在绿色课堂中徜徉,我们将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诗意与真谛! 

总之,只有有效的教学才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灵,放飞囚禁的情愫。愿每一位教师都能自如地驾驭课堂,改造我们的课堂,这是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语文教师的责任;改造我们的课堂,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要求。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在关注学生健康的基础上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和学生一同成长、一同放飞心灵。

让语文课堂响出生命成长的声音

                   盱眙县旧铺实验小学  张永刚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生活的地方。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生命潜能的开发过程,又是生命中活力、情意、智能等发展生成的过程。语文学习是最复杂最富弹性的,他与生活的外延几乎相等。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有多丰富,语文也有多丰富。通过语文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语文、感受世界、感受生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

一、变“讲堂”为“学堂”,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力

叶澜教授说:“……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他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然而,如此重要、能体现师生生命价值的课堂,事实上往往是学生厌烦的场所。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滔滔不绝,自己默默无闻;教师归纳答案,学生认真笔记;课堂成为教师施展表演才华,学生被动接受的讲堂。

汽车需要马达,轮船凭借轮机,飞机依赖引擎,学生语文学习同样倚重学习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实验过程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1.激活各种因素,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

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影响,正如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生命即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往往无助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在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中也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的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因此,教师要尊重课堂,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平时课堂往往是少数学生唱戏,多数学生看戏,看戏的同学并非不会,而是老师对他们关注太少。张明枢是一个很内向的学生,课堂上很少听到他的声音。在讲授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对于“心脏”的理解,他有意要举手但一贯的懦弱致使他又将手缩了回去。这时我将微笑及时的送给了他,他很快理会了我的意图,大胆地举起了右手。

2.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情感常常使每一件在它影响下产生的事物具有特别的、浓厚的趣味;他甚至使事物具有特别的魅力,特殊的美, 一副喜笑颜开或愁眉深锁的面孔,比一副冷酷无情的面孔美得多。“感人之心,莫先乎情”,情感一注入语言,语言就会有血有肉,学生的心弦就会共振,学习情绪就会激增。所以教师要充满感情的传递信息,撞击学生注意力和兴奋点,使其耳濡目染,从而事半功倍的完成教学。教学散文尤其如此。父亲买橘子一段教学时教师变换句子让学生对照,讨论句中的“蹒跚”“慢慢”“用两手、两脚”“努力”“攀”等词语说明了什么,从而体会到父亲衰老了,行动不便,却竭力克服艰难为儿子买橘子,父子情深可见一般。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自己的生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课堂上便出现了学生动情的讲述自己父母的故事,真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1.教案乱了,课堂活了

每一堂课教师都应有全面的策划,但实际教学中,谁都难预测课堂实际情况。上课时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来发表意见,老师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设想,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总结,有些课可以以学生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的思想活跃,有时他们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2、让学生喊出自己的声音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允许学生在兴奋紧张的思维中,把疑问,把答案,把一切在求知欲驱使下的思维活动在情不自禁中脱口喊出来,不必受传统课堂纪律的压抑,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创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只需随时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教学宗璞的《花的话》时,各种花们的比美论贵,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致使对于“丁香”和“玉兰”的对话部分同学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丁香”为了诱惑“玉兰”来夸耀自己,不择手段的想着合适的措词。部分学生得出了:“他们两种花非常谦虚,看到了别人身上的优点”的结论。同学自成两派,都极力表述着自己的理由。在这种情形下,即使那些不善言谈或好走神的同学也会情不自禁的投入到积极的思维中去。教师只需适当点拨,而不能压抑学生的表现欲。

2.课前三分钟——学生海阔天空

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开学之初,主题多是“说说我自己”“我爱我家”之后,分别举行了“每日一诗”“今日名言”“成语故事”“焦点访谈”等。学生不仅利用短短的时间丰富了知识,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3.每日美文——美育天地

优美的文章比苍白的说教更有说服力。美文可以是师生精选报刊杂志上的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口味的精品,也可以是学生近期的“杰作”。作品整理在“美文欣赏园地”。利用每天午休后10分钟时间由班内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有选择的朗读给全体同学听,有兴致较高的同学还进行了配乐朗诵,真正达到了既以读激情,以读促写,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以人为本,让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土。让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受鲜活生命成长的声音,让教师的劳动和学生的活动闪现出创造的光辉。  

   
资料提供者:程怀安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